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文旅觀察:旅遊熱浪來襲,企業如何抓住紅利期?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3-07-12 18:06

  • 上半年旅遊熱度居高不下,企業對于紅利期的把握顯得尤為關鍵。

    旅企一季度初戰告捷,大部分樣本企業虧損收窄

    (2023.07.12)報告期内,樣本企業中曲江文旅、中青旅、祥源文旅等7家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報告。

    據觀點指數統計,除卻華僑城營收同比為負,其余6家樣本企業營收同比均超過20%。

    其中,復星旅文披露,2023年首季度其度假村、三亞亞特蘭蒂斯、度假資産管理中心的運營及其他旅遊休閑服務的營業額(按不變匯率計)為58.89億元,同比上升37.2%。Club Med的營業額(按不變匯率計)達人民币50.04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約44.2%,且較2019年同期增長21.8%。

    一季度的旅遊熱潮也促使復星旅文加快擴張的步伐,Club Med計劃2023年在國内新開三家度假村,包括南京仙林度假村、太倉度假村與黑龍灘度假村,從2023年年初至2025年年底,将計劃新開度假村或空間達17家。

    旅企一季度的營收變動幅度更大,期内23家上市旅企中共有12家同比增長率超過100%。歸母淨利潤方面,已有7家扭虧為盈,剩余大部分旅企虧損收窄。

    人均消費下降,企業選擇多賽道進軍

    一季度的熱度延續到五一小長假及端午假期,實現強增長並且有反超疫情前的特征。

    然而觀點指數觀測到人均消費情況實則與出行人數背道而馳,遠遠不及2019年的人均消費水平,疫情三年使得大家對于消費更為謹慎,人們會把錢花在更為剛需的地方。

    通過對五一假期的一組數據進行分析便可“見微知著”。

    據文旅部數據顯示,五一期間人均消費540.35元,較2019年同期下降15.5%,全國旅遊收入也僅比2019年增加了0.66%。此外,機票價格、酒店價格及預定量雖較2019年大幅上漲,但是這部分實際上均為旅遊時的固定支出,這樣看來分攤在吃喝玩樂上的消費金額會更少。

    觀點指數認為這是消費“降級”帶來的遊覽方式轉變,對于資金的理性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特種兵式旅遊”的火爆。“特種兵式旅遊”即指在有限的時間里遊覽到盡可能多的景點,憑借着高效率、低成本貫穿于旅途全程。

    而對于文旅企業來說,其實這不失為一種機遇,例如可以推出快速體驗式遊覽的繫列旅遊産品,提供食住行全方位服務,抑或可以推出如風景打卡類、文化遺産類等特定主題的浏覽線路。

    在此種背景下,企業選擇布局多賽道文旅項目。觀點指數認為,現階段人們理性消費的趨勢使得單一的旅遊形式並無法滿足人民對于文旅項目的消費需求,文旅企業此舉有利于抓住紅利期,增加創收。

    具體來看,5月20日至6月22日間一二線城市的新增項目信息較多,一線城市新增項目有4個,二線城市有6個。而且新增項目不再以主題樂園、景區為主,還融入了多賽道文旅項目如數字文旅(MR遊船元宇宙)、文旅産業園(侏羅紀文旅産業園)以及度假酒店(萬達溫泉酒店、環球影城旁度假酒店)等。

    除了以此種方式來獲取收益,旅企還以更為多元化的方式刺激遊客的消費需求,抓住紅利期,實現“彎道超車”。

    于此背景下,文旅企業應該如何進行多業态文旅建設?哪些文旅項目可以更好地抵禦風險沖擊,刺激消費需求?又有哪些文旅企業能在創新與發展的浪潮中成為引領行業的標杆?

    為此,觀點指數研究院将在長期跟蹤企業動态、市場發展、行業經濟的基礎上,結合專業的數據分析和深度研究,重點關注文旅企業的運營能力、發展潛力、企業及社會的影響力等幾大指標,形成研究成果“影響力指數 • 2023年度影響力文旅發展企業”和“影響力指數 •2023年度影響力特色小鎮運營商”。

    屆時,相關成果将在2023博鰲房地産論壇現場的“影響力指數 • 2023博鰲風尚企業表現”發布儀式上隆重揭曉,與各方企業共同見證標杆的誕生。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吳丹怡    

    審校:陳朗洲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文旅

    主題樂園

    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