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者勝·ESG篇 | 新世界投資良方

观点网

2023-06-11 22:26

  • 鄭志剛的經營目標是為新世界發展找到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因此ESG和配套的可持續金融成為了抓手。

    編者按:置身百年未有的時代浪潮之下,企業和人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

    2023年以來,中國經濟迅速企穩和復蘇,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在此間發揮着各自的作用,但深刻的改變已經滲透各行各業。

    面對變化的世界,我們應以更高視野追求更高質量的發展;那些始終保持信心、居安思危和未雨綢缪的企業,他們的體繫、模式與策略,成為當下和未來制勝的關鍵。

    歷經數十載傳承與創新,博鰲房地産論壇繫列活動一直緊跟全局形勢,不斷革新模式與架構。故此,觀點新媒體全新策劃和推出2023博鰲特别報道繫列——“有心者勝”,通過企業研讀與報道、深度采訪與交流等,傳遞信心與希望,講述企業和企業家的故事。

    率先發布的“ESG篇”,将從可持續發展層面出發,觀察標志性企業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維度的行動和選擇。

    觀點網 近年來,評估企業的標準正在發生改變,投資者們越來越認同,一家好企業除财務健康,能提供穩定高回報之外,減少排放追求環保、履行社會責任、完善企業治理也變得同樣重要。

    不少短視的企業将ESG視為“成本無底洞”。

    對于新世界發展來說,該公司是香港最早推動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金融的公司之一,ESG或許不單止是責任,更是機遇。

    截至2022年6月30日,新世界發展已透過可持續金融籌集超過390億港元,並将這些更便宜的融資投入到重大項目的開發中去。

    資料顯示,新世界發展整體融資成本從2017年/2018财年的3.8%,降至最新的2.5%。

    頂層設計

    ESG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概念基礎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起源于宗教教會投資的倫理道德投資,後續經過數十年發展,從宗教圈子走向世俗化。

    進入21世紀後,ESG加快進入各國議題範疇,關注點也從單純限制如酒精、煙草、博彩或者軍火等“有違道德”的投資,逐漸引申到對社會福祉以及全球生态環境的負責任行為。

    2004年,聯合國發布《Who Cares Wins》報告,正式提出ESG概念,報告提出要統籌兼顧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同年6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EP FI)發布《The Materiality of ESG Issues to Equity Pricing》,從更實際的角度強調ESG整合對長期穩健投資回報的影響。

    到近十年來,ESG投資在全球範圍受到極大歡迎,特别長線資金方面旗幟鮮明支持ESG策略,對責任投資市場起到帶動效應。

    以養老金為代表的主權财富基金,如挪威全球養老基金(GPFG)、日本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GPIF)、加拿大養老基金(CPPIB)、美國加州教師退休基金(CalSTRS),它們管理着具公共屬性的退休儲蓄,追求長投資周期、要求規避風險,與ESG投資之間有天然契合性。

    特别是2016-2020年,ESG在各國監管機構推動下,投資規模發生了顯著變化,並逐步成為全球資産管理行業的主流方向之一。公開資料顯示,期間ESG投資規模復合增長率達到 25%。

    新世界發展並非在這一時期開始關注ESG,但卻是在這一時期将推動可持續發展升級為集團的重要戰略。

    重要背景之一是鄭氏家族第三代鄭志剛于2017年年初上任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成為實質性的新一屆領導人。

    鄭志剛是一個擁有前衛思想的管理者,酷愛藝術、跟進Z時代、喜愛“非傳統”,他的經營目標是為新世界發展找到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因此ESG和配套的可持續金融成為了抓手。

    在他領導下,新世界發展在2018年制訂了《新世界2030可持續發展願景》,同時推出首版《新世界發展綠色金融框架》,並獲得批出香港首筆綠色貸款共36億港元。

    “ESG應該進入到公司的結構、策略、操作以及運營供應鍊管理的方方面面。”鄭志剛說。

    因此可以看到,目前新世界發展擁有業内幾乎最完備的ESG管理架構,及完善的ESG數據、報告披露機制之一。

    該公司将可持續發展管理納入整個集團的企業管治架構,通過授權五個董事會層面的委員會以履行其職責,包括監管集團對ESG和可持續發展事宜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

    來源:企業公告

    其中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由鄭志剛親自擔任主席,同時由四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及一名執行董事組成。這個委員會直接監督新世界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策略、工作計劃及表現目標,並提供相關建議,下轄可持續發展督導委員會、集團可持續發展專責小組、集團可持續發展部門等。

    綠色抓手

    新世界發展在ESG方面成績獲得認同,包括自2022年納入道瓊斯可持續發展世界指數(DJSI),同時成為獲納入道瓊斯可持續發展世界指數僅有的二十間房地産企業之一。

    在全球房地産可持續標準(GRESB)中,新世界發展于2022年在亞洲區具多元化業務企業中獲評為區域行業領導者,管理得分在亞洲企業中位列首位。

    同一時期,新世界發展成為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南下香港環境、社會與管治領導者指數之成份企業;還被納入標普全球(S&P)2022年可持續發展年鑒,表現為全球同業内前15%。

    除集團層面獲得的整體性荣譽外,新世界發展是房地産開發商,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源自于地産項目滾動開發,所以在綠色建築方面亦着力頗多。

    而且由于新世界擁有自營建築企業新創建集團、新世界建築(協盛集團)等,因此能夠在同一體繫下把控建築質量。後者是原新世界發展旗下建築部門,最新于今年4月通過管理層收購的形式分拆,成為獨立建築承包商,但宣布将延續與新世界的合作關繫。

    綠色建築是新世界投融環節的重要前置一環,通過為新建或已有的建築制定嚴格的政策,使它們符合可持續建築認證承諾,如香港綠建環評(BEAM)、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建築評級體繫LEED、健康建築認證標準WELL。

    待建築獲得相關認證或預認證後,可持續金融工具就在此時介入,新世界發展得以推動資金流向重點發展項目,這些資金通常擁有利率上的優惠。

    在這個角度,ESG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另一種提升企業信用水平、拓寬融資渠道的方法。

    資料顯示,在較早期2017年,在新世界發展香港項目里,93%總樓面面積已申請綠建環評認證;于中國内地,超過100萬平方米樓面面積物業獲LEED金級或鉑金級認證或預認證。

    截至2022年,新世界發展已保證為香港全部的新建項目取得綠建環評金級或以上的認證。現有建築方面,新世界發展香港的核心商業項目均取得《綠建環評既有建築2.0》認證。同時,該公司正有計劃翻新及重新校驗中國内地項目,來改善評價。

    尤其重資産形式的商業項目,新世界發展所有新建K11項目已全部取得LEED金級或以上認證。例如還未開業的深圳太子灣旗艦項目K11 ECOAST,目前已獲得WELL健康建築標準預認證、LEED鉑金級預認證。

    投資良方

    新世界發展在ESG方面的努力,如何反哺自身經營,主要體現在可持續金融方面,並在某種意義上将ESG從“成本中心”變為“利潤中心”。

    受疫情沖擊,新世界發展近年來愈發強調财務安全,一方面逐年出售非核心資産,另一方面探索如何加快收回已建成重資産項目的投資,包括近來推進廣州新世界雲門項目、廣州東塔以及武漢K11以的證券化,這與其可持續金融的目標一致。

    為此,新世界發展訂立了《可持續發展表現挂鈎債券框架》、《可持續金融框架》以及《可持續金融框架》,它們規定了綠色資金如何合規地流向“合資格項目”,也規定相關項目必須顧及環境績效和社會影響兩個主要考量因素。

    例如,要獲得綠色金融資助的項目必須獲得一項或多項綠色建築標準第三方認證。

    這些認證包括如香港綠建環評新建築(金級或以上)、香港綠建環評既有建築(金獎或以上);中國綠色建築標識(二星級或以上);LEED(金獎或以上);國際綠色建築協會(ILBC)制定的綠色建築評估體繫Living Building Challenge(任何級别);英國綠色建築認證BREEAM(優秀或以上);WELL認證(任何級别)。

    除建築物本身外,還涉及綠色景觀、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清潔運輸、水資源管理、循環經濟與廢棄物管理、氣候變化适應和基本基礎設施和服務、經濟适用住房、文物保護、創造就業機會和社會經濟變革等多個衡量標準。

    在此基礎上,截至2022年6月30日,新世界發展透過可持續金融籌集超過390億港元,涉及綠色債券、綠色貸款和可持續發展表現挂鈎貸款,前兩種主要用于覆蓋新世界發展新項目的建設周期,可持續發展表現挂鈎貸款則用來補充企業一般營運資金。

    按照披露,綠色債券發行約8.1億美元+13.3億港元,綠色貸款籌得144億美元,分别流向廣匯新世界金融中心、廣匯尊府綜合體項目;前海周大福金融大廈;11 SKIES;K11 ATELIER King’s Road;PORTAS(前稱長沙灣瓊林街項目)與長沙灣永康街項目、南商金融創新中心(荔枝角道888号)組成的繫列物業。

    其中,新世界發展于2017年投得相鄰的長沙灣荔枝角道888号項目、瓊林街項目及永康街項目,預計建設總可建樓面200萬平方呎的甲廈商圈,總投資額逾200億港元。

    命名為南商金融創新中心的長沙灣荔枝角道888号項目2022年5月落成,樓高28層,樓面面積約58萬平方呎,獲得綠建環評暫定金級認證、WELL建築標準鉑金級預認證及LEED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金級預認證。

    在此之前,該項目分别在2018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第一季度建設期間,逐年獲得10億港元、5億港元、26.3億港元、2700萬港元資金注入。

    分别将于2023年及2024年落成的瓊林街及永康街項目,其中瓊林街項目PORTAS為雙子塔式甲級商業樓宇,樓高27層,它在2022年共籌得5億美元+57億港元;永康街項目則在2021年成功籌集14億港元。

    按此計算,對于這三個項目組團,新世界發展截至目前共通過綠色金融獲取117.57億港元資金,覆蓋總投資額200億港元的60%。

    除此之外,可持續發展表現挂鈎貸款是新世界發展可持續金融框架内另一種重要融資方式。

    可持續發展挂鈎貸款,即定價與可持續發展績效指標挂鈎的貸款。在傳統信貸領域,金融機構以評級機構給予的信用等級和公司财務表現來衡量信用風險,但就可持續發展挂鈎貸款,借貸方觀察的是ESG績效指標。

    這種貸款與房地産行業這種碳排放相對較高的行業适配,借款公司一旦完成績效指標就能獲得貸款利率上的優惠,反之則觸發某種懲罰機制。

    例如2019年11月,新世界發展獲星展銀行批出集團首筆可持續發展表現挂鈎貸款,為期五年,額度10億港元,其中定期貸款及循環貸款各占一半。通過推動2030願景目標,新世界發展未來可以獲得貸款利率折扣。

    2021年1月初,新世界發展成為全球首家發行可持續發展挂鈎美元債券的房地産發展商,該債券本金金額2億美元,年利率3.75%期限為10年期。

    可持續發展關鍵績效目標也與新世界發展最新的可再生能源藍圖一致,後者承諾于2025/26财政年度完結前在位于大灣區的出租物業采用100%可再生能源。如果未能達成目標,新世界将購入相等于債券年息率25個基點的碳抵銷額度,直至債券到期為止。

    這種模式下,新世界共成功通過可持續發展表現挂鈎貸款和可持續發展挂鈎債券(SLB)募集約76.5億港元+2億美元+135億日元。

    有心者勝 | 面對變化的世界,以更高視野追求更高質量的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劉子棟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房地産

    ESG

    公司

    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