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七年再落子重慶 華僑城4.57億拿下沙坪壩地塊

观点网

2025-03-12 23:33

  • 此次重返重慶市場拿地僅是開胃菜,華僑城可能更看重的是探礦機械廠背後的100多畝土地。

    觀點網 一場土拍,丈量出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冰火兩重天。

    3月11日,成都高新區大源地塊以31700元/㎡的樓面價成交,溢價率高達70.43%,刷新西南地價紀錄並跻身全國前五。

    反觀重慶,同日出讓的沙坪壩地塊僅以底價8659元/㎡成交,溢價率為0%,且僅有華僑城一家參與競拍,土拍市場表現冷淡。

    具體來看,此次華僑城拍下的沙坪壩地塊出讓面積共18002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52805平方米,地塊起始價45724萬元,起始樓面價8659元/平方米。

    該地塊包含兩個子地塊,其中07街區001/01地塊土地出讓面積11997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41351平方米,容積率3.45;06街區001/01地塊土地出讓面積6005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11454平方米,容積率1.91。

    據觀點新媒體了解,沙坪壩地塊出讓條件可謂 "苛刻"。

    沙坪壩作為科教文衛高地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始發地,其核心區已有超5年沒有新的住宅供應,新房較為稀缺。

    市場分析指出,沙坪壩區新房市場供應量占比極低,近10年僅占不到2%。但此次核心區域的優質地塊出讓卻並未引起房企的激烈争搶。

    根據出讓公告,地塊附加條件復雜,開發難度較高,市場分析認為,或許這正是華僑城以底價4.57億元輕松摘牌的原因。

    出讓要求顯示,地塊内有地塊内有一處文物,即西南地質局舊址-倉庫,原證載建築面積412平方米,不計入地塊容積率,須無償移交給指定單位,另外,須建配套公廁1座,建築面積均不小于40平方米,且需對外開放,並沿市政道路布設。並且,對于該地塊的開發建設時間也有明确要求,需在交地後1年内開工,開工後3年内竣工。

    此外,市場分析認為,重慶土地市場近年以城市更新為主,陸續供應的長安三工廠、探礦機械廠等舊改項目将釋放大量土地,但多數附帶復雜開發條件,且整體供應規模較大,一定程度上稀釋了房企競争烈度。

    然而,時隔7年,華僑城為何再次落子重慶?

    華僑城在渝拿地可以追溯到2014年。自禮嘉項目2016年以别墅産品首開亮相,華僑城入渝以來一直給市場"豪宅專家"的印象。然而,布局重慶四年後,華僑城未在重慶新增土儲。據了解,華僑城上一次在重慶拿地已是2018年,間隔将近7年。

    據觀點新媒體查閱,目前華僑城在重慶開發的禮嘉華僑城項目已經進入到尾盤狀态,僅剩嘉陵江天大平層、翎嶼與藍楹灣兩個别墅組團還有産品在售。

    有市場人士認為,此次重返重慶市場拿地僅是開胃菜,華僑城可能更看重的是探礦機械廠背後的100多畝土地,希望通過此次拿地占據首發優勢。

    據觀點新媒體了解,華僑城此次成交的地塊前身為重慶探礦機械廠,2017年更名為中地裝重慶探礦機械有限公司。

    可以認為,拿到這期第一塊土地的,無疑在後續的土地開發中,也會有着莫大的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華僑城近年頻繁通過資産重組、土地收儲優化現金流。

    2024年,武漢原計劃建設為高端産業聚集的地鐵上蓋TOD項目地塊收儲後,華僑城明确表示将參與調規再出讓,以"輕資産"方式盤活存量。

    根據公告,此次成交地塊的土地款支付采取了"三段式"寬松支付條件,具體支付安排為--首付款:在30日内支付至土地出讓價款的50%(含競買保證金);中期款:在270日内支付至土地出讓價款的75%(含競買保證金);尾款:剩余土地出讓價款在1年内付清。

    此外,如果企業能在9個月内開盤並回收首開房款,這部分資金可以部分覆蓋後續兩段土地款,從而減緩企業的資金壓力。

    此次重慶拿地是為通過低成本獲取舊改項目,規避高負債風險,還是延續其在渝"豪宅"式的開發,仍有待觀察。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林鐘純    

    審校:楊曉敏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房地産

    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