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管的角度上每一個資産都有一個自己的成熟周期,依此做出判斷,在資管、運營策略和産權方的要求是一致的情況下,就可以明确退出路徑。
2024觀點資本圓桌·現場快訊:4月24日,2024觀點資本圓桌在上海維璟中心召開,元聯基金副總經理王超逸在主題讨論會中就"資産變現的通道"議題進行了觀點分享。
"我們元聯基金成立之初就是幫企業去發行資産證券化産品,所以我們一直秉承着這個信念幫企業做資産盤活。在退出方式的問題上,我們今天看主要還是類REITs、公募REITs和大宗交易,這一點沒有變化,有變化的是它背後的内核。從今天的類REITs來看,投資人關注期間回報多于退出價值,公募REITs不得不階段性面臨比較高的派息,至于大宗交易,和2022年相比,2023年的交易數量上漲了25%左右,但總的成交金額下降了20%,這個背後隐藏的含義就是交易單價下降了,這不是一個好的去化時點,所以我們今天在市場上看到一些交易更接近于明股實債。"
"我還想提一個退出方式,就是Pre-REITs基金,從去年開始到現在,我們接觸了很多Pre-REITs的項目,在資産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我們會組一支基金把這個資産裝進來,為企業做資産的表外培育,並且實現部分現金流的回流,在資産逐漸成熟以後,再由企業回表實現利潤之後發行REITs産品,在這個過程中資産存在運營上的倒逼機制,在自己的體繫内孵化就沒有市場倒逼,只有放在市場上才會根據市場化的要求去完成退出這個行為。"
針對Pre-REITs不确定退的時候時間和價格,怎麼實現投資回報或者預期的問題,王超逸表示,通過是資管和運營團隊的配合,每一個資産都有自己的成熟周期,資管團隊對周期做出判斷,在資管、運營團隊和産權方目標一致的情況下,就可以明确一個退出路徑。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