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讨論會二:應用、場景與價值 | 觀點數字大會

观点网

2023-04-12 19:08

  • 未來,提高數據治理及應用的深度與廣度,将是各業态數字化先行者的重要任務,如何依托數字化作答“第二增長曲線”,也是企業的長期命題之一。

    主持嘉賓:

    橙蕉互動創始人曹玉文

    讨論嘉賓:

    綠城科技集團數智人居事業部、浙江慧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張行

    越秀服務集團數智發展中心副總經理周偉

    新合作商業常務副總經理馬交通

    高力國際中國區物業及資産管理服務科技事業部董事殷亮亮

    海陽集團-新BCM事業部副總經理李麗娜

    曹玉文:感謝主持人,也感謝大會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場景,剛才我們也聽了各位同仁,從大的環節去講了我們在應用領域數字化的一些發展方向,我們也知道地産在外界里看數字化程度比較低的行業,我們在各個環節怎麼去應用,目前行業碰到這麼大的困難,各個領域、各個企業有什麼樣的實踐經驗,今天我們讨論環節也分别請到了涉及到物業、商管、康養這樣一些不同領域的嘉賓,我們做一個相應的讨論。

    我們開始第一個分議題,剛才我們也聽到像復星在商業領域數字化的應用是非常成功的,無論對客戶的服務,體驗價值的提升,包括未來涉及到的在招商和客戶管理領域,怎麼去提供價值,第一位分享嘉賓想請來自長沙新合作的馬交通馬總,給大家分享一下他們在商業街區的數字化實踐經驗。咱們項目在您運營的過程中,尤其商家的賦能、用戶的管理,包括數字商街的實踐是怎麼來做的?

    馬交通:謝謝曹總,謝謝大家,首先介紹一下我來自長沙,新合作商管公司是屬于中國供銷集團旗下的企業,主要負責運營,我今天的第一感觸就是确實是今天收獲頗多,聽到了很多各個行業的頭部大佬在這里分享數字化,我在公司自認為數字化還是比較經驗豐富的,今天在這里是大開眼界,所以特别感謝各位的分享,我今天也學到了很多新領域的知識,回去希望對我們的街區運營會有更大的幫助。

    我們的産品可能跟前面幾位大佬分享的不太一樣,我們的産品主要是地下街區,是中國人防空間,是平戰結合的産品,是信息化比較健全的智能街區,出發點是考慮在我們的客戶痛點的需求,基于這個點,把整個大數據的匯集,包括客戶比較關心的地下的這種空間,空氣質量、溫度、濕度,包括安全,所有這些的,和城市治理來講,是小巫見大巫,但街區的數據運行控制以後,匯聚以後,對于我們街區的品質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和保證,對于客戶來講,投資是一個信息的前提,也就是這個産品有很大的投資保障。

    曹玉文:很好的改善了商街的環境。

    馬交通:一個改善,一個可以呈現出來,可以規範化,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就是我們在運營的過程中,發現我們的街區有一個先天性的優勢,雖然我們的城市級不太高,我們基本上都是在三四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它有天然的流量,我們平均一條街區它的客流基本上在三萬人左右。

    曹玉文:舉一些例子。

    馬交通:比如說在湖南的張家界、鳳凰,都是流量比較大的城市,像湖北的孝感古城,當然現在也涉及到了省會城市,像貴陽、開陽、遵義,現在我們已經在運行的有四十多個城市,基于這種天然的流量,這種客流,後來延伸出來了線上小程序、商城,主要圍繞着也是為街區的商戶賦能,剛剛曹總提到了如何賦能呢?首先他在跟我們合作開一家店,相當于兩個鋪,線上和線下同時可以進入,可以開始,而且線上主要是打開全時段,除了街區空間以外,全時段可以運營。另外我們的小程序今年應該也是剛剛起步,圍繞着四個闆塊在做,第一個就是海外購,因為我們有中國供銷農産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的歷史使命,所以我們打通了海外購,也就是境外商品。第二個就是國貨集,第三個就是本地淘,第四個就是會員享,這四個闆塊,今年呈現出來了為農産品上行,就是國貨集這個,還是非常活躍的,因為我們天生也有中國供銷供應鍊的支持,所以說對于商戶、街區和消費者是三方面的賦能,還是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數字化運營好處,從運營的本質上來講,還是得到了一些提升。

    曹玉文:主要線上流量的運營,從本地生活到海外都涉及到,線上的銷量怎麼樣?給商戶帶來了什麼樣的業績提升呢?

    馬交通:因為這個事情去年剛剛開始,從2022年看還是呈現出來了比較好的狀态,因為疫情期間也遇到了一些城市的風控、靜默,這種時候還能夠産生銷售,萬事開頭難,未來我們的憧憬願景還是比較美好的,一個就是要實現商鋪鋪鋪有直播,線上要很活躍,這個事情我們在前期跟商戶溝通的時候,商戶非常困惑的是他們在疫情期間也自己投了幾百萬,專門做直播,但是後面虧的血本無歸,通過我們整個平台來打造的這個,他們只是在我們平台上面的一個客戶,但是通過我們的運營非常穩定,對于他來講是一個保障,因為沒有太大的投入,這是一方面。另外一個我們的國貨集這一塊農産品,未來的願景是希望能夠實現在田間地頭直播,真正的農産品上行,在疫情期間也幫三農服務,也解決了很多的關于渠道的問題,通過我們的線上也解決了一繫列這樣的困難。

    曹玉文:好的,感謝馬總的分享。尤其這幾年疫情當下,商業涉及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怎麼把東西賣掉,除了提供最基礎的數字化平台之外,我們還要想辦法通過數字化手段運營,産生大量的流量,為商鋪提升銷售額。

    接着這個話題去延伸,這幾年企業的經營也是非常得困難,尤其是到了經濟壓力下行的情況下,大家的利潤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作為園區,尤其是一些大的園區管理商,也需要通過數字化的手段做更加精細的管理和服務,去賦能和提升企業的服務水平,接下來想請高力國際中國事業部的殷亮亮殷總,來聊一聊高力國際在智慧園區的實踐。

    殷亮亮:謝謝曹總,今天聽了很多嘉賓的發言,收獲頗豐,高力是外資的多元房地産服務和投資的公司,也是輕資産運營的公司,對于我們的客戶來說,就是我們的業主方,也就是您提到的園區業主方,園區入駐的就是我們的用戶,就是我們的企業,所以我們對于整個數字化産品定位的時候,其實和台下的AI合富劉總的觀點非常一致的,我們數字化産品規劃一定要為這些企業和業主做服務,並且我們的方向必須是要往前走,我們沒有太多的試錯成本,我們不是一家傳統的科技公司,我們還是做資産運營的公司,我們沒有大量的開發人員,我們更多的是和科技化的公司、大型的科技公司做合作,然後去醞釀出我們的産品。基于這塊,我們對于整個數字化産品的規劃就比較重要了,舉個例子,就是說我們在整個園區的業務里面,大家知道園區的特點是什麼呢,它是一個有固定載體空間的區域,我可能一百家企業入駐好了以後,就沒有多余的企業能夠入駐到,因為它的物理載體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在結合元宇宙,結合AI這一塊,我們就創造了一個模式,這個模式就是叫虛拟飛地的模式,這個園區里面可以再承載一百家小型的公司,他們是以元宇宙辦公的形式入駐到這個園區,同時給到這些業主稅收,包括企業入駐的權益。這樣的話就等于我們變相的去增加了整個園區業主的價值,所以我們其實是蠻想去看模式,而不是說單純從産品的角度去切入,這是我想抛出的觀點。

    第二塊針對于整個企業的服務産生的價值,我們會推廣和整個大環境、和數字中國和國家背景相關的雙碳ESG的概念,從三個維度把整個數字化的賦能做一個閉環。第一個就是通過E這個角度,就是環境的角度,我們會提供一些雙碳綠色認證服務,去賦能企業的節能減排,這是一部分我們資訊的服務。另外一部分我們可以提供給客戶什麼樣的服務呢?提供業主端的節能服務,因為認證到最後的落地,當中是有持續的雙碳減排過程,這個過程就需要通過一些數字化産品去做結合,比如說我們在一些物業的商辦里面用到的AI節能産品,通過AI算法,優化整個節能,包括用能側的,包括負荷側的,去用AI的算法做節能,基本上可以達到10%到15%的節能。第二從S的角度,我們是通過數字化的手段,去打造雙空間,一個空間是物理空間,物理空間是可以去分析整個物理空間的使用情況和人流的情況,第二個是虛拟空間,這個虛拟空間就是把人與人、企業和企業、集團和集團之間的連接建立起來了,好比A公司有自己的産業需求,B公司不知道,但是我們通過我們的平台,就把他們拉通到一起,所以我們S做的就是把入駐企業的産業去做這樣的結合,同時對于入駐企業來說就是有價值變現了。第三塊就是G,整個高力科技事業部也醞釀了快三年了,我們蠻重視這個業務,所以我們大量的資訊人員是可以給到企業一些,像戰略級的、服務級的、運營級的規劃和資訊,包括最終落地,我們通過緊跟國家戰略的ESG目標,去實現整個園區内企業的價值變現。我大概就分享這些。

    曹玉文:剛才聽殷總分享到很多非常有價值的信息,比如通過元宇宙去服務中小企業,這一塊我們想了解一下,我們能服務多少企業?通過這樣一些政策的利好,對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殷亮亮:這種模式我簡單介紹一下,園區内必須是要有一個共享的辦公空間的,這個是物理的空間,但空間不需要很大,因為有一些企業雖然是在線上辦公,但在接待客戶的同時,他需要到線下進行一些互動和會議,所以我們就通過園區的一些共享空間,給到企業這樣的服務,這是對他們的服務。第二塊對于一些線上的或者元宇宙的辦公企業有什麼好處呢?因為園區是看區域的,因為我在上海,上海的寶山和闵行,還有臨港,各個區域的稅收政策和對企業支持政策是不一樣的,我們這些企業雖然沒有物理的入駐到這個園區,但實際上他注冊在這個園區,如果産生一定的稅收,對這個區域有一些數字經濟貢獻的話,政府就會反哺這些企業,給到他一些稅收的退稅,包括周邊的人才公寓,包括可能的一些研發補貼,這些都是有的,所以從這兩方面,我覺得對于我們想要開拓這樣的模式,還是走得通的。

    曹玉文:好的,感謝殷總,這是非常好的模式,将政策和企業的需求能夠完美的對接起來。我們認為數字化最關鍵的一個,或者面最廣的還是涉及到物業服務,生活的方方面面,剛才大廠的朋友們也分享了很多的做法,我們想聽一聽越秀服務在數字治理、數字化營銷、智慧空間打造等方面,做出的一些實踐案例,這方面咱們有什麼好的經驗?

    周偉:先簡單介紹一下越秀服務,越秀服務是來自于廣州的一家物業企業,我們主要服務的業态以住宅為主,加上商業,還有TOD,還有城市服務,因此談到了對社區治理和城市服務相關的規劃,也是涵蓋在我們整個物業服務大物管範圍内的範疇,我們認為在社區治理和物業服務進一步數字化的轉型,和城市服務融合在一起,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首先就是物業企業自己本身能力的數字化轉型的變革,在我們越秀内,我們是從“十三五”階段就開始做了整體内部的數字化藍圖設計,我們有兩擎雙翼的發展目標,兩擎指的是數字化再加上智能化,作為兩個主要的引擎來驅動我們公司的業績發展,還有業務倒逼的變革和整體經營的提升。同時我們還會有雙翼,雙翼指的就是數字資産再加上流程管理,未來作為整個企業發展的平衡,助力平穩發展,在我們内部做數字化轉型有相對清晰的思路,奠定了企業内部做好數字化考慮好方向,有一脈相承的關繫。

    第一階段我們把企業内部的數字化工具能力構建好了以後,它在我們的物業,在小區大家能感受到物業服務的質量,很多能力上考慮到公司專不專業,或者能力強不強,通過使用你的APP,或者在你的小區里面感受到硬件,還有智慧服務的軟件+硬件配套的體繫,都能有比較軟性的認識,離不開在第一階段構建的中後台能力。尤其今天在杭州這個地方,也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我們業主和消費者權利意識是比較強的,這也會倒逼整個行業重新來思考物業服務的質量,對于我們轉化到數字化層面上來講,更多就要思考了,如何把我們對小區的,除了業主要服務好,另外很多小區成立了業委會,還有其他的自治組織,像居委會和街道等等,我們也研發了一些對應給居委會、業委會所使用的各種工具,第一階段還是以信息的協同為主,以前有很多共有收益,還有現場的通知、設施改造、重大修、物業服務等,這些信息有時候傳遞的不及時或者不全面的時候,往往會給業主産生偏差,認為物業公司服務沒有做到位,很多時候是信息沒有很好的宣傳出去,在這一部分在居委會和業委會協調方面進行考慮。我們和廣州市住建局進行了探索,對車輛的進出、空置的情況也共享出去,包括大屏顯示在一些路口那里,能告訴車主或者其他的市民,附近哪個小區是開放的,或者商場是開放的,里面有空置的停車場,讓大家更好的享受商業配套。到了第三階段,我們覺得要做進一步的融合,很大程度上就來自于城市政務繫統的應用和企業繫統的互通,很大程度上還是有孤島的問題,我們一直在解決孤島的問題,把更大的孤島要打通,要整個社會的協同效率、信息各方面的效率更高的話,後一部分來自于整個數字中國2025那邊,基礎設施、新基建方面的很多工作要做,這時候才能達到更大的融合和效率,我們是這麼思考的,謝謝。

    曹玉文:剛才我們也聽到周總通過數據的開放和共享,提高了資産的利用效率,同時也為業主提供了更高的服務,我們一直想了解一個問題,剛才像您提到的關于社區數據的問題,我們也講叫數據資産,目前大多像您說的處于數據孤島的階段,咱們做這樣的互聯互通,我們未來有什麼樣的一些規劃和方向?您是怎麼打算去利用這些數據資産?

    周偉:我簡單補充一下,上半段各個企業也都分享了,在精益化運營,包括在數據使用的方法論和思考,我們的方向是大差不差的,只是我們會有在運營體制方面的機制,我們知道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技術問題,背後是管理變革,包括業務的重構等等,所以我們運營機制也要同時搭配啟動起來,也要保障後端中後台能力上線,或者真正建成以後,持續的運營、持續的進化、叠代,真正滿足對前台各項業務的支撐,這一塊我們認為非常重要,因此在繫統的建設,前期會有各種的保障制度,從相關的運營指標監控,項目的質量都有監控,在下線環節也會定義具體的階段和指標,比如在後運營階段,會看里面數據的維度,還有覆蓋的增量指標,假設說我是一個客戶管理的後台繫統,或者是會員繫統,會定義它在里面所涵蓋的會員維度,然後數據的復用度,就是這個數據來到這個繫統,給其他繫統産生的復用價值有多高,這可以避免很多冗余的繫統再重新采集一次的事情,因此會考量數據的復用程度,盡可能能給其他的業務産生賦能和重復使用的價值,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把數據的維度要做好,只是現在會面臨一些難題,就是數據的健全和數據的邊界等等,這是比較大的難題,也是一直思考要解決的。

    曹玉文:謝謝周總,您很專業的,關于未來數據規劃做了解答。聊起社區,我們認為有一個未來非常大的問題,就是養老的問題,我們面臨老齡化社會腳步不斷地加快。養老離我們數字化比較遠,但也是大家在這方面做出非常多的努力,想請海陽集團的李總,聊一聊我們在數字化養老方面、康養方面做出的實踐,具體場景的應用。

    李麗娜: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就公司情況作個簡單介紹,海陽大健康是2004點開始做養老服務。最早是從居家養老開始,當時的一個通訊還是以電話為主的,我們通過電話,通過信息平台,打到老人家中,詢問老人的健康情況,我們是定期的。

    第二個階段發展的話,應該是從2010年開始,這個時候會借助物聯網設備,像一些傳感器類的,一些煙感、身體探測儀,看家中的老人是否有什麼迹象,我們很被動的知道老人在加重的情況。

    到了第三個階段,現在我們會在老人家中去安裝這樣一些智能化的設備,我們也是由原來的被動防禦到現在的主動感知,包括可以在家中去安裝一些智能床墊,我們可以進行老人的睡眠檢測,通過檢測的數據結果可以提前感知。

    第四個階段我覺得可能也是未來我們要去探讨的,包括現在整個技術的發展,包括AI,包括元宇宙等等,這個技術運用也是到老人最後的階段,比如場景的重現,老人最後的階段會特别懷舊,對之前的場景會有依賴,這個還沒有實踐,還是在探索階段,我們後續還是希望有機會把這樣一些技術應用到整個養老服務中。

    包括我們的繫統,也是由最初很單一的客戶管理繫統,僅是有老人的一些基礎信息,我們有老人的家庭信息,例如報警之後,第一時間知道老人在哪里,我們要進行處置,到現在的話,我們整個繫統也是有最基礎的CIM繫統過度到海陽智慧雲,包括現在海洋健康雲,健康雲中也是增加了老人的信息檔案,原來的健康信息檔案,這個老人的歷史病症信息會有,曾經什麼時候報警過,包括他的用藥情況等等。後續未來的話,我們更多的,都說養老和醫是離不開的,養老也是由原來單一的養老,現在變成了康養,一定要和健康,你有很好的身體狀況才有很好的晚年,現在業務模式也是由最早的很單一的養老服務,現在已經涵蓋了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機構里面有養護院,有自己的護理院,老人在不同的階段可以享受不同的服務,我們原來會說9073,就是90%的居家養老,7%社區,3%機構,在我們來解讀的話,還有另外一種解讀方法,就是人步入老年階段之後,90%的時間都是自我的養老,7%是通過醫養了,到最後3%的階段就需要完全的照護了,這也是為什麼海陽由最初的居家養老要跨界做醫養、做護理院等等,這是我們在逐步發展過程中,不光是利用技術,包括更多探索的是老人各個階段的需求。

    曹玉文:您剛才也提到健康數據,我們認為養老領域里面非常核心的就是關于健康數據的管理和應用,關于老人的健康我們通過數據記錄做了一些什麼樣的應用?産生了一些什麼樣的效果?

    李麗娜:我們最初産生的話,因為現在有機構了,最初是從老人的護理數據開始的,這個老人進入到我們機構,首先他要有他的體檢報告,進來之後,後續老人的身體,可以說他是每況愈下的,在我們機構只是一些基礎疾病幫他做一些救治,但老人的一些重大疾病還是要去專業的醫院,老人在去醫院之前,包括我們在疫情期間通過在線的會診、問診等等,醫生在幫他看病之前,是需要了解這個長者的一手數據,我們幫醫生節省了很多前置的工作,可以把數據直接傳給他。

    曹玉文:然後醫生根據這些數據做準确的判斷。

    李麗娜:是的,結合之前的信息檔案,這個判斷結果會更準确,減少前面的檢查,直接到救治階段。

    曹玉文:這樣一些數字化的管理和應用,給咱們帶來了什麼樣的價值?比如說空置率是不是下降了?或者說收支率提高了,或者說我們的營收有提高。

    李麗娜:說實話,數字化應用更多的也是長者的體驗,不光是他自己本身,對于他的家屬,家屬會覺得你這個機構和服務比我所想象的更到位,而且現在也推出了家屬端,家屬可以随時随地的掌握長者的情況,哪怕現在看不到我的家人,但我可以知道他目前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曹玉文:好的,感謝李總。剛才我們從各個場景、各個條口聊了數字化對于我們這個行業的具體場景應用,我們也發現這個領域有很多的問題,很多的企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人力,見效還是比較慢,有很多場景開發出來,我們發現在面對C端、面向客戶的服務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問題,比如說在日常生活中,物業做了各種精心的開發,但最後只用到了繳水電費,很多時候我們是按企業邏輯開發的,而不是按照客戶邏輯開發的。

    最後一個問題想讓來自慧享科技的張總聊一聊,咱們在泛地産開發領域中都有涉及,您也發現了行業中的問題,想請您聊一聊在這一塊咱們有一些什麼好的辦法?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

    張行:謝謝曹老師,最後一個問題也是一個最難回答的問題,是很多企業在做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大家面臨的通用問題。我們科技公司最早源于綠城服務集團的職能部門,服務于綠城集團的數字化建設,經過很多年之後集團要求我們成立一個科技集團,把我們的數字化能力進行産業化、商業化的過程。綠城服務集團在做職能數字化建設的過程中,這里面最大的痛點,就跟我們早期最早做數字化一樣的,我們的定位,就企業發展階段的認知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服務于物業行業,我們也在做大物業的數字化建設,很多企業認為上一套繫統就解決所有的問題,或者說我也碰到一些企業老總,他說我今年花兩三百萬,直接對標頭部的大公司,實現人家N年前能夠達到的能力結果,這是不現實的。

    剛才很多領導也都提到過,數字化轉型的本質實際上是企業核心價值活動整體再造的過程,不光是上一套繫統,很多時候還需要組織變革、流程變革,很多繫統性的問題,它是一個繫統工程,也是很復雜的工程。這個時候我們認為企業一定要認知當下到底是做信息化、數字化轉型,當前公司處于什麼樣的發展階段,我有什麼樣的人才基礎能做這些事情。也許在數字化的過程當中,像我們早期也淌過很坑,數字化建設的主導到底是技術部門,還是業務部門,我們有其他的嘉賓提過的,我們覺得是運營驅動,所以我們當時成立了一個部門叫COE,把技術專家、業務專家,業務專家有業務高管,也有基層的員工,他們來共同組成一個團隊,來執行我們的數字化建設,以及頂層設計,以及相應後續的價值評估,剛才你也提到了,很多企業做了很多的數字化繫統,用不好,成為負擔,最後老闆也沒有信心了,明年信息化預算就減少了,很多的時候我們是需要這樣的部門聯動來做這個事情,如果沒有這個部門,大部分的企業里面,技術部門和業務部門發展到後期就成為了對立面,這個繫統用不好到底是技術背鍋,還是業務背鍋,一般情況下都是技術背鍋。我們這些年來成立了這樣的組織,對企業的信息化執行也好、價值評估也好,還有技術選型的平衡,這里面有很多復雜的事情,很多時候一定要有這樣的部門,這樣的部門是很重要的。

    曹玉文:感謝張總,其實這個問題我不問大家也都知道,我們經常把一套繫統、一個數字化的工具當做靈丹妙藥,認為布上去就自然而然的發揮作用,實際上90%靠運營。我想請張總聊一聊,根據您的經驗,介紹一些成功的案例,有一些企業在數字化方面運營比較成功,當然這個可能和企業的認知有關繫,之前也聽到一位老總提到,使用太復雜,整個的業務人員,尤其是基層的業務人員根本不知道怎麼用,而且人員更換也比較頻繁,換了之後又很難再去适用,你有沒有相關保證這方面運營,有沒有經驗?

    張行:像我們綠城服務集團大家很多比較了解,除了基礎物業的部門,差不多現在管理全國三千個樓盤,業态也是比較豐富的,但里面畢竟也有一些共性,我們提煉出來項目流、客戶流、員工流、經營流,我們做的繫統有的是給C端用戶去用的,其實員工也是我們的客戶,也要保證員工的體驗,建一套繫統高管有高管的想法,中層有中層的想法,一線員工也有一線員工的想法,想法是不一樣的,我們成立了COE部門一定要讓基層員工參與進來,保證後續繫統持續運營很重要的基礎。剛才也聽到一個領導提到,我們現在在物業行業做數字化,不是上幾個APP,給業主架幾個橋梁就夠了,現在招人也難招,最重要的手段是提升運營的效率,不光是讓整個公司能夠運營效率提高,實際上繫統和繫統之間也有運營效率,這些年我們對這一塊也做了很多深入的探索,比如我們做了人事共享、本體共享,還有财務共享,很多領導說一上一套繫統就降本裁人,很多地方人都是缺編的,也降不了哪里去了,像我們做财務共享,把二級财務都取消掉了,分流到其他的流程里面去了,這就是再造的過程。

    曹玉文:感謝張總,一套數字化繫統所有的轉型本質上是體制的變革,這一塊我覺得是我們企業未來要真正去思考和解決發力的地方。數字化是一個很巨大的命題,也是一個我們作為地産人在當下的環境里面,非常艱難和非常漫長的探索過程,我們也相信通過各位同仁的努力,我們在各個環節的努力,我們一定會有好的産品、好的場景、好的模式出來,去推動我們這個行業更好的發展。

    其他嘉賓還有沒有要再發言的?我們第二個議題就分享這麼多,感謝各位,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