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濟而言,房地産的确是復蘇關鍵之一。
(2023年6月11日)一季度取得良好開局後,4-5月多以來項經濟指標低于預期,市場對經濟的信心再度轉弱。從分項數據看,僅有社零、工增增速提高,固定資産投資三個分項基建、制造業和地産的投資增速均出現下行。
房地産銷售亦呈現出強相關性,貿易盈余增長、國内存款余額與貨币供應並未轉化成相應的貸款增長。
打通地産供求良性循環
央行數據中,4月住戶貸款減少241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255億元,中長期貸款減少1156億元,中長期貸款規模也是自2022年10月以來首次出現減少。
華泰證券固定收益團隊指,4月居民貸款同比多減2411億和4月地産表現一致。4月樓市行情轉淡,二手房成交熱度也有一定回落。進入二季度,積壓需求基本釋放完畢,居民觀望情緒加重,導致中長期貸款結束了同比多增。往後看,地産供求的良性循環能否打通仍是居民信貸能否回暖的關鍵。
從統計局數據看,四月單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5.5%,環比跌48%,銷售金額同比增長28%,環比下降39%。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6715萬平方米,銷售金額8373億元,同比分别增長8.1%和30.1%,環比則下跌48%和38%。
房企流動性問題仍待解
而在企業端,即便監管層推出“三支箭”等支持措施,但多數房企仍舊資金籌措不易,包括銀行“惜貸”等。因此,房地産開發資金仍然主要源自房企自營資金,即銷售收入。但目前面臨新房銷售不足境況,令房企流動性問題繼續難解。
世界著名評級機構穆迪于5月15日将中國房地産業展望從“負面”調整為“穩定”,料未來12個月中國房地産市場合約銷售額将會趨穩;此外,随着中國政府采取措施擴大開發商融資渠道,房地産行業的融資環境将會進一步改善。
穆迪認為,中國一二線城市将成為房地産銷售的領頭羊,庫存将降至歷史平均值附近,但三四線城市仍将面臨庫存壓力。
穆迪稱,中國政府決心穩定房地産市場並同時防範風險,采取的措施已拓寬了開發商的貸款、債券和股權融資渠道。由于投資者青睐信用質量更好的開發商,國企開發商和财務穩健的民營開發商将獲益更大,其銷售業績或優于同業。
房地産企穩與經濟復蘇的關鍵
如果全國合同銷售額在未來12個月内增長超過10%,量價齊升且持續增長;且在沒有政策支持的情況下,開發商在境内外都保持良好的融資渠道;以及随着時間的推移,監管環境變得更加有利——若滿足這些條件穆迪将考慮正面展望。
對經濟而言,房地産的确是復蘇關鍵之一。經濟學家洪灏指,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需要反思,也是繼續深化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簡單的說,不繼續大幅刺激房地産、而幫助其它部門修復這個政策選擇的本身就是結構性改革。
企穩和復蘇是萬衆期盼,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都必須繼續發揮各自的支柱性作用,那麼2023年經濟與房地産會有怎樣的機會與新發展之路?
8月7-10日,觀點機構将繼續在海南舉辦2023博鰲房地産論壇及繫列活動,博鰲地産發展大會是其中最為純粹、極具專業性的地産平台,這里有衆多重量級行業嘉賓,帶來一場思維碰撞、觀點交鋒的盛會。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陳玲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