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 2025西部産業科技大會圓滿閉幕

观点网

2025-04-15 23:22

  • 在面臨東部技術溢出與西部資源承接的結構性錯位問題的當下,東西部産研融合,推動産業空間跨域配置變得愈發重要。

    觀點網 今年以來,随着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的出台,使得全球金融與市場變得極度不穩定,對全球供應鍊和多邊貿易體繫産生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歷史性交匯點之下,全球産業鍊深度重構催生新機遇,而國内東西部産業協同發展正從戰略選擇升維為核心命題,唯有實現要素的破界融合,構建技術、資本、人才的高效配置網絡,方能鍛造抵禦風險、制勝未來的新型産業競争力。

    機遇與挑戰始終並存,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早已提出,深化東、中、西、東北地區産業協作,這就要求各地強化産業協作,促進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赢,更好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目前,産業鍊在整體布局上通常表現出明顯的跨區域特征。統計數據顯示,東部地區集中了全國78%的高新技術企業、65%的研發投入和83%的技術合同交易額,而中西部在能源資源、土地要素、初級勞動力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在面臨東部技術溢出與西部資源承接的結構性錯位問題的當下,東西部産研融合,推動産業空間跨域配置變得愈發重要。而此時,AI等科技進步帶動一繫列産業機會,成為值得關注的增長點。

    帶着對産城及産業園區持續探索的好奇心,以“産業共鍊 無問西東”為主題,由觀點機構主辦,西安高新區配套公司協辦的2025西部産業科技大會于4月15日在西安召開,企業高層、專家學者、金融投資機構等齊聚一堂,共話産業發展前路。

    2025西部産業科技大會現場

    産業版圖重構

    科技變革與治理創新下,産業園區發展邏輯重塑已成為業内重點讨論的熱點話題之一,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觀點産業研究院顧問葛培健的觀點中,目前人工智能發展圖譜已清晰勾勒出“通用能力奠基-專業架構突破-垂直場景深耕”的演進路徑:ChatGPT以大衆化交互開啟智能時代序幕,DeepSeek則通過專業化架構在醫療診斷、金融分析等領域開疆拓土。這種技術突圍正在重塑行業格局,為産業競争開辟新賽道。

    “全球競争格局正在經歷結構性重構,四大新單元構成科技角力主戰場。當人工智能成為大國博弈的微觀鏡像,企業巨頭、超級城市群、創新生态與資本矩陣已演變為核心競争維度。”

    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觀點産業研究院顧問 葛培健

    在葛培健看來,這種“城市群+大金融”的競争範式,正推動産業園區向區域創新樞紐轉型:例如上海張江通過大模型産業生态集聚區建設,聯動蘇州納米城、杭州醫藥港,形成長三角AI十生物醫藥創新三角;深圳前海試點“監管沙盒”機制,允許産業基金跨境投資,為科技企業打造制度創新試驗場;在技術革命與制度創新的雙輪驅動下,産業園區正經歷生态級進化。這種“技術賦能×制度适配”的乘數效應,正在催化園區向開放式創新共同體蛻變。

    其在會議現場還重點分析了産業園區轉型發展演繹的新模式,數據驅動是智慧園區基礎,通過物聯網、5G等技術采集設備、環境、人員等數據,構建統一數據平台,打破信息孤島。全域數據整合與智能決策是核心,通過設備、環境、企業數據整合,利用AI實現園區态勢感知與決策優化。

    提及科技創新,著名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于席間也分享了其關于三大核心區域科技創新未來趨勢的思考。“從政策着力點來看,京津冀地區是加大基礎研究,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二是優化創新布局,增強協同創新效能,三是推動産業升級,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京津冀地區在這樣一個政策着力點推動之下,帶來兩個重要的表現,第一個是區域協同的深化,第二個是産業轉型升級和綠色技術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展開。”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 連平

    同樣地,長三角地區的政策着力點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是從長三角自身運行的狀況和特點出發,深化創新的協同,打造全球科創的高地;二是聚焦新興技術,引領産業的變革;三是強化開放創新,提升國際影響力。

    “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着力點,也和它自身的發展特點有着緊密的關繫。”連平強調,粵港澳大灣區當前要深化跨境創新,完善協同創新的體繫;培育新興的産業,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繫;加強國際合作,提升全球的競争力,推動産業的協同發展。

    價值重塑

    事實上,産業協作的本質,是通過資源重組與技術賦能,促進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赢,實現從“地理鄰近”到“價值共生”的躍遷。

    西安高新區配套公司董事長曹靖對此深有體會,其表示西安高新區的主導産業清晰、具有規模,産業生态已經形成,産業的聚集度非常高。産業生态是一片熱帶雨林,灌木、喬木、小草在這里面都能很好地生長,具有很好的聚集能力。

    西安高新區配套公司董事長 曹靖

    “思維革命的核心是樹立産業思維,西安高新區全國排名第五的優異成績,源于高新區長期主義的堅持,産業情懷的培育和創新基因的融入。”在他看來,高新配套公司在高新區運營産業,必須從高新區的成功經驗中汲取能量,其中重要和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樹立以促進産業發展為目的和初衷的産業思維。

    IWG集團中國區總裁胡懋也嗅到了産業園區東風西漸的趨勢,很多産業園區漸漸從沿海、東部地區往西部轉移,尤其是西安、重慶、成都這些西部的大城市,承接了東部的産業園區的外溢。“在其看來,轉移過來的産業也呈現了一些非常新的趨勢,主要是以硬科技、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現代比較先進的技術為主的行業入住西部的産業園區。

    “靈活辦公成為新的市場增長點,在産業運營當中,大家也應該努力把握這個新的增長機會,把靈活辦公或者混合共享辦公的模式植入到每一個産業園區當中。”據胡懋表示,在這些産業園區入住的企業當中,年輕的創業型企業也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整個企業是呈現年輕化的狀态。這些公司入住産業園區,追求的是更靈活的辦公方式、更靈活的租賃方式,所以對于靈活空間的需求是有非常大的增長。

    IWG集團中國區總裁 胡懋

    對于不同的對象,IWG能夠産生的賦能作用也不一樣。對園區,借助IWG靈活辦公空間,讓“空間提供者”升級為“産業共鍊者”,共築商業社群,培育創新氛圍,聯結嶄新商機;對企業,IWG靈活辦公讓辦公空間成為“成長助推器”而非“成本負擔”,縮減企業成本輕松駕馭業務變幻。多樣工作空間任選,加速企業版圖擴張;對西部,利用IWG全球靈活辦公網絡構建國際招商平台,打造國際招商平台,吸引投資提升競争力。

    産業運營之外,西安中科光電精密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吳易明還分享了關于具身智能的最新思考,“具身智能是科學智能的新範式。”2023年,英偉達的黃仁勳提出了AI的下一個浪潮是具身智能,引發了全球的關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正式把具身智能作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據其透露,西安中科光電精密工程有限公司已于2019年實現具身智能關鍵性的突破。

    西安中科光電精密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 吳易明

    目前,從具身智能到AI大模型,業内加速行業變革的腳步愈發輕快:颠覆式創新與場景式應用不斷涌現,美林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宏亮特别闡述了AI對思維方式和社會結構的變革。“對個人來講,認知思維向人機協同拓展,個體經濟從技能競争轉向AI增強創造力比拼,特别是今年春節期間DeepSeek出現之後,大家對這一點的感受是最強的。”而在企業層面,AIAgent群重塑了企業的決策機制,業務流程從線性的執行轉向智能體協同進化。

    另從産業層面來講,傳統産業鍊條垂直重構,形成了智能底座+場景化服務産業的新形态。四是從國家層面來講,AI重塑全球科技格局,驅動産業升級和新質生産力,提升國際競争力。

    美林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 程宏亮

    華夏數科研究院院長周攀同樣關注企業與AI之間的磨合關繫,“企業現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擁抱AI,而是怎麼擁抱AI?”對于AI來說,AI大模型最具價值的場景就是解決過去我們認為有非對稱信息、非標化業務嚴重的領域,這是非常大的AI大模型應用的空間。我們每個企業都可以在内部業務的各個場景中去尋找到這樣一些有價值的應用場景,以較低的成本去接入到現在如火如荼的AI大模型的技術生态中。

    找到了應用場景之後,如何構建核心競争優勢?能夠提升競争優勢的第一個要點就是數據,如何去完善我們的數據體繫,能夠讓我們的數據能夠更真實、更專業,基于我們對業務的理解,基于業務數字化過程中沉澱的數據,讓數據更真實、全面;第二是基于對行業的經驗,能夠更加理解用戶,不論是公司内部的用戶,還是外部的客戶;第三是持續地做笨功夫,不斷地推進業務的標準化、數字化,沉澱數據,做數據的治理、清洗。“做這樣一些笨功夫,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強化我們的核心競争力。”

    華夏數科研究院院長 周攀

    從市場層面來看,構建産業經濟與金融市場的協同發展至關重要,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語境下,以REITs為樞紐,打通資本與産業的雙向通道,通過存量盤活與價值釋放,是多數業内玩家思考實踐的重點,

    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創新投資部負責人劉立宇也在會議中分享了做好産業公募REITs的重點工作。

    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創新投資部負責人 劉立宇

    “首先在前期的投資過程中,包括新拿地做一些項目的籌劃的過程中,可以參考發行公募REITs的標準,做全鍊條的規劃,如果在前期能夠工作做在前面,後面就會更順。”第二,是發行公募REITs,因為它聚焦在現金流,在培育期,對于怎麼形成收入分散、穩健的現金流,是重中之重,也決定了企業通過公募REITs融資的時候,怎麼拿到一個比較好的估值。第三,是持續地關注政策的變化。公募REITs行業會越來越往市場化方向走。

    東西産業共鍊

    想要推動東西部産業鍊深度協同與創新融合,構建現代化産業生态,究竟該如何執行?世邦魏理仕華西區戰略顧問部負責人鄒麗娟在主持主題讨論會環節時提到新質生産力下科技與産業互動的可能性,西安軟件園發展中心主任鞠博則表示,新質生産力對科技和産業創新的結合體現在“新”。土地、資本、管理、技術、勞動力等要素不算“新”,而數據在新的時代對推動科技在進入生産領域後打通底層的數據鍊,為生産提供一個高階的的價值模式。

    與此同時,西安如何跟東部區域,或者說跟沿海區域形成優勢互補、共享、協同也成為在場嘉賓探讨的重點,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觀點産業研究院顧問葛培健現場動用DeepSeek詢問分别位于中西部和東部的兩大國家級高新區未來合作模式及操作路徑?在産業布局、西安依托硬科技優勢,聚焦算法開發與實體應用;張江發揮算力、數據資源,推動大模型産業化。西安的計算機視覺技術與張江的算力平台結合,聯合孵化智能駕駛、工業質檢等場景解決方案。張江主導芯片設計、材料設備(占全國20%),西安側重制造與封裝測試(如三星、美光生産基地),雙方可共建“設計—制造—應用”全鍊條協作平台。張江企業委托西安代工生産特種芯片,聯合攻關光子芯片等前沿領域。

    中交科技城總經理陳雪梅則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叙述了中交操作産業闆塊時的心得。“第一是我們的産業鍊需要延伸,因為我們有大量的供應鍊的需求。另外一點,中交過去太傳統了,所以它在轉型,我們在往一些高端的産業進行轉型,當AI出來的時候,我們也在做大量的AI和傳統工程行業結合的工作。”

    智萊特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鄧振華另表示,各地政府、各個園區如何有效地打造一個全新的産業鍊,可能是我們現在實現産研共生的方式。包括我們如何在西部和東部有效地結合我們這些優勢資源,也是需要全方位考慮的問題,包括我們在激勵政策、容錯等方面都需要有效的評估手段,才能推進産研共生的實現。

    主題讨論會:産業共鍊 無問西東

    主持嘉賓:世邦魏理仕華西區戰略顧問部負責人鄒麗娟

    讨論嘉賓: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觀點産業研究院顧問葛培健;西安軟件園發展中心主任鞠博;中交科技城總經理陳雪梅;華夏基金基礎設施及不動産業務部高級副總裁林偉鑫;中聯基金投行委總監楊地;施耐德電氣設備工程(西安)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雷;智萊特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鄧振華;世聯行首席技術官、廣東省房協專家委主任委員黎振偉

    主題讨論會還具體探讨了關于園區發展中的産業投資邏輯,華夏基金基礎設施及不動産業務部高級副總裁林偉鑫表示,從公募REITs的角度,目前全市場17單産業園,如果按照最新的市值來計算,分派率大概是在4.7%左右的水平,所以不管是橫向對比國債收益率,還是對比咱們平時能夠接觸到的理财産品,這個分派率也還是相對比較高的。“長期來看,公募REITs産品是長期能實現穩定回報的産品,所以我們也堅信在中國宏觀經濟長期向好的背景下,不管是産業園還是倉儲物流,短期存在的經營壓力也還是能夠克服的。”

    中聯基金投行委總監楊地則表示,将更多從産業載體的角度去支持産業發展,包括載體的持續供給,以及載體的精準供應。“産業載體資本運作一體化,我們會在前端開始以終為始和以退定投的邏輯,把重資産從開發開始就裝入到一個基金載體當中,在基金表外運作,直至它的成熟退出。”

    多業态聯動和協同,産業、商業與科技共生、創新、協同同樣值得探讨,世聯行首席技術官、廣東省房協專家委主任委員黎振偉坦言,做産業園區,要解決市場在哪里,才考慮做什麼産業。“如果沒有市場,你的政策再好,産業也不會來。”

    此外,其還提出構建一個生态圈需要合理地構建政府、科研、企業與市場合作的機制;以人為本,以産業為基,以文化科技為導。“不能過分追求形式、規模與速度。”

    臨近會議結尾,施耐德電氣設備工程(西安)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雷還分享了企業未來在雙碳的目標下平衡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要點,“首先要優化能源結構,我們國家東西部發展差異很大,東部土地比較集中,資金也比較集中,環保政策在一定時期里相對會更嚴格一些。”其表示,在東部更适合推進分布式能源、屋頂光伏、海上風電,在這些領域通過發電側推進清潔能源。

    第二,是在用電側,不斷地提升用電效率;第三,在東部希望出現一些政策的引導和鼓勵,推進各種企業單位減少化石能源設備,推動電力設備發展。在西部地區,非常适合大面積推動光伏、水電、風力發電。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趙焓璐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