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國企仍然是拿地主力,民企拿地情況是非常嚴重的,去年只有9%,今年到了30%,但是這30%里面很多都是地方性的小型民企,中型民企拿地的相對比較少的,其它的主體幾乎都沒有了。
2023博鰲房地産論壇·現場快訊:8月8日,2023博鰲房地産論壇在海南召開,會議主題為"突圍大變局"。
在演講中,金地集團副總裁、金地集團開發管理公司董事長、東南區域公司董事長郝一斌提到,拿地情況,具體數據背後還是有很多結構性變化的。“大家都講分化,我們具體看一下拿地區域分化。2021年一二線城市占了84%,三線城市只占16%,並且16%里面也有很多不是市場化的,有一些是城投托底。可以看到集中到了什麼程度,中國有2000多個城市,一二線城市無非就是30多個,現在2000多個城市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占比極低。”
再看投資,城市的分化是比較明顯的,杭州、上海、合肥的投資是比較穩定的,大灣區的投資是大幅萎縮的。京津冀占比還是比較大,剩下的都非常小了。
到底是誰在拿地呢?在2021年以前,民企的拿地是占70%到75%,去年國企占了53%,地方國資占了32%,這兩類占了85%。随着地方國資的彈藥耗盡,今年已經從32%下降到9%,國央企進一步擴張到了59%,但是有一個前提,這是在總量又下降30%的情況下,所以國央企的投資份額在繼續增高,但是總額並沒有增加。
“央國企仍然是拿地主力,民企拿地情況是非常嚴重的,去年只有9%,今年到了30%,但是這30%里面很多都是地方性的小型民企,中型民企拿地的相對比較少的,其它的主體幾乎都沒有了。”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劉滿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