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人在一起,把整個業态通過數字化能力建立起來,我們希望通過數據能力,把管理、運營、産業、服務拉通,提供更好的支撐服務。“
本文為胡鑫先生在2023大灣區産業論壇”全體大會“上發表的演講。
胡鑫(騰訊雲副總裁、智慧建築與不動産行業負責人):各位下午好!今天我們在這里探讨關于園區的事情,主辦方讓我也講一講。騰訊雲這些年一直在做園區和數字化相關的東西,騰訊也在做産業互聯網,我把我的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多提提意見。
騰訊和騰訊雲在建築、不動産、地産物業方面有很強的團隊支撐産業數字化的建設。我們經過幾年的沉澱,有兩個産品,一個是建築連接器,主要是對園區連接空間與數據的。第二是客戶連接器,我們是基于騰訊優勢的To C能力,把客戶連接起來,跟園區、不動産、建築和智慧城市串聯起來。我們的定位是開放的,跟所有的業主、合作方合作,我們認為這個市場足夠大,産值也足夠大,它的業态也足夠多。這里面有商業的訴求,金融的訴求,還有政府的訴求,是一個復合業态。在騰訊産業化深水區里面,我們通過這兩個東西串接起來,這是我們的想法和思路,也希望提升整個産業的質量。
我們看産業數字化或者在園區里面,到今天為止,尤其是目前這個大環境下越來越復雜。首先很多存量資産與空間需要轉型升級,因為時代變了,大環境在變,國際形勢也在變。這個存量升級我們怎麼做?用新的技術、新的業态、新的模式,比如REITs。
我們今天談到産業園區,其實這里面跟城市功能闆塊是要一體化的,我們無論用互聯網的技術還是互聯網的數據能力,或者是用一些現有的政府提供的服務,要優化産業布局,最後都要落在園區空間上,要優化園區的産業布局,最後才能提供整個産業的增長、經濟的增長。所以從管理模式向服務模式轉變,這里面的服務就包含了運營模式轉型,到底這個事怎麼做?我認為數字化能力,無論是AIGC能力、數據的能力,還是數據分析的能力,今天可以大大提升這一塊,能夠彌合過往存在的差距。最後就是産業生态,今天我們在這里談這個事情,其實未來還是要建一個生态,這個事情不是騰訊一家能幹的,數字化是産業園區集群化後所必需的管理工具,數字化,是在整個大環境倡導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下,能夠起到幫助的東西。
今天我們提到數實融合,無論是旅遊園區、工業園區,還是體育園區,在數字化建設里面,我們一定是通過數字化服務招商、運營、管理和服務,共建共享,跟城市間的連接提供一繫列的服務。最後的價值就是數實融合、運管服一體化。
産業數字化方面,騰訊在基礎設施這一塊一定能提供強大的能力,提供單個園區的運營、整個城市的運營,以及多園區的聯動運營,甚至是不同業态的園區聯動運營,這里面需要一個巨大的技術底座支撐。當然在底層我們會跟政務雲、運營商網絡、IoT的能力一起結合起來,這一塊也不是騰訊一家能提供的,所以我們把這個整合起來。同時還有高精度定位、LBS能力,在政府的園區層或者是産業部門會建立一些能力,比如它的數據匯聚能力、數據分析能力、數據資産定義能力,最後還有數據交易的能力。同時它一定是跟你的業務能力結合的,最後這些數據沉澱為資産之後,基于人工智能,這里面就含了AIGC、大模型,可能還有一些基于人工智能視覺的能力,向上提供一些應用能力及服務。今天我們講了很多應用能力,但這些脫離下面的基礎設施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們很多人在一起,把整個業态通過數字化能力建立起來,我們希望今天通過數字化能力,把管理、運營、産業、服務拉通,提供更好的支撐服務。
我們在幾個層面會打造一個開放、共享的數字生态體繫。第一個是在管理層,騰訊能提供一些數字孿生的能力,比如這里數字孿生技術,我們今天建一個物理園區,怎麼通過孿生能力,實現既有一個實體園區,又有一個虛拟園區,讓更多的人能夠跟這個園區和城市或者數字園區連接起來,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再說得直白一點,我通過這個能力怎麼鍊接到更多的業态、更多的人,讓他融入到這個園區里面,或者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園區是什麼樣的,更多能用起來,更多能讓他去感受和享受到這個園區提供的服務,它的擴展面會更廣,我們希望能達到這一點。
第二個是運營,我們通過數據的運營怎把握整個園區以及園區相關的資産運營狀況,怎麼更高效地把相關内容,以及數據資産等等通過數據運營起來,這里面需要一些數據運營能力,比如多模數據、多元數據融合等等。
第三是産業方面,我們認為今天通過我們的能力,包括第三方的能力,在産業園布局上,通過數據分析、公共數據,可以有一些指導性的意見,在一個區域里不同的細分領域里面,到底應該建什麼樣的園區或什麼樣功能的園區,可以跟整個區域的經濟作為互補,或者基于整個區域内或者整個片區内的産業布局,到底這個園區的重點放在哪幾點或者哪一點上,今天通過數據的分析能力或者服務能力是一定可以達到的,這個手段大家在産業設計的時候一定要用。今天騰訊能提供的能力,可能很多公司也能提供這個能力,這方面大家的思路要開闊一些,多用這些能力,反而在精準定位上可以幫助大家做很多事情。
最後一點是服務方面,建好之後怎麼服務好更多的客戶。服務一是園區内的,二是園區外的,甚至擴展到整個大灣區,這就需要讓更多人進入這個園區,更多的服務進園區,更多的業務落在園區,同時把園區的産業能力對外輻射。我們通過數字化一定是打造這個體繫。
最後才有模式創新。我們這麼多年看到很多客戶、産業都在想這個模式,但到底數字化運營決定你的模式是不是一個正确的模式,或者它輔助決策你這個模式是不是通過數據驗證的模式,今天大家可以看這個事情。
另外就是科技創新,我們今天所有的園區都是實體的,都是業務的,都是工業的,它一定不會脫離一個科技創新,它的附加場一定是科技創新,無論是新能源、雙碳還是文旅,一定是這個邏輯。
最後就是場景創新,我們怎麼通過實體企業挖掘場景的創新,我們認為整個園區三個方面的創新,經過數據或者數字化的能力是可以完全培養起來的。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今天能提供的内容,第一個是在園區的建設中,你如果要做産業升級、數據匯聚、能力提升,包括把多元的數據融合起來,同時在對園區内、園區外服務的時候,我們提供一些基礎的數據能力,你可以不必自建數據中心,可以用我們的分布式雲的能力,等到園區的客流、人流多起來,經濟起來之後,你再算一下你的成本,再考慮是不是要建數據中心。我們提供了分布式數據雲的能力,這樣我們跟一些夥伴聯合起來,把上面的SaaS服務、軟件服務、運營的服務一塊兒給園區提供,這是一個很好的模式,我們在一些園區里面已經用上了。
當然這里面還有很多場景,我不一一講了,可能你是一個自動駕駛的園區,可能你是一個工業制造的園區,可能是一個新型的旅遊園區,這都是可以的。
所有的園區也會用到AIGC能力,現在AIGC發展很快,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幹,園區要自建這個能力,投入成本太高,這一塊你完全可以依賴騰訊的能力,建設具有園區屬性的行業模型,因為你的優勢是你有産業數據、園區的數據能力,基于底層的通用模型建行業模型,而且你可以用調用的模式,所以今天騰訊的混元大模型可以幫你做這個事情。
我們還有一些專業人才,有調優、向量的工程師,今天來看還是很缺人的,大家都可以一起把這個事情做起來。還有很多場景,比如基于繪畫、基于物業、基于導引、知識庫管理的,這些都是通用的能力,都可以建立起來的,我相信在後續的産業園區運營的時候,一定會給大家提供更多的手段,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最後一點,基于數字孿生有很多場景可以做,今天舉一個雙碳的場景。孿生的場景可以疊加時間、空間、物理、圖片、軌迹,以及所有的道路,它就是未來的虛拟世界。數字孿生在未來大的環境下一定是要發展的一個方面,這里提到的所謂的空間數學科學、三維仿真、自動化空間圖譜,它就可以把園區變成一個數字孿生的園區,對外提供一些服務,今天它不局限于一個區域,可能整體就會對整個功能和模塊進行體現。
今天我就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從騰訊的角度怎麼看産業園區,怎麼通過數字化能力支撐發展。我最後想說,今天騰訊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我們還是希望跟更多的夥伴、政府、業主合作,把我們的一些特長能力發揮出來,比如我們今天有微信端的能力,有騰訊會議的能力,有一些計算的能力,跟大家一塊兒合作,為整個政府、産業、園區提供更好的服務,幫助這個行業做大做強做深。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胡鑫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