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内,不同業态企業的數字化發展情況依然分化明顯。如住開企業數字化進程較緩慢,而物流、産業這兩個業态則在二季度加快智慧項目的布局速度。
住開企業數字化建設仍處初步階段,字營銷總體效用不高
對于住宅開發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首先賦能企業内部治理,提高運營效率。此外,将數字化技術融入智慧建造中,在房地産行業項目投資、規劃、設計、建造、銷售、運營、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上,實現過程和決策的高效、準确、可控。
實際上,統覽整個住開的樣本企業,近年來多家企業均成立了專職的數據治理團隊抑或數字化轉型委員會等,均有涉及數字化轉型的相關實踐。
觀點指數在與企業的調研中,發現企業多運用數字化技術賦能内部治理中的業财一體化建設。業财一體化實際上是企業由粗放式管理轉入精細化管理的手段,将項目實際發生的業務數據錄入繫統,财務匹配後形成财務數據,達到業務與财務的信息共享,完成房地産成本管理的全過程信息化。
從大多數企業目前的發展來看,業财一體化的建設仍處于初步階段,因業務與财務兩個部門之間仍存在着無法達成一致、員工信息化水平不高、技術限制導致數據更新不及時等情況,企業可以通過加強與員工的溝通優化繫統的功能,加強對員工定期的技術培訓管理、加大對數字化人才的招聘等方式,以加快業财一體化的進程。
對于智慧建造方面,企業主要是運用了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創造建築物的三維模型,進而提供精确的建築物信息,控制施工成本。
例如碧桂園旗下全資子公司博智林設計了建築機器人並投入商業化應用。據其官微披露,博智林機器人智能建造指揮繫統,利用BIM數字化覆蓋項目全周期,通過導航路徑、構造信息、材料用量、任務工單等,實現建築機器人多機調度自主施工,同時實現建造過程自動化、數字化的精益管理。此外,博智林建築機器人已有33款建築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
截至2023年5月,建築機器人服務覆蓋31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超650個項目,累計交付超2100台次,應用業态包括住宅、學校、辦公類、市政公建項目等。目前建築機器人已在華潤置地總部中建五局商建等項目中有所運用。
但是目前的智慧建造依然面臨着人才管理體制與智慧建造人才不适應、房地産行業整體信息化水平不高、建築機器人的大部分技術專利還在研發階段,並未在市場上規模化應用等問題。
而數字營銷方面,住開企業如碧桂園通過線上直播賣房,越秀地産購房平台“越秀房寶”的不斷技術更新叠代等觸達客戶。然而目前這個版塊網絡營銷投入多,有效度卻不高。此外,還面臨着VR看房等模式流量多,但線上客戶轉化率低,房企意向客戶流失度高等問題。
智慧産業園、物流園偏好江浙滬與灣區,部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一季度,共錄得4起智慧産業園與1起智慧物流中心的新增項目信息,少于二季度的相關項目信息,因此可從二季度觀測其相關項目的選址情況。
二季度,共錄得11起産業、物流新增項目信息,樣本企業如中集産城、普洛斯、深國際物流、萬緯物流等均公布了新增數字化項目信息,已披露的投資金額共計102.3億元。
期内錄得的11起項目中,可觀測到智慧産業園、物流園選址在長三角地區的有5個,選址在廣東的有3個。物流業是這些區域的重要支柱産業,自然也希望借助智慧物流達到更為有效的資源匹配以及精準對接供需,進而促進智慧城市的發展。
以物流端進行分析,以下區域頒布的智慧物流以及相關政策提及“智慧物流、智能物流”等詞的頻次,並不及浙滬粵三省市,可以看到長三角與大灣區對引進智慧物流的重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觀點指數整理
從研發費用來看,觀點指數監測的産業、物流樣本企業中,2022年同比增長率大部分為正,說明企業逐漸重視研發,也表示需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以保持市場競争力,進而滿足市場需求及擴大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wind,觀點指數整理
在數字化的巨潮中,企業都以哪些方式探索生存之道?觀點指數研究院在長期跟蹤企業動态、市場發展、行業經濟的基礎上,采用企業訪談、數據收集的手法,結合專業的數據分析和深度的研究,全方位多維度地剖析應用變革下的數字化行業發展,並在2023博鰲房地産論壇現場隆重發布《觀點指數 · 2023中國房地産行業發展白皮書》,與各方企業共謀劃,同成長。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吳丹怡
審校:陳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