醫用機器人、高端醫學影像設備、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醫療器械等(簡稱高端醫療器械)是塑造醫療器械新質生産力的關鍵領域。
泰康保險集團佛山高品質醫養社區泰康之家·禅園主體結構封頂,建築面積5.2萬平方米,規劃660個養老單元,預計2026年11月運營。
建發房産旗下更新建設公司以就醫體驗為核心,營造溫馨舒适、綠色智能的就醫環境,充分彰顯人文關懷與科技智慧並重的建設理念。同時,建發健康依托弘愛品牌日趨成熟的運營體繫、較為完善的管理模式和人才儲備優勢,全方面支持圓山醫院建設,包括為醫護人員提供近2年的全周期培養,幫助醫院引進先進醫療設備,持續助力提高醫療品質,提升區域醫療服務能力。
北京市西城區政府聯合北京極數寶健康科技在協和醫院啟動全國首批醫保+商保直賠試點,由螞蟻集團提供技術支持。該試點實現支付寶一站式支付功能,投保人可享受免材料、秒報銷服務,預計将大幅提升醫療報銷效率。這是全國首個落地的醫保商保清分結算中心項目。
畢馬威中國報告顯示,全球醫療大模型中大語言模型占比達65%,中國發布量占比超70%,凸顯領先地位。中國智能醫療器械市場預計2025年達242.3億元,2026-2027年将保持高速增長。
預期股份将于2025年7月3日(星期四)上午九時正(香港時間)在聯交所開始買賣。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78.78倍認購,國際發售獲0.89倍認購。
對于老舊小區而言,已建成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難以滿足需求的,應結合城市更新,通過改造更新或者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予以補充和配建。
據悉,該院拟興建一幢包含9層平台的22層醫療大樓(含2層地庫),總建築面積約19.7萬平方呎,較現址5層建築規模顯著擴容。
海辰藥業完成向控股股東出售南京房産,增加流動資金,提高資産效率,交易完成于2025年7月2日。
7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上海養老金融服務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旨在擴大銀發經濟信貸投放,應對人口老齡化。
美團在深圳、成都等七城啟動騎手養老保險補貼計劃,對符合條件的騎手補貼50%養老保險費用。該試點将逐步推廣至全國。
上海調整冠脈支架醫保支付標準:集采中選産品全額報銷,未中選産品支付上限從7000元降至848元,超出部分個人自負(特殊人群除外)。政策旨在擴大醫保覆蓋範圍,減輕患者負擔,優化醫保資源配置。
新華醫院與商湯醫療聯合推出基于深思考大模型的AI兒童全科醫生,将兒科臨床經驗轉化為交互式AI向導,提升醫療服務效率。
國家醫保局聯合衛健委發布新規,要求定點醫療機構在醫保目錄更新後3個月内完成創新藥配備,並設立臨時采購綠色通道。新措施明确不得以藥占比等理由限制創新藥使用,同時放寬談判藥品和商保目錄藥品的一品兩規限制,以提升藥品可及性。
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醫保基金累計支付談判藥品4100億元,帶動銷售超6000億元。2018年以來通過七輪目錄調整納入149種創新藥,顯著提升新藥可及性。
創新藥概念股集體走強,塞力醫療漲停,荣昌生物等多家公司股價上漲。諾思蘭德、舒泰神等生物醫藥企業表現活躍,反映市場對該領域投資熱情持續升溫。
國家醫保局聯合衛健委出台新規,推動創新藥納入商業保險及醫療互助保障範圍,明确醫保部門将為符合條件的商業保險提供數據共享支持。新措施規定創新藥應用病例經審核後可豁免按病種付費限制,旨在通過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繫提升創新藥可及性,惠及困難群體。
國家醫保局聯合衛健委出台新規,支持創新藥研發使用醫保數據。新措施将依托全國統一醫保平台,在保障數據安全前提下,歸集疾病譜、用藥需求等數據,為藥企、科研機構提供研發方向參考。文件強調加強醫療、醫保、醫藥三方信息協同,推動公共數據資源合理利用。
美國司法部6月30日破獲涉案146億美元的醫保欺詐案,創下該國醫療欺詐案金額紀錄。324名被告被起訴,查扣2.45億美元資産,實際損失達29億美元。
雙方将就FBD在研的SIRPα-Fc融合蛋白(HCB101)及含有該分子作為活性成分的藥物于約定許可區域和領域内的開發、生産及商業化開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