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015年及2016年年報“千呼萬喚始出來”,以至佳兆業復牌之時,曾經與佳兆業發生過密切關繫的融創中國,自然也成為了話題焦點。
觀點地産網 自3月26日公布時隔兩年達成復牌條件,並于周一正式復牌後,佳兆業再次迎來“焦點時刻”。
3月27日16點15分,在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悶坐已久的一衆媒體,終于等到故事的主角——佳兆業主席兼執行董事郭英成。
停牌兩年再次恢復上市地位後首次召開業績會,對于佳兆業而言,這個新開始顯得尤為重要,郭英成帶領了六位管理層前來——包括副主席兼執行董事孫越南、高級顧問譚禮甯、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鄭毅、執行董事喻建清、聯席總裁麥帆及首席财務官兼公司秘書黃志強,陣容之強大,估計在佳兆業18年歷史中都絕無僅有。
業績會中的郭英成
業績會開始,在譚禮甯、黃志強及鄭毅依次介紹公司情況的期間,郭英成一直保持端坐姿态。媒體答問環節到來,郭英成才終于有機會“發言”,言語之中是抑制不住的喜悅。
笑着調侃媒體“想象力真的很豐富”,談及“回巢功臣”譚禮甯會否高遷時,打趣稱“祝願老譚天天開心”。說到兒子會否接班時,則自然流露父愛:“培養小孩是作為父母的責任,小孩有小孩的愛好,小孩想搞科技,我們是搞磚頭、搞房地産,還是有些不同。”
除了復牌之外,從年報來看,郭英成的喜悅也是可理解的——于2016年,佳兆業營業額及毛利分别較2015年分别大幅增長約62.6%及573.3%,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年内虧損及每股基本虧損收窄至6.12億元及11.9分,全年合約銷售為298億元。
自正式復牌,佳兆業股票一路飄紅,開盤價2.50港元,最高升至2.92港元,截止收盤價格為2.43港元,漲幅55.77%。
對于公司未來,郭英成表達了自己的信心:“未來我們的壓力不大,但是有挑戰,公司未來的發展我是充滿了信心。”
在表達對未來的樂觀态度的同時,郭老闆還特别贊賞了員工:“今天和大家見面,談感受是酸甜苦辣,但我們的管理團隊和佳兆業的全體人工盡責敬業,公司在内地做生意有18年的時間,不管出現什麼問題,我都以謹慎樂觀的态度看待我們的發展。”
在郭英成看來,這種信心一是緣于佳兆業擁有良好的信用和一線的優質資源,二是基于城市更新方面的競争力。
觀點地産新媒體獲悉,佳兆業目前已儲備1300萬平方米面積舊改項目,其中90%在深圳,其余分布在廣州、珠海、上海等城市。佳兆業還介紹,1300萬的土地儲備可售面積一定在2000萬平方米,貨值肯定是過萬億,轉虧為盈不是問題。
融創還是好朋友
2014年、2015年及2016年年報“千呼萬喚始出來”,以至佳兆業復牌之時,曾經與佳兆業發生過密切關繫的融創中國,自然也成為了話題焦點。
在業績會上回答關于融創的問題時,郭英成笑稱:“融創現在是好朋友,早上還打電話祝賀。”
觀點地産新媒體獲悉,2015年年初,在佳兆業危機之時,就盛傳融創為佳兆業“白武士”。
2015年1月28日,孫宏斌參與“你認為誰最有可能接手佳兆業”微博投票,把票投給了自家融創,雖然微博秒删,但收購的苗頭已現。
2015年2月6日,融創發出公告官方證實收購佳兆業,彼時公告稱融創将以每股1.8港元,收購佳兆業的49.3%股份,要約收購的前提條件之一為房源解鎖。
2015年5月28日,融創再公告稱,終止收購佳兆業。孫宏斌于此後6月的北京壹号院發布會現場公開直言緣由:“剛剛接觸時,佳兆業披露的每股淨資産約4.5港元,我收購價格是每股1.8港元,總共約3億美元,但走進一看,佳兆業每股價值幾乎為零”。
除此之外,孫宏斌還說,自己沒那麼傻,做不成的生意沒必要強行撮合,“如果復牌了,佳兆業的小股東應該把股票趕緊賣掉;但佳兆業復不了牌,它的年報永遠出不來!”
時至今日,郭英成“一笑泯恩仇”的談到,與融創合作不成有很多原因,合作過程是公平、友好的,彼此是坦誠的。
“我希望我們的過去等于是奠定我們的未來,也不排除未來有機會尋找合作或是共同點,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來的”。
以下為佳兆業2016年度業績會現場問答實錄:
現場提問:過去兩年佳兆業經過各種債務重組,能不能談一下所面臨的挑戰和壓力?因為我們今天看到佳兆業重新回歸了資本市場,未來提出目標千億、發展多元化業務,公司也提到可能再融資的情況,我想問公司怎麼樣才能保證既達到發展目標,又能實現穩步改善公司的資本結構、财務結構?另外,因為我們要總結經驗,通過過去一兩年的事件,您覺得佳兆業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的?
郭英成:非常感謝!今天跟大家見面,談感受就是酸甜苦辣,兩年來的時間,我們的管理團隊、佳兆業的全體員工是非常盡忠盡責盡力,特别是對公司責任、社會責任、客戶責任包括合作伙伴,我們是非常盡忠盡責的。
至于公司未來的發展,公司在内地做生意也有18年的時間。這18年來,我們不管是經歷過什麼問題,都會以謹慎樂觀的态度來看待我們的發展。
公司這一次主要是有良好的信用和一線的優質資源特别是土地,這是我們重組成功的最大關鍵,同時得到相關機構特别是金融機構,包括中信銀行、中國銀行、信達、平安銀行等長期合作的态度和幫忙合作的良好基礎,這一塊是決定了重組成功的重要因素。
關于未來公司的運營,首先是以一線、二線城市為主來發展,我們在深圳、廣州、上海等一二線城市擁有很多的優質資源,特别是剛才鄭總裁提到了一線城市我們有一個很獨特的發展模式,就是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方面,未來應該在一年多一點的時間我們能提供300多萬到400萬平方米土地供給集團開發。大家知道深圳和廣州房價是什麼情況,可以估算一下。
未來我們發展空間包括我們的壓力,在我們目前來看不大,但是有保障,特别是有優質的資源在融資、在置換貸款方面,我想利息會更加低。
關于公司未來的發展,我是看到我們這個團隊特别是看到我們擁有的優質資源,我是充滿了信心,特别是在經過這兩年時間來的發展,我們奠定了很多知心得合作伙伴,所以我們希望我們越來越好。
現場提問:有兩個問題,一個是關于因為知道佳兆業之前在境外債務這邊有違約情況,後來也是圓滿解決。今年會不會有在境外發債的計劃,預計境外投資者對佳兆業公司看法怎麼樣?第二個問題,公司希望什麼時候可以有扭虧為盈?其實在過去兩年這段時間,有一些佳兆業競争對手規模都已經翻番了,佳兆業希望什麼時候可以達到五百億甚至一千億的銷售規模?
郭英成:剛才提到發債的可能性,從我們做資本市場主要是看市場的情況,今天我們都復牌了,老實說,我們已經具備在市場里發債了。我們現在的債券價格也超越了這個水平,已經超過一百的水平。
從我們的角度來講,我們覺得最關鍵的是我們發債做一些什麼事情,價格是不是可行的?我們肯定要跟現在這個價格對比。
另外一個,我們覺得今年公司肯定有能力去做這個事情,我相信投資者在現有的環境里也覺得我們有這個能力。過去兩三個禮拜,發債也是挺多的。我相信從公司的财務能力來講,我們絕對有能力做這個事情。對我們來講,我們還要看成本、還要看年息等因素。
第二個談到扭虧為盈的情況,我們只能說2016年,因為我們特别多費用,而且我們重組是剛剛完成,所以對公司的财務表現不一定是有一個很好的反映出來,所以我們2017年是很有信心,按現在公司的營運、财務等狀況都是表現良好的,我們感覺這不應該是問題,我們是很有信心的。
鄭毅:我們目標是三年沖一千億。
現場提問:有兩個問題請教一下,請教一下公司跟蔡志明先生之間的關繫是如何,未來他會不會再增值?第二個問題是關于投資者,因為看到公司現在控股持股股東比例還是比較大的,未來會不會引入新的投資者?如果有的話,是同業的房地産商還是金融方面的投資者?
郭英成:蔡志明,誰都想找他做生意,包括我,我們已經引進蔡先生做我們的股東首先要他信任公司、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才會未來參與公司的投資活動,特别是佳兆業從一開始上市的時候他就已經來參與,作為我們投資者一直到現在。
對于佳兆業的發展,對佳兆業是非常了解的,特别是在深圳的發展他也非常了解。關于未來當中會不會引入别的投資者,從目前來說是沒有的,但是我們做生意在商言商,從現在公司的基本面來說大股東是不會賣股份的,這是肯定的;第二個,也沒必要。未來假如說有利于公司發展的事情,在未來我們會認真檢讨和認真研究這個問題,謝謝!
現場提問:當時我們公司引入了融創的,後來他說你們沒有復牌的能力,你怎麼看?還有當初沒有談成的原因是什麼,是不是債務重組的問題,還是因為價格太低了?郭總,你兒子在聯交所也公開了,就是說兒子代表基金了,會不會有接棒的可能性存在?
郭英成:你的想象力真的很豐富,我跟融創來說現在是好朋友,早上也打電話來祝賀。
融創的合作沒有成功,說實話是多方面的問題,特别是法律、監管的問題包括公司的問題,包括它自身的問題等等,這都是造成做不成的原因。我們在合作過程當中、交易過程當中,我們是公平的,我們是友好的,同時是很坦誠的。
我們的過去等于奠定我們的未來,也不排除我未來在有機會的情況下尋找更多的共同點過程是合作,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關于小孩的事,每個人都會老,我也不小了。培養小孩也是作為父母的責任,在座的各位都一樣。從目前的角度來說,還沒有,因為小孩有小孩的愛好,小孩想搞科技,我們是搞磚頭、搞房地産,還是有些不同。
至于老譚,我代老譚答,什麼時候做他心里清楚,我心里也明白,我們有共同的默契,我們永遠為公司的發展做貢獻,同時也祝願老譚天天開心。
現場提問:今年“兩會”上中央提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請問這一個規劃會對我們佳兆業在珠三角的布局産生一個什麼樣的影響?
郭英成:關于大灣區其實是佳兆業的一個機會,以前也沒想過大灣區,所以我們要感謝我們中央政府、要感謝廣東省委省政府,特别要感謝深圳市委市政府給予深圳特區、給予廣東這麼大的發展機會。
這個機會肯定很大,經濟空間很小很大,機會很大,我們在深圳擁有的發展項目包括發展的各項業務特别是文化體育這塊比較多,包括我們深圳的船去澳門、去珠海、去香港,這個船運我們占了比例有5成以上。
大灣區概念公布完以後,我們發現我們的命真的很好,運氣也不錯,所以我們要感謝特區政府、感謝特區報,特别要感謝我們深圳市這麼好的位置,給我們提供這麼良好的條件和基礎,謝謝!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陳翠,鐘凱
審校:徐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