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還是在探索之中,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因企而異來探索,實際上還是動态的,我們永遠在路上。
主持嘉賓:
丁建剛 浙報傳媒地産研究院院長
讨論嘉賓:
王韶 廣東省房地産行業協會會長
朱嶽海 海南吉祥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世嘉控股集團(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鳳彬 華發股份首席設計官
陳曉歐 F.O.G 富尚資産集團董事長、越秀 REITs 獨立董事
王英臣 金地集團開發管理公司副總經理
丁建剛:謝謝主持人,也謝謝在場的各位嘉賓和現場聆聽的,以及線上收看的朋友們。我是第13年來參加博鰲房地産論壇,今年感覺到一個重要的共識是市場仍處在下行的階段,無論是國家的數據,還是上午陳詩濤女士發布的觀點的白皮書,都已經驗證了這一點,對此大家都沒有争議。
下行的時間、下行的程度超過了預期,超過了業内的預期,也超過了決策者的預期,超過了購房者的預期,超過了市場各方的預期。同時,大家都在尋求突破之路或者解決之道,所以主辦方今天給我們的題目是“治本之策”。
這個主題有點大,我們如果在這樣一個論壇上能夠找到一個治本之策,我們将作出歷史性的貢獻。上午的時候主持人說,今年前幾個月有1000多條政策出台,平均每天5條政策出台,都沒有解決問題。所以我們只能是在我們的範疇之内來進行讨論和思想激蕩。 今天治本之策的主題是圍繞着房地産市場的新模式、地産的改革這樣一些話題,也包括剛才幾位嘉賓都談到的從開發到代建的角色轉換。
今天參加對話的5位嘉賓有行業協會的會長,也有3位是房地産企業的代表,還有一位是金融企業的代表。可能話題會非常寬泛,會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先從王會長開始,關于房地産市場的新模式,您有什麼思考?
王韶:關于構建房地産新發展模式,我最近思考的比較多,或者說五六年前廣東房協,包括我自己也在思考,當時講房地産轉型升級,我覺得這個轉型升級跟新發展模式有異曲同工的地方。 講到現在的房地産形勢,我非常認同陳淮講的,太難了,我們沒必要回避,不管再難,我們都要堅持下去。
丁建剛:包括我們來參加這個論壇,實際上還是對這個行業的熱愛。
王韶:這也使我想起一句話,識時務者為俊傑,房地産要想在這個時候成為俊傑,必須要順勢而為。剛才保利的唐總講到三個轉變,我還有一個轉變,因為現在房地産的底層邏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對這個轉變的理解跟他也是相通的。
第一個變是房地産的作用和功能已經由之前的推動器轉向了穩定器,第二個轉變是房地産調控從之前的抑制過熱轉向了消化存量、優化增量。第三個轉變是需求的轉變,之前我們的需求更多是為了滿足基本居住,現在必須要滿足對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最重要的一個變化是,我們的發展模式由之前的三高轉向了新發展模式。房地産新發展模式,就是我們國家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但我要強調的是,我們的新發展模式是與時俱進的,因為我們的社會、經濟不同的變化,房地産新發展模式也應該是與時俱進的,而且這個新發展模式是因地而異,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模式,包括接下來的調控也是一樣,放權給各地方,一城一策。另外要因企而異,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做法,剛才幾位代建的老總都談了一些想法,他們的做法都是八仙過海,能說他不是新模式嗎?我覺得都很創新。
還有一個就是因時而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時代,我們的模式跟新模式都是相對的。 這個新模式要從三個層面來講,一個是政府的監管層面,第二個是從我們的需求端,第三個是供給端,也就是開發商這一塊。並且我覺得開發商是更為迫切一點。
從監管層面來講,在政治局會議里面都提出,要建立人房地錢要素的新的聯動機制,以人定房、以房定錢、以錢定地。這些年房地産的亂象應該說是無窮無盡,通過高質量發展能實現土地+金融這些資源在市場里面實現最佳的配置,這也是三中全會公報里面的一個重要精神。這是一方面,通過這些舉措避免房地産市場大起大落。
從需求層面來講,早幾年就提了租售並舉、租售同權,建立市場+保障的完善科學供應體繫。現在城市之間由于快速幹線不斷地完善,人員的流動加劇,租賃需求也很大,所以我也看好未來長租公寓方面,這應該是一個新的藍海。 再一個是供給體繫,我覺得必須要洗腦,而且要從老闆開始,要樹立新的房地産觀。現在很多企業都是熱衷于賺快錢、賺大錢,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大錢、快錢是不可能的。
丁建剛:這三年過去之後,大家這個期望值已經大大降低了。
王韶:對。為了賺快錢、賺大錢,他們把房地産等同于住宅。其實房地産應該是一個基礎性、先導性的企業,包括金地的蔡總講到,他們現在的代建已經涵蓋了很多方面,包括政府的公建等等。
其實房地産就是應該要圍繞着我們的城市發展,包括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一個高品質的生産空間、居住空間,也包括高品質的場所和服務,這些高品質的服務包括衣、食、住、教、養、娛、購等等方面。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産的新發展模式就一定要做到增長的穩定性,不能大起大落。發展的均衡性,不要說房地産一枝獨秀,跟相關的行業、産業要協同發展。社會的公平性,不要說有錢人就住豪宅,沒錢人就睡大街,那是不行的。
還有環境要可持續發展,三中全會再次強調了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和循環發展,我覺得房地産企業只有通過生态、生活、生産的努力,才能順利過渡到房地産新的發展模式。
丁建剛:王會長剛才的發言提到,沒有一個現成的所謂的模式,但是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因企制宜,要形成一個均衡的發展态勢。當然中央政府在2021年提出新模式之後,沒有給出任何新模式的确切的定義,在十九大的時候提出要建立長效機制,在2021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改成了新模式,但新模式沒有具體的定義,我完全同意王會長的理解,新模式應該還在探索的過程中,但這幾個原則是可以确定的。
王韶:補充一下你剛才提到的長效機制,其實是監管層面的一個新發展模式,建立長效機制非常重要。
丁建剛:接下來是華發股份的首席設計官黃總,剛才黃總已經講了很多,我非常感興趣剛才說的實得率能夠做到120%,我很動心,我想找機會去珠海到你們的項目看一看。 除了剛才你講的案例,可以再給我們講講,未來從企業的角度來說,怎麼探索新的模式,怎麼突破現在這樣的困境?
黃鳳彬:我非常認同王會長和丁院長的觀點,一個是順勢,一個是因地制宜或者因企制宜。這個話題我們和住建部的相關領導也溝通過,我們也在出企業的標準,住建部是不是也在出全國的標準,我們也積極的參與。
領導說,這個事沒有唯一的標準,在北京可能是要解決采暖加濕的問題,但是在華南要用除濕,他那邊能用地源熱泵,我們這邊用不了,所以我非常同意因企施策、因地施策。 剛才王會長還說到順勢而為,其實倪部長也給了大的方向,一個是高質量,一個是新科技,一個是好的運維和服務。基于這些,我覺得順這個勢,結合企業的情況,我前面講報告的時候用了大量的篇章說,華發經過了40多年的發展,積累了很多的上下遊資源。
我覺得因企施策在于,我們确實是在地産主業下發展了上下遊所有的産業鍊條,包括我們的會所運營、裝配式施工公司、學校、華發農業、商管運營公司、租賃公司等等,我們都是結合着上下遊,針對我們這個企業目前發展的現狀,再結合國家政策的大趨勢,制定自己企業的標準,這樣提出我們的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和産業化的四化,包括還有十五優。
結合科技+好房子,解決老百姓的痛點問題,比如說噪音的問題,還有物業服務效率和水平的提升。結合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好房子的功能和科技的需求,再針對國家大的政策,結合企業這麼多年積累的經驗,慢慢摸索出一條屬于華發的科技+好房子的道路。 我們的無人機送快遞到露台,也是跟低空經濟這種國家大的導向契合的。 前面有幾家企業代表發言,他們也是結合自己企業的特點來做的,我們也是找到了一個符合自己企業目前的科技+好房子的道路。
丁建剛:也是從企業來講你們的新模式。
黃鳳彬:對。我們作為珠海國資委旗下的企業,我們能做到這些事情,跟珠海政府的支持是有很大關繫的,我們的科技+好房子發布之後,很多其他地方也來交流學習,他們也希望跟我們合作,只要珠海能給的資源,這些地方也能給,我們就可以把這個事情進行復制。
丁建剛:你們這麼高的實得率,在規範上有突破嗎?
黃鳳彬:沒有。我們這些操作是合法合規的。當然這也跟珠海的支持是離不開的,珠海的陽台率是20%,上海是不管多大的房子只有8平米的陽台,所以跟各地的政策有關,政府城投來交流,我就說如果要做到這樣的房子,必須要政府支持,所以我們說因城施策、因地制宜。
丁建剛:這個信息我們應該傳遞給地方政府,好在浙江有些地方已經開始松動了,原來只有7%的陽台率,而且大力推行公建化立面,就是全包掉,等于1平方米的陽台都沒有了。華發的未來社區參照了很多新加坡的做法,我上周到新加坡去,看到像你們那種每三層設一個公共平台的做法,在新加坡别說是住宅,就是寫字樓中也大量應用這種設計。謝謝黃總給我們的分享。
接下來是世嘉控股的董事長朱總,朱總是浙江人,但是長期在海南開發,請朱總跟我們分享一下,我想問您的問題是,海南是中國房地産市場最特殊的省份,您在海南這麼多年,為什麼在海南就紮下根不走了。大家都認為浙江是很好的市場,你怎麼不回浙江?
朱嶽海:我是浙江人,2002年到海南,一直在海南做地産,我們在海南做的就是一個海南本土的房地産公司。 我認為這次市場下行對海南的房地産沒有什麼影響,2018年的時候海南自貿港政策出來之後就全島限購,供地、報建全部都限了,去年、前年三亞的房價還在上漲。三亞今年和明年的供應量是前面三五年的總量。
丁建剛:就是這兩年的供應量大大超過了之前?
朱嶽海:對,後面可能還有大批量的核心地段的産品會推出來,從現在開始到明年、後年,還有大量的供應出來,包括有很多城市更新的項目,每個項目都是幾百畝的面積,容積率都是3以上,它的供應量很大,但是房價還是有點上升的。海口這兩年略微有點供大于求。 這兩年我拿了幾塊地,都是通過土拍獲取的,去年這個時候我拍了一塊三亞的地王,當時有5家單位參拍,拍到頂格加了50%,到最後我和中海、保利一起搖号,被我們搖中,那個房子計劃賣4萬左右,樓面地價是17400。
丁建剛:在三亞什麼位置?
朱嶽海:三亞灣,靠近機場。 但是我們有壓力,尤其是拍了以後,到現在三亞有大量的地推出來,可能之後還會更多。但是現在來看三亞的市場是非常健康的,各個縣市可能稍微差一點。
丁建剛:我想大家一定有一個疑問,海南全島限購,哪來的那麼多的購房人?
朱嶽海:海口的剛性需求很多,三亞有百分之七八十還是外地人來買,但是這個購房資格很容易解決,你在這里交一年的社保就可以購房,或者是注冊一個公司就可以買房。 以前到三亞買房子的人都喜歡選擇小面積的,現在想要大面積的,小面積沒人要。
丁建剛:不是度假了,是準備長期來住了?
朱嶽海:不知道,這是目前的一個現狀。 丁建剛:是資産的概念還是自住的?
朱嶽海:自住的。
丁建剛:原來那些五六十平米的酒店式公寓項目不好賣了?
朱嶽海:現在120平米以上的好賣,143平米以下的我們定價賣3萬5,200平米的,我們銷售部定價5萬塊,我還把它壓了壓,大面積的比小面積的單價貴25%以上。
丁建剛:估計您這樣說了之後,我們的同行都要到海南來了。
朱嶽海:現在推出的都是大面積段的房子,這是一個情況。還有一個情況,我們可能會感覺幾年前大公司在三亞造的房子品質都很差,确實海南以前的房子品質不是很好,這一兩年對品質的提升非常高,我今年去看了一下,都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好,什麼好東西都會用上去。
剛才黃總講到實得率的問題,我們公司去年就碰到一個事,我們有一個住宅項目,它的陽台寬度是2米4的寬度,只算一半的面積,前面我們又做了了一個花池,有60厘米的寬度,這樣算下來3米的寬度只算1米2的面積。我們這個項目是住宅,市政府後來要求我們把這個住宅辦公化,這個得房率非常大。
丁建剛:朱總給我們分享了一個非常特殊的市場。 接下來這位嘉賓是富尚資産集團的董事長陳曉歐,他對資本、金融和房地産市場的關繫會談的更多一點,有請陳總。
陳曉歐:我不是專業代建的從業者,我主要從事不動産金融主要是偏向于做不動産的投資、REITs與資産管理業務,明天會有一個主題的REITs演講,今天詩濤總也請我參與代建的論壇,因為我在美國是做建築師出身的,後來改做開發商,在香港也做開發商,對内地市場又比較熟。今天聽了一下午關于代建領軍企業的介紹,對這個賽道目前狀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丁建剛:我給你定義成金融企業,你其實還是代建是吧?
陳曉歐:跟代建很近,因為也是建築師出身,也是做開發出身的。 我從一個側面來看代建這個事情,講兩個例子,第一是我做美元基金的時候在美國我們跟一家企業合作比較深,這家企業叫漢斯,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這家企業在美國的知名度跟鐵獅門是類似的,這家企業有六十多年的歷史,前30年它老老實實的做開發,一直是通過重資産投資,開發、銷售,他做的是商業地産,辦公樓定制整售給一些企業也做。
這個企業初始時期每10年做的項目是100-200個左右,所以他們前40年大概做了就是四五百個項目,到第50年的時候,老漢斯年紀比較大了,他的兒子接班,他兒子調整商業模式以後,這個企業在第5個10年的時候做到了五百多個項目。他從第5個10年變成了全球頂級的開發商,專注在商業地産領域,這種形式的開發周期和去化周期都比較長。他是怎麼做的?
他的兒子引入了資本,他的理念跟萬科提的小股操盤的概念是類似的,通過資本的介入以後,他的開發模型轉成了代建的模型,當然這是一個專業的代理,也就是Agent他通過跟基金綁定,他的資金在項目中占1%到5%的投資額度,目前漢斯在國際市場形成品牌以後,他投資的額度只有1%。但通常他都要投至少1%進去,要成為股東。
另一方面,投資商看到他投了1%也放心,覺得他有資本在里面。當然他有些是通過基金的方式去投的,在基金中他又稀釋了他的股權,所以他的自有資金更少。
丁建剛:他那個1%還是基金?
陳曉歐:對,可以用基金的方式募集,也可以自投。所以這樣的方式下,他就通過杠杆稀釋了自己的自有本金的投入。但是他撬動了大量的代建資源,因為他的專業度很深,他的專業度不僅僅是設計、開發、銷售,他還有運營,漢斯在資産運營方面是一個高手,比如他們在上海開發的一個超高層-博華廣場,他是自行做資産運營管理的。
在美國、歐洲,很多大的财團都委托他做開發。比如在德克薩斯做的殼牌石油定制化開發的辦公樓,他可以經營40年,他就是通過直接賣給殼牌,然後返租給他做運營。殼牌這個企業是不願意運營樓宇的,它反而願意讓漢斯去運營這個樓宇。
丁建剛:這個樓現在到底是殼牌的還是漢斯的?
陳曉歐:這個樓的産權在應是屬于殼牌的,這個運營合約是一個銷售合約的條件,它就是把這幾十年時間都交給漢斯運營,而殼牌在這樣的情況下,它變成了一個樓宇的開發商、投資商和運營商。這個投資商指的是跟殼牌聯合投資,定制了殼牌總部大樓
雖然代建對我來講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今天我是第一次沉下心聽代建企業做的事情,雖然我以前也做過開發,也是建築師,但我感覺到中國代建的空間應該是比較大的,大家現在還在傳統的開發商轉型成一個Agents的道路上,還是以掙取代建費用的模式,如果你和資本結合,很可能你的範圍會做得很寬廣,漢斯就是從開發商到代建商、運營商的例子。
丁建剛:為什麼它能成功?
陳曉歐:它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它嫁接了資本,因為嫁接資本之後就可以靈活自如的進退了。比如漢斯也有自己運作的REITs
丁建剛:資本為什麼會相信它?
陳曉歐:因為它有很長時間的品牌塑造與信譽積累、團隊和操盤的能力,這也是代建的立身之本,如果你這個都沒有,誰來委托你做?輕資産靠的就是專業和品牌。
第二個案例是我們在上海跟上海城投最近4年合作的一個項目,就是上海的一個大的保租房項目,保租房對上海城投來講是一個新的賽道,所以當時我們介入到深度的對保租房,從開發産品到社區經營,到後續的資産證券化規劃的過程,這樣一個過程中,我們做了大概将近1.7萬套的保租房儲備,其中大概有6000套是進入到了運營的狀态。這個社區是我們充分地引入了很多國際上的,包括香港、新加坡、美國社區的經驗植入,它的品牌叫寬庭,在今年1月12日正式在上交所上市成功公募REITs,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單保租房公募REITs,總價值為30.5億元。
保租房對代建有什麼意義?保租房做下來以後,我們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契機,現在所有上公募REITs的項目,它是以10億為門檻的,低于10億是不讓你上市的,如果你是最低門檻上市的,必須要有至少20億的資産進行擴募。也就是說你這個開發商或者原則權利人不能停止于10個億,上市之後拍屁股走人不行,它要求你必須擴募2倍。
所以對上海城投來講,不管是它的壓力還是遠景,它就是30.5億×2,它還要再擴進去61億的資産,進到這個REITs里面。倒推回來,他就需要尋找或者孵化60億的資産,這是比較大的一個規模。怎麼辦?所以我們共同設計一個Pre-REITs基金,通過這個基金來投資和吸納在開發的項目或者土地,孵化這樣的項目,讓它進到穩定運營期之後,再裝到REITs退出。
其實跟漢斯的操作手法異曲同工,因為我們是用資本去撬動上海城投的開發和代建的能力,這樣一種資本平台如果建立出來以後,它完全可以通過資本的運作和寬庭品牌及其團隊,廣泛地吸納社會上的保租房項目。
丁建剛:陳總剛才講的例子很有意思,有沒有可復制性?
陳曉歐:有。我認為資本是沒有疆界的,資本真實的意圖就是獲利,今天早晨陳啟宗先生也講到人的貪婪不是一件壞的事情,貪婪是一種動力,你有這種狀态,其實對于社會是正向的。
資本的訴求就是嫁接到能夠讓它賺錢的,能夠獲利的載體上去,恰恰代建有十八般武藝,你為什麼不好好考慮這樣一種聯動呢?當然這種聯動也有很多的風險,有很多投資人跟我們一起在紐約也投一些共管公寓的開發,有些美國開發商過于激進,借了很多的錢,現在因為美國的利率極高,造成了它的貸款利率高,它的有些貸款到期了要重新續的話,它承擔不起。同時買房的人也少,因為現在利率這麼高,大家不願意買房了,雙向擠壓之後造成公司暴雷。所以資本也是雙刃劍,如果你能很好地駕馭它,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發展空間。
丁建剛:你認為這是新模式之一?
陳曉歐:我認為在中國這是一個上升空間極大的模式。
丁建剛:投資人願意投這種項目?
陳曉歐:現在保租房REITs的分紅率是4%。因為保租房的地價便宜些,所以它算得過賬來。昨天我看到新聞,所有現在已經上市成功的保租房,這幾天的業績都在上升,因為大家對政策看好,政策對中國股市是一大刺激。
丁建剛:剛才中銀證券的夏總講過了,那個收購價格大概差不多打5折之後才能把分母降下來。
陳曉歐:所以這是保租房很重要的一個契機,同時也是一個很大的危機,因為用這種折價方式去收購,如果政府沒有駕馭這種資産的能力,會出現大問題。
丁建剛:大問題你指的是爛在手里?
陳曉歐:指對運營品質的把握。
丁建剛:他不會經營,不知道該怎麼辦,而且到處是收購,也是零散、分布的。
陳曉歐:是的,代建只是其中一塊,建完以後還有運營問題。建可能花兩年、三年就好,但是運營是30年、50年的事情,所以這個重頭戲在後面,如果沒運營的能力,這是一個很大的潛在風險。
丁建剛:陳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思路。 今天的嘉賓來自各個企業,包括行業協會,每一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大家提供的思路都很有啟發。接下來是金地管理的王總,剛才蔡總已經講了很多,我想就不限于這些内容了,請你提供一些你的思考。
王英臣:在地産行業這麼多年,經歷了這幾年來行業快速的變化,地産進入了新階段,新模式在發生。
核心的人、地、房、錢的要素的新機制也在發生一些轉變,企業在現在的市場困境之下,在這個新模式轉換過程之中,在聯動機制里面,如何找到我們自己的定位?如何因時、因勢去實現業務轉移和創新?代建也是正是因為行業的轉變給我們帶來一些大方向的機會。
房地産到現在為止還是一個資金密集型和資本驅動型的業務,這一點不可能發生轉變。這幾年的行業去杠杆,資本投資策略和趨向也發生了一些轉移,傳統金融機構從信用方式轉向了項目型方式,非傳統金融機構從債性融資向股性融資轉移。
現在要去杠杆,意味着市場的投資主體開始多元化,我們可以看到市場上城投拿地,産業方主動獲取土地,金融機構主動和被動地獲取一些項目的控制權,這些項目有些是不良資産,有些是發現在結構化機會里可以用更好的股性投資機會摘地。
投資多元化就意味着這些新的投資主體沒有自己的開發能力,或者沒有必要建立全套的開發能力,正是因為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標準化代建的公司,或者是一些已經經受過市場驗證的公司可以提供的服務,這才出現了投資和管理分開的局面,而代建規模也因此實現了快速增長,滲透率實現了快速的叠代。
要做好代建,跟歷史上開發商直接的開發做法是不太一樣的,現場很多嘉賓也提到,代建是一個服務行業,是輸出管理,收取管理費,跟重資産的投資和獲取投資回報不太一樣。
與傳統開發不同的是,我們過往在做任何投資的時候,可能每個開發商有自己的個性化選擇,但一個開發商要實現原來的快周轉、高杠杆,一定要在投資端設定一個標準化模型,項目選取是標準化,對項目管控也是標準化的。
而代建的投資主體是多樣的,有國企,這類委托方更看重合規;有資本代建,資本方更重保值增值,這會導致甲方的需求各不一樣。
還有項目也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原來投一塊地下來都相差不大,但是現在的項目有純住宅的,有帶商業的、帶産業的,甚至有在建的、已售的,亦或是純商業的、保障房類的,項目之間的差異化非常大。
委托方的個性化、需求的差别化、項目端的差别化,都需要我們在代建端有更好的響應能力。
我們說做好代建,一個是專業力,這是基本工。但要做好代建,還要能跟委托方建立更好的互信能力,代建的本質是服務,建立信任關繫的能力是代建區别于房地産開發最大的不同。
既然是服務行業,那就還需要更好地跟委托方建立溝通機制,我們會面臨合種各樣個性化和差異化的代建需求。每個企業從自身能力來說,要不停地健全自己的能力,從標準化的能力到建立差異化的能力。
同時我們為了解決更多的復雜問題和一些更復雜項目的問題,需要以代建為載體。既然是一個輕資産,可以去以此作為一個撬動點,撬動行業里面更好的資源,實現共同的綜合解決方案,實現更好的開發。
剛才陳總(F.O.G.富尚資産集團董事長、香港越秀REITs獨立董事陳曉歐)的觀點我非常認同,我們也一直對中國房地産代建行業未來的發展路徑在進行着研究。
蔡總(金地集團開發管理公司總經理蔡戈鳴)今天的報告里面講到了"代建+","代建+"跟陳總的觀點,或者說美國、日本這些發達國家的模式相比,屬于一個過渡期或孵化期。
我們原來做住宅是建完就售,現在的項目可能還要解決資金問題,包括纾困項目,已經停下來了,要先輸血、再造血、再啟動,需要往前投入資金。
還有一個是"代建+運營",住宅項目是所有開發商的基本功,我們可以看到市場上越來越多"代建+運營"的要求出現,不管是産業運營、商業運營,還是公寓運營、保障房的經營管理能力,這些方面的能力都要全面提高。
"代建+"未來核心的走向,特别是增量的業務機會是需要挖掘存量、盤活存量,我們需要往前投入資金,往後投入運營。
如果代建企業通過這一波的過渡期,或者是再孵化、再發展,我們有沒有可能幫委托方甚至幫未來的潛在委托方找到更好的土地,提供更好的項目開發解決方案,以及未來更好的運營解決方案,那就是能從資金全周期和運營全周期有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進而順勢就會往大資管模式里面跨越。
剛才說資金傾向也發生一些轉移,而且是在雙向靠攏的,債的融資模式轉化為股的融資模式,投資人更重項目的基本判斷,而不是重一個企業的信用判斷。
這就意味着越來越多的資金會主動地去做一些股性投資,我們嫁接這些股性投資能力,基于我們發現新地,即好的投資機會的能力、品牌能力、開發能力和我們未來的運營能力,如果嫁接好的話,未來大資管的趨勢将會順理成章達成。
值得關注的點是,每個企業在這個發展過程中能不能建立起這個優勢和信任感。
丁建剛:王總認為代建未來在中國還是一片藍海?
王英臣:我們一直說代建,這其實是一個比較口語化的稱呼,我們叫"全周期開發管理",這是一個大的藍海,目前大家更多地都是在做同質化的事情,但是未來新的挖掘空間會更大,包括存量的盤活這類機會。
丁建剛:當能做到剛才陳總講的殼牌石油跟漢斯的案例,還有上海的這個案例,那就實現了代建的高層次的目標。
王英臣:對,因為現在只是涉及到生産端和消費端,未來如果往資金端、運營端跨越的話,這個行業的延展性會很大。
丁建剛:我想請問一下朱總,對海南的房地産開發仍然持非常樂觀的态度嗎?
朱嶽海:我是持非常樂觀的态度,我接下去還會不斷地拿地。
丁建剛:這是一個特殊的市場,不受中國房地産市場大的環境和周期的影響?
朱嶽海:我認同你這個判斷。
丁建剛:時間關繫,我們今天的讨論就到這里,感謝和我一起對話的5位嘉賓。盡管現在有1000多條政策,以及有那麼多會議、那麼多表述,也印證了王會長最初的定義,新模式還是在探索之中,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因企而異來探索,實際上還是動态的,我們永遠在路上。 謝謝大家,希望大家未來一年好運,明年再見。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