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ESG觀察:危“機”共存

观点网

2023-07-30 00:15

  • 目前ESG對于企業的重要性日益顯著,但市場依然對綠色建築的潛在危機有所擔憂。

    ESG重要性突顯,問題與挑戰仍需面對

    從目前A股上市公司公布的 ESG 報告來看,大部分企業側重披露 ESG 相關的管理政策,對于執行方法和具體舉措,反映執行效果的數據則相對披露有限。當前,無論是企業還是投資者都明确政策的意義,但是如何因地制宜将其轉變為自己的具體措施尚需時日。

    由于ESG有别于傳統财務信息,全球的評級也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多元化趨勢較為顯著。國内ESG評級與ESG報告一樣均處于起步階段,在評級指標、評級方法、信息披露幾個方面缺乏統一、規範、有效的標準。

    随着ESG投資的興起,以及綠色債券低成本的誘惑,"漂綠"問題逐漸滲透到資本市場。為吸引資金流入,部分機構與企業在産品投資策略中宣介符合ESG標準或綠色建築用途,實則並未在標的篩選過程中采納ESG相關策略。加之市場中ESG評價機構不同、評價結果各異,"漂綠"行為變得隐蔽而難以甄别。底層資産是否符合綠色建築標準、綠色債券的資金投向、呈現出的綠色産品屬性,均給投資者選擇ESG標的帶來了困難。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觀點指數整理

    注:樣本池為觀點指數跟進的61家房企;標題中"ESG報告"指房企公開發行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的統稱。

    短期内綠色債券仍未綠色資金主要來源

    從近5年的數據來看,香港市場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之一,發展迅速。内地市場在2020年以後也呈現出較快的增長,但整體規模相比較低,且“綠色”理念的落地仍有較大空間。

    觀點指數發現,當前房企及相關産業的綠色債券市場報告呈現出主體多元化與資金多樣化的明顯趨勢。

    綠色建築進程加快,“雙碳”前路道阻且長

    綠色建築是當前房企綠色融資的最主要投資方向。同時,"綠色低碳"、"綠色建築"、"智能樓宇"等逐漸成為衡量ESG評級的主要考慮因素。

    然而,市場同樣對綠色建築表達了擔憂,也逐漸意識到潛在的危機。綠色建築、ESG投資理念和非綠色建築相比會産生一定的租金和資産價格溢價,在業内被稱為"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經濟下行環境中,到底有多少投資人願意為此"買單"?可持續的動力是否會面臨挑戰?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觀點指數發現,當前綠色建築類型主要以高級物業、商業地産以及産業園區為主,主要是受到投資偏好的影響。

    目前,綠色建築的投資者類型以國内保險機構、境外長期基金和地産基金為主。随着綠色建築政策的落地實施,以及部分先行房企成功塑造的可持續發展形象,尤其是港資房企(如太古、新鴻基、新世界等),綠色建築開始受到更多同行的關注。

    當前,擁有綠色建築認證與評級是考慮投資綠色資産的先決因素,說明綠色認證有着不可或缺的標簽作用,預計能為投資者進入綠色投資領域提供更多的信心。不過,對于綠色建築的國際評級,當前内地房企普遍沒有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MSCI,觀點指數整理

    此外,量化數據匮乏、披露標準不一致等難題,對于投資人來說都是ESG投資面臨的挑戰。投資人對投資標的的ESG表現評價,需要切實的量化數據支撐,例如考量企業的治理架構、董事會成員組成、員工福利和激勵措施、管理供應鍊環境和社會風險的能力等。

    觀點指數對于ESG的研究從金融角度作為主要抓手,評估其金融、投資價值與“去碳化”之間的聯繫。

    8月8日,2023博鰲房地産論壇上,将專門設置“影響力指數 • 2023博鰲風尚企業表現”發布儀式,現場發布今年對行業發展帶來深遠影響以及未來将産生巨大影響的企業、團體、品牌和項目,其中也會對在ESG上表現突出的泛房地産企業進行總結發布。在博鰲房地産論壇這個全國專業、強大並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平台發布,同業者們屆時将一起見證行業發展、樹立企業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房地産

    E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