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下的IPO 古茗難逃茶飲“上市即破發”魔咒

观点网

2025-02-14 01:48

  • 古茗公開招股超購約194倍,令全球發售規模擴大至1.82億股,以上限定價的古茗,12日舉行上市儀式。

    觀點網 2月12日,蛇年香港首宗IPO、新茶飲行業第三股——古茗控股挂牌上市。

    公司管理層與多位加盟商穿上印有364字樣的白色上衣出席,364是古茗的股份代号的最後三位數。在經過數輪的拍照環節之後,公司總裁戚俠上台致詞,他指,在香港成功上市,標志公司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

    “未來公司将持續秉承“每天一杯喝不停”的口号,不斷提升高質量的産品和服務水準,不斷創新新産品,擴大品牌影響力,拓展市場份額,創造更大的價值。“其稱。

    上市破發

    古茗的IPO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事實上,古茗于2024年1月已遞交上市申請表,在6個月有效期内,未獲中證監批出備案通知書。而蜜雪冰城、滬上阿姨等茶飲連鎖品牌,亦均在同年1月和2月先後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最終都铩羽而歸,未有下文。

    最後,該公司于去年12月中旬重新遞交招股書,随後不足1個月通過上市聆訊。

    在此之前,奈雪之茶和茶百道兩家新茶飲企業,分别于2021年6月30日和2024年4月23日成功敲鐘,但至今表現不佳。

    出乎市場預料,古茗最終IPO發行價格卻定于招股區間的上限,即9.94港元,同時全球發售規模在1.59億股的基礎上擴大至1.82億股。配售比例同時調整,散戶的比例增加。市場反響也相對熱烈,路演後其公開招股獲超購約194倍。

    但這很難說明什麼。奈雪之茶和茶百道均有被超額認購的歷史。作為新茶飲第一股,奈雪之茶曾獲432倍超額認購。而茶百道上市之初,恰逢人們對新茶飲市場進行重新審視,市場對茶百道的熱情並不高,超額認購倍數僅1.11倍。

    只是兩股都未能擺脫“上市即破發”的魔咒。

    翻查過往紀錄,2021年上市的奈雪的茶,首日開盤18.86港元,一日跌去13.54%,每手帳面蝕1340港元。一個月後,奈雪的茶便急挫腰斬至9.15港元;去年4月底挂牌的茶百道以15.2港元開盤,首日收盤就錄得近27%跌幅,一手賬面蝕940港元,次日再收跌近一成,即兩日市值蒸發近四成。

    古茗的基本走勢與兩位同行相仿,僅跌幅稍緩。該股開市報10港元,較上市定價9.94港元,高0.6%,開市時段成交5363.88萬股。

    截至收盤,古茗卻報收9.3港元,較上市價9.94港元,下跌6.44%,全日成交1.34億股,涉資13.56億港元。不計手續費,每手400股,賬面蝕256港元。翌日,古茗繼續震蕩下跌,全日跌1.51%,收盤報9.16港元,成交量萎縮到1909.46萬股。

    香港茶飲新股戰績持續慘烈,反映投資者對于這個闆塊愈發審慎。

    人們“用腳投票”的背後,第一可能是奈雪的茶和茶百道的前車之鑒,令港股對新消費股特别是茶飲股整體觀感的崩塌;第二可能是後續新茶飲股仍陸續有來,短期内選擇變多。特别是最新消息傳,蜜雪冰城最快可能2月底招股,3月登陸港交所,更多的“子彈”要往那邊走了。

    再者,古茗的經營也並沒有那麼穩健。

    壓力乍現

    古茗于2010年在浙江省的一個小鎮大溪鎮誕生。一路走來,該公司采用地域加密的布店策略穩步擴張門店網絡。認為在單一省份的門店超過500家表示該地區具備了凸顯規模效應的基礎,並稱之為關鍵規模。借助在已具有關鍵規模的省份所積累的經驗和優勢,策略性地進入鄰近省份。

    根據資料,按2023年的商品銷售額(GMV)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門店數量計,“古茗”是中國最大的大衆現制茶飲店品牌,為10-20元價格競争帶的頭部品牌,亦是全價格帶下中國第二大現制茶飲店品牌,擁有9.1%的市場份額。

    2024年底,古茗第9999家店在湖北襄陽老河口市開業。到如今,雖然並未明确該品牌第一萬家店具體開在哪里,但破萬至少不是很遙遠的事。

    招股書顯示,古茗2023年GMV(商品交易總額)達到了192億元,較2022年增長了37.2%。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的GMV為166億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0.4%,增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收入和利潤方面,2023年全年,古茗收入錄得76.76億元,經調整利潤14.59億元,淨利潤10.96億元。而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收入64.41億元,同比增長15.6%,經調整利潤11.49億元,淨利潤11.2億元,淨利率從2023年的14.3%提升至為17.4%。

    與此同時,古茗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推出了130款及85款新品,且復購率較高。2023年全年的平均季度復購率達到53%,遠超行業均值30%。一些暢銷老産品表現也亮眼,例如超A芝士葡萄單品累計銷量已破1.3億杯。

    門店布局方面,截至2024年9月30日,古茗80%的門店位于二線及以下城市,在大衆現制茶飲店門店數目排名前五的品牌中占比最高。且該品牌的區域加密策略非常成功,在關鍵省份如浙江、福建、江西的市占率超過45%。

    在關鍵省份形成規模效應,古茗的供應鍊效率也很高。通過總建築面積約22萬平方米的22個倉庫,古茗在150公里的配送範圍内,控制了約76%的門店。因此能保證保持向低線城市高頻配送短保鮮果、鮮奶的同時,拉低加盟商成本。

    這讓古茗的單店盈利能力保持高企。2023年,古茗加盟商的單店經營利潤達37.6萬元,利潤率達到20.2%,為行業最高水平。截至2024年9月30日,古茗平均每個加盟商經營2.9家門店,71%加盟商運營多店,加盟商黏性較強。

    賺錢能力保持強勁,古茗雖然在下沉市場具備顯著優勢,但仍需要應對行業增速放緩與同賽道競争壓力。

    來自艾媒咨詢報告,該機構表示,預計2024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将達3547.2億元,同比增長6.4%,增速較過去幾年明顯放緩。“新式茶飲産品同質化現象突出,行業内卷加劇,市場空間趨于相對飽和狀态。”該機構稱。

    古茗的單店盈利能力也在下滑。

    最新招股書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全國同店GMV出現0.7%的負增長。而2021年、2022年、2023年的數據分别為增長12.0%、2.8%和9.4%。

    亦是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現有加盟店單店日均GMV同比下滑4.4%;新開加盟店單店日均GMV降幅更錄得10.3%。

    在茶百道、滬上阿姨等同價位品牌通過降低加盟門檻争奪加盟商資源的壓力下,同期古茗的加盟商流失率突破10%達到11.7%,2021年、2022年、2023年的數據分别為6.2%、6.7%、8.3%。

    不少分析認為,這歸咎于古茗“密集開店”策略在主力省份已接近飽和,同店GMV增速首次出現負增長就是佐證。主要門店集中在華東、華中和華南15個省份,古茗在華北、東北、西北地區留下大片空白。

    然而IPO並非終點,敲鑼聲響起時比賽才剛剛開始。作為新茶飲第三股,古茗至少在資本動作上,比它的大部分對手更快一步。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黃子慢、劉子棟    

    審校:武瑾瑩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消費品牌

    港股

    IPO

    餐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