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控股銷售業績下滑或許與近期頻繁的人事變動有着某些聯繫。
觀點網 3月11日,新城控股發布《2025年2月份經營簡報》。
數據顯示, 2月新城控股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9.59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51.28%;銷售面積約27.06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減少52.54%。
而且1月新城控股的銷售額同樣出現大幅度縮水,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0.17億元,比上年同期大跌72.45%;銷售面積約11.56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大跌77.44%。
總體來看,今年1-2月新城控股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29.7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1.41%,累計合同銷售 面積約38.62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64.32%。
受到市場低迷、春節假期等方面的影響,前兩個月新城控股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均縮水超60%讓市場有了諸多猜測。
實際上,從披露的數據中可以發現新城控股銷售下滑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迹。
自從王曉松在接管新城控股帥印後,直接對公司發展踩了急刹車,尤其在買地方面。
近兩年,新城控股幾乎沒有在公開土拍市場增加土地儲備。這一策略雖然降低新城控股在高溢價土拍時期買地的風險,但也給土地儲備結構失衡埋下了隐患。
公開資料顯示,新城控股在一二線城市的土地儲備僅占總儲備的40%,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剩余60%左右土地儲備均位于三四線城市。
然而,在房地産市場低迷的背景下,三四線城市市場活力與購買力相對不足,新城控股在三四線城市的住宅市場難以取得較好的銷售成果。
同時,三四線市場調整力度更大、去化周期更長,加劇了公司儲備土地貶值風險,帶來資産減值壓力,同時錯失了高潛力市場,進一步拖累銷售業績。
另一方面,新城控股銷售業績下滑或許與近期頻繁的人事變動有着某些聯繫。
2月19日,新城控股内部發文宣布免去毛峰副總裁職務,同時解除其兼任的地産開發事業部蘇皖大區總經理職位,由莊金龍接任。
這是從王振華回歸新城以來,離開的第三位高管,前兩位分别是新城控股副總裁倪連忠和商業管理事業部原華中區域總經理袁欣。
剛剛離職的毛峰也是新城控股的元老級人物之一,自2002年加入新城控股,從常州公司基層起步,歷任蘇南區域總經理、地産開發事業部副總裁等職位,2021年随大區合並轉任蘇皖大區總經理,同時兼任集團投資與産城業務負責人。
2021年,新城控股住宅與商業開發事業部全面合並後,毛峰職權被大幅削弱,盡管保留頭銜,但仍面臨資金壓力與業績下滑的雙重壓力。
2024年,新城控股再次調整區域,滬蘇大區並入江蘇、西南大區也並入西北。
而江蘇作為新城控股的發家之地,新城控股在長三角一帶的項目儲備是最多的,在過往業績公告中,江蘇的銷售業績一直領先其他區域。
毛峰的離職,直接影響到新城控股的銷售業績。2024年前兩個月,江蘇區域的銷售金額為23.3億元,而2025年前兩個月,江蘇區域的銷售金額僅有9.23億元,業績縮水達到60%。
盡管2月份,新城控股在商業運營錄得總收入為11.27億元,但是,銷售額的大幅下降必然降低企業的流動性,那麼,新城控股未來的路又該如何走?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高遠
審校:楊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