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發展的規劃,不管在哪個功能區還是行政區,都需要根據當地産業發展做好規劃和配合,有主導産業鍊,加一兩條輔助産業鍊。
本文為甯高風先生在2023大灣區産業論壇“全體大會”上發表的演講
甯高風(招商蛇口産業園區事業部園區運營中心總經理):各位嘉賓、各位專家,先作一個簡單自我介紹,我從2001年開始做房地産開發,從珠三角做到長三角,2016年開始轉型,2017年作為招商産業的負責人,親自做了蛇口網谷、意庫,包括蛇口的很多辦公樓的運營。
2018年又去負責南油集團,在前海有平方汽車産業園,在保稅港區做了幾個産業園。2020年受到上級組織的委派,去了黑龍江支持東北振興,在黑龍江哈爾濱自貿區管委會擔任副主任和松北區副區長,分管工信、科技以及對大灣區的招商。
今天談不上分享,就是跟大家探讨,更側重于政府的視角,特别是在政府做産業建設的視角,跟大家做一個探讨。
我在政府挂職了兩年,去年才回到招商蛇口。招商蛇口的情況跟大家知道的都差不多,我們就是以蛇口網谷、南海意庫和光明智慧城三個産品線在全國進行20多個城市的復制,也有兩個REITs,還有幾只産業基金,每年也能投幾十億。還有一些招商、運營、數字化的工作,這都是大同小異的。
下面進入今天的主題,準備不是太充分,僅供參考。
做産業園區跟政府捆綁很重要,如果在某地做産業園區能夠幫助地方政府落實上級戰略和講話精神,這是非常奏效的産業園區的做法。一般來自上級政府的文件在下面落實是最快的,如果我們在當地有産業園區的話就可以借勢。
這里有個例子,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報告有20來頁紙,基本上每頁都在講數字經濟,對數字經濟高度重視。在哈爾濱有一個深哈産業園,深哈産業園就抓住這個機會,跟政府一起謀劃,打造成黑龍江的數字經濟標杆園區,後來就成為省級數字經濟示範園區,在全省推廣,也作為深哈對口合作項目進行推廣。這個項目為它帶來很大的支持,有專屬政策的支持,包括省、市里面有好的企業來了都往這里推,對園區的招商和影響力起到非常明顯的助推作用。
另外一個就是重點産業的發展,這個勢頭也很重要。各省都會提出一些重點發展的産業,在當地打造一些特色主題的産業園區。如果抓住這個機會,對當地的産業園區樹立影響力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在這里也是舉一個例子,在全國發展工業大麻的只有兩個省,一個是雲南,有十幾家企業獲得了牌照,允許CBD的提取和應用。CBD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包括化妝品、藥物里面都可以用。黑龍江是第二個放開工業大麻的省份,並且在自貿區進行試點,要建立工業大麻的示範基地。
如果說我們做産業園的抓住了這個環節,從CBD的提取、研發、中試、精加工到應用層面,打造主題特色園區,形成産業生态,這時候就會出台一些相關的配套政策,打造和運營這個園區就可以深度的參與其中,並且跟政府共建。
因為政府也要政績,就會形成示範效應,並且可能成為當地的一個考察基地,上面領導都來你這里考察,因為這里就是示範,就是借助它主導産業發展。
還有産業發展的規劃。不管在哪個功能區還是行政區,都會對當地的産業發展做一個很好的規劃,有主導産業鍊,加一兩條輔助産業鍊。
當然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做産業招商,對産業定位並不清晰。而且沒有梳理出應該發展的優勢主導産業,這樣就有點混亂,所以很多地方為什麼現在招商並不成功就是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這個産業園區在當地進入主導産業發展規劃里面,就會在産業空間、産業鍊的培育計劃方面納入其中,可以跟政府進行共建,也會在共建的過程中有很多匹配的産業政策進來。
如果說你這個産業園區根本沒有進入政府的視線範圍,沒有在它的主導産業,或者說要培育、重點關注的産業鍊上,這個産業園就被邊緣化了,在當地很難成功。
另外一方面是科技創新,這也是國家重大的戰略轉型,這次科技部改組,把一些日常的事務都剝離到了工信部,比如高新區的建設和管理都到了工信部。科技部重點就是解決卡脖子技術、前沿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做一些突破,各地政府其實都有大量的科技資金。
這里舉了一個例子,某個區在2021年的科技資金是3900萬,政府不太會使用這些科技資金,都是撒胡攪面,這個企業補100萬,那個企業補50萬。而一個園區運營機構了解到相關的信息之後,承接了本區的“相約星期五”的定期産業服務活動,不僅獲得了資金補貼,還與當地政府部門保持聯動,同時與本區所有企業建立了緊密聯繫,在當地獲得了豐富資源,非常有利于在本地拓展並運營更多的産業園區。
還有就是功能區考核排名。這一點各區是非常重視的,比如經濟開發區,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有234家,屬于商務部管。國家級高新區是178家,原來屬于科技部下面的火炬中心管,現在整體被劃進工信部管,這400來家國家級開發區每年要進行全國的排名,要排出50強、100強進入荣譽榜,有些連年退步的就會被部委約談、通報批評。
如果在西部地區的高新區、經開區進入最後20名,第一年亮黃牌,第二年亮紅牌,第三年摘牌,對地方政府來說影響太大了。
所以也可以抓住這樣的機會,比如說我們在青島高新區有一個産業園,經開區有30個考核指標,對外開放30分、高質量發展20分、綠色發展15分,我們可以跟功能區管委會合作,幫它完成一些指標,讓它在考核的時候能多得一點分,排名能往前移一點。
還有産業轉移、招商活動,這是常規的工作,包括還有異地注冊。招商蛇口也跟很多地方政府合作,比如說我們在無錫跟地方政府合作成立輕資産運營公司,運營30多萬平米的園區,其實就是幫它進行招商,進行數字化轉型,做園區的專業運營服務。同時又在深圳搞一個飛地投資促進中心,我們也幫它運營。
還有就是産業鍊上下遊及配套服務。其實運營服務很多年前都在做,包括數字化,我記得2016、2017年的時候我們也在做智慧園區線上線下服務。那時候天安雲谷做得不錯,當時我們都去學習、參考。到今天為止,這個運營服務這麼多年也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推進,很多還是做表面文章。
另外就是同行業聯盟,目前大中小融通,助力企業成長,這個事情有很多公司在做,能夠開展産業鍊上下遊融通的活動。
在投資這一塊,跟政府也可以合作,我在哈爾濱也有操作比較成功的案例。可以把園區的企業組織起來,組團到對我們有意向的城市,去給地方賦能,做點貢獻。但是這個企業可能跟地方政府,包括政府下面的平台公司、教育機構、醫療機構有些業務的合作,也可以組團跟政府一起去要一些訂單。
當然,到地方政府那邊也可以交換一些他要的東西。比如把深圳的企業引到内地一個區域,可以跟當地政府要一點搬遷費、要點訂單,一家企業可能比較難談,但是一個園區的企業一起去談,還是有一些可能性的。
産業投資這件事情大家都在做,我不詳細講了。
做産業還要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核心資源,鍊接産業資源。這里有一個案例,我們在蛇口打造國際創新中心、成果轉化中心,把一些科學家引進過來,其中有一個哈工大的教授,他幫助梅嶺電源解決卡脖子的技術,梅嶺電源每年也會給他一些費用。
我們鍊接到這個教授之後,他把他的客戶梅嶺電源也帶到我們這邊落戶,所以高校和科教人士也可以幫我們鍊接很多企業資源。
産業生态這件事情就不說了,主要是為企業解決一些融資問題,提供一個背書。作為企業來說勢單力薄,如果有園區背書,可以讓它獲得一些東西,特别是在融資方面。
這是公共技術服務平台,這一點非常重要,特别是生物醫藥園區是很需要的,這對企業進駐來說是非常大的利好。
現在園區的收益模式很多,包括有撮合收益,還有為園區企業提供集采服務,這都是有收益的。包括快遞,現在很多辦公樓最後100米,快遞公司不能進駐,園區可以解決它最後100米的問題,跟快遞公司合作,這個收入也是不菲的。
最後就是運營的高低,這才是最高境界,園區運營企業不僅僅是做一個房東,有家公司給我比較大的啟發,這家公司以前是做醫療器械的,他把醫療器械賣給醫院,其實不是太好賣。
後來它進行了轉型,做園區運營,它把從事醫療方面的産業鍊上下遊企業集合起來,為一些醫療機構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它就不光是收租金了,從而獲得了豐厚收益,園區運營增值收益方面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啟發的。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甯高風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