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之中 怡和洋行與香港置地的内地慢船

观点网

2024-05-27 00:16

  • 除了武漢項目以外,近兩年,香港置地在内地其他地區的布局亦明顯加速。

    觀點網 “未有香港,先有怡和。”

    這是早年間,香港民間流傳甚廣的說法,足以見得,怡和對香港發展的重要性。

    據了解,怡和集團是一家英資背景的企業,有遠東第一财閥之稱,早前,與太古洋行、和記洋行、會德豐並稱為香港“四大洋行”。

    而香港置地,是怡和集團旗下負責房地産開發的平台,成立于1889年,因其在香港中環持有大量的物業,也被市場譽為中環大業主。

    近段時間,中環大地主香港置地明顯加快了内地擴張的步伐。

    5月20日,香港置地在華中的首個光環項目——“武漢光環”商業綜合體迎來新的進展。

    消息顯示,目前,項目施工進展順利,預計第三季度啟動三層地下室土建工程,将于2027年完工開業。

    不止是武漢項目,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内,香港置地于成都、上海、南京、重慶等的地區的多個項目将正式面向市場。

    實際上,除香港置地以外,過去幾年,包括太古地産、新世界發展、嘉里建設等企業于内地的擴張步伐明顯加快。

    但對比之下,同樣是英資背景的商業地産運營上,太古地産與香港置地,在内地的影響力似乎有着天壤之别。

    入市進展

    拿地七年之後,“武漢光環”商業綜合體終于迎來新的進展。

    5月20日消息稱,“武漢光環”正在加快整體的施工進度,預計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啟動三層地下室土建工程,該項目由香港置地獨資開發運營。

    實際上,這是香港置地在武漢打造的首個休閑娛樂一站式大型城市級商業中心,也是華中地區首個“光環”繫列産品。

    在市場人士看來,“武漢光環”勢必将有效填補區域商業空白。

    資料顯示,“武漢光環”商業綜合體位于東西湖區将軍路街金銀潭大道以北,宏圖一路以西,總用地面積約85畝,綜合體占地面積約85畝,總建築面積約31萬平方米,規劃計容建面約50萬平方米。

    據香港置地官網介紹,上述項目将建成集中商業、高端住宅、商墅、寫字樓、劇院、品質公寓等多元建築。

    其中,項目商業部分規劃為武漢光環購物公園,包含一座購物中心和街區,體量約在15萬平方米左右。

    從區位來看,項目座落在武漢東西湖區,隸屬于後湖、盤龍城和金銀潭三大闆塊,住宅樓宇密集,基礎客流充足,但周邊大型購物中心並不算多,商業氛圍較為單一。

    商業客查閱發現,項目三公里範圍内僅有凱信後湖生活廣場、漢口城市廣場購物中心、武漢竹葉山中環商貿城等項目,五公里範圍内,有萬達廣場(盤龍城店)、新生活摩爾城、永旺夢樂城等。

    不過,上述幾個項目的體量並不算大,且高端商業市場仍屬空白。

    此外,項目周邊交通便利,地鐵2号線、3号線和8号線可直達,建成後,将成為武漢少有的3地鐵接駁商業,未來可輻射範圍更廣。

    無論是從項目的區位還是交通優勢來看,“武漢光環”商業綜合體的落地及面世,均将創造更多的可能。

    按照此前的建設規劃,上述項目總投資約23億元,預計2027年完工開業。

    不過,資本市場對于“武漢光環”商業綜合體的交付時間仍存質疑。

    一方面,港資企業整體的風格較為謹慎及務實,内地項目往往會打磨多年才推出市場;另一方面,“武漢光環”項目從2017年拿地至今已有七年時間,後續能夠進一步加快施工進展,迅速面向市場,仍有待觀察。

    據了解,早在2017年年初,香港置地便與持有萬豪酒店的卓爾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雙方聯合開拓湖北市場。

    根據彼時的協議,雙方将組建合資公司,共同推進城市綜合體“夢想特區”、卓爾小鎮等特色項目建設。

    其中,“夢想特區”綜合體便是如今的“武漢光環”項目,按照此前的規劃,“夢想特區”将集創新空間大家工坊、夢想劇場、5A智享辦公、專屬夢想公寓、高端配套住宅等多種業态于一體。

    不過,拿地多年,項目始終未見新的進展,直至2023年5月,武漢夢想特區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股權發生變更,卓爾集團正式退出,該由香港置地全資持有。

    一個月之後,香港置地正式發布稱,武漢夢想特區綜合體将打造“武漢光環”項目。

    至此,簽約拿地六年有余之後,上述項目終于确認了最終的面貌,有望加快整體入市進展。

    内地布局

    除了武漢項目以外,近兩年,香港置地在内地其他地區的布局亦明顯加速。

    據了解,香港置地于1996年正式進入内地市場,截至2023年年末,該公司在内地的共布局了北京、上海、成都、重慶、杭州、南京、武漢七個城市,其中,僅重慶地區,該公司打造的住宅物業及商業項目便有11個。

    從财報數據來看,目前,香港及内地已經成為該公司業績貢獻的主力軍,而内地的貢獻值亦随着時間的增長,不斷在增加。

    不過,查閱發現,香港置地起初在内地的布局,以住宅開發業務為主,直至2016年,其在内地的首個商業項目——重慶長嘉匯購物公園才正式落地。

    而第二個項目便是北京王府中環,2011年,該公司于北京拿下王府井地塊,不過,這一項目直至2018年才正式開業。

    這是香港置地在内地的首個高端商業項目,占地面積超過2.1萬平方米,總樓面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其中零售面積為4.3萬平方米,並配有73間客房的北京王府井文華東方酒店。

    彼時,香港置地斥資12億美元打造了上述項目,高端商業部分開業之初,便吸引力130余家商戶入駐,其中超20個品牌是首次在北京亮相。

    雖然,自此之後,香港置地還接連開出了上海置匯旭輝廣場、重慶光環購物公園兩個項目,但北京王府中環仍舊成為這家企業在内地的旗艦産品。

    在業内人士看來,相較于其他港資開發商,香港置地進軍内地的時間並不算早,尤其是對内地商業的布局,這家企業甚至錯過了黃金時間。

    細細算來,從2016年至2023年的七年時間里,其于内地開出的商業項目僅有四個。

    許是看到里内地商業的機遇,許是跟随其他港資加碼的步伐,2023年6月,香港置地召開上海西岸金融城項目發布會,會上,該公司正式将“中環+光環”兩大産品線,作為集團全新“雙環戰略”。

    其中,中環”繫列旨在營造城市級核心高端零售空間;“光環”繫列則将定位瞄準打造區域級地標城市自然綜合體。

    發布會現場,香港置地還透露該公司未來3年的商業新動向:即将相繼在中國香港、澳門、重慶、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杭州、蘇州、武漢十座城市共計開出11個新項目,實現10城17環的戰略布局。

    自此以後,一直在内地市場緩慢發展的香港置地,也由此加快了提速擴張的節奏。

    撰文:龔麗欣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商業地産

    香港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