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在德國完成自動充電機器人概念驗證,采用AI視覺識别技術實現車輛停泊後自動定位充電口、插槍充電。該技術未來将結合代客泊車功能,提升電動汽車充電自動化效率。
字節跳動機器人業務快速擴張,累計量産突破1000台,研發團隊規模達150人。2023年産量從200台目標實現超100%增長,團隊人數自去年夏季50人擴增三倍。
優必選在杭州成立全資子公司杭優智行機器人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将專注于工業機器人制造、智能機器人銷售及研發業務。
勁旅環境7月2日在江蘇成立全資子公司江蘇常能高科,法定代表人為姚喜,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新公司将重點拓展智能機器人研發銷售、人工智能繫統集成及物聯網設備銷售等業務領域。
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命名的智能機器人體驗店7月1日在河南丹尼斯大衛城開業,由河南代理商運營。這是該公司全國範圍内少有的官方授權店,選址、裝修均經嚴格審核,標志着河南首個智能機器人體驗點的突破。
武漢大學7月2日成立機器人學院,計劃2025年招收90名本科生,並從小米、宇樹等企業聘請10名産業教授。該學院将整合控制、機械、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優勢,培養機器人領域高端人才。
並宣布啟動「機器人綜合體驗店」全球品牌招募計劃,為中國機器人産業發展注入全新動能,推動機器人産業服務戰略升級。
亞馬遜在美國設施部署超100萬台機器人,培訓70萬名員工操作技能,倉儲機器人數量接近超越人類員工。該公司正将生成式AI應用于機器人技術,加速自動化升級。
均普智能下屬控股子公司甯波普智未來機器人有限公司與某智能制造公司簽訂了人形機器人産品銷售框架合同,合同金額約為2825萬元人民币(含稅)。
上海機器人産業技術研究院與醫療科技公司麥迪科技簽署戰略協議,将聯合開發醫康養領域智能機器人數據集,推進醫療、康復、養老場景的技術應用。合作聚焦數據集標準化和場景開發,加速智能機器人技術落地。
山東省計劃到2027年實現機器人産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培育3家産值超20億元的領軍企業。該省将重點發展工業、服務、特種和人形機器人四大領域,推動機器人産品向具身智能模式轉型,應用場景覆蓋裝備制造、智能家電、醫療康養等多個行業。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凱樂士科技淨虧損分别為人民币209.6百萬元、人民币241.6百萬元及人民币178.1百萬元。
6月24日A股機器人概念股集體爆發,江蘇雷利20%漲停領漲,恒帥股份等4股封闆,鼎智科技等3股漲幅超10%。
南山智尚表示其機器人負責人将參觀展會聚焦技術交流,但暫無産品展出計劃,因公司正集中資源推進核心産品研發。
IDC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商用出貨量約2000台,預計2030年将達6萬台,復合增長率高達95.3%。
首程控股(00697)宣布北京機器人基金和北京首大興業基金投資墨現科技,推動具身智能技術商業化,助力北京市智能制造和機器人産業發展。
柳州優必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6月20日在柳州機器人産業園量産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1,該産品具備類人形态和智能決策繫統,可跨場景作業。
ST逸飛合資公司湖北武逸科技聯合院士團隊及武昌區政府成立湖北荊楚人形機器人公司,預計第三季度實現小批量量産。該機器人将應用于文旅、政務及工業場景,標志着公司機器人産業化進程加速。
武漢發布人形機器人産業三年行動方案,将實施整機領航等五大行動,支持龍頭企業牽頭成立創新實驗室,最高提供6000萬元資金支持,以加速産業發展和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