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並不是城市服務的專業服務商,而是數字化方面的專業服務商要解決的問題。企業由此而誕生,行業也正好踏入了這樣的風口期。
張磊(光合數智CIO):大家好,我是光合數智的張磊,今天聽到很多地産同仁講到了一個業務,叫做城市服務,我今天就想講一下城市服務的數字化。
第一個我想說一下什麼是城市服務?我們自己内部把它定義為以政府采購、公司聯營和民營企業聯合經營的,為城市空間載體提供城市公共運營服務以及社會民生服務,以及企業産業經營服務的一體化,我們做城市服務正好是地産行業正在轉型的新賽道,好像沒有人說,所以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專注在這一塊。
我們把城市服務分為三個方向,包括城市運行、城市管理、城市服務,我們稱之為城市運行服務管理平台。
傳統城市服務市場量級類似于一個大的市場,包含的不止是傳統的物業服務,還包括數字化的服務。現在城市服務的現狀主要有三大競争對手,第一是地産物業公司,第二是傳統的城市服務運營商,還有是環衛運營商等等。
我們認為我們所做的是一個2G的服務,城市服務的主體是政府,城市服務的數字化轉型是為政府服務為主。政府需求到底是什麼呢?我們看到有五個方向,作業指導、調度指揮、運營監控、綜合評價、公共服務,等等這一繫列的方向都存在一繫列的痛點。
數字化並不是城市服務的專業服務商,而是數字化方面的專業服務商要解決的問題。企業由此而誕生,行業也正好踏入了這樣的風口期。第一個可以看到,包括住建部去年頒布了要以一網統管為核心平台的城市建設規劃的標準方案,包括了數字中國國家戰略的發布,政府對數字化投入的支持力度在激情過後加大了,所以在這方面提供了這樣一繫列的服務,以及我們的目標和願景。
第一個是目前的城市服務包含多個業務闆塊,我們聚焦環衛闆塊,非常傳統,就是掃大街、環衛工人、城管、垃圾處理,還有綜合執法、危廢處理、水務處理,那我們數字化如何幫助這些傳統的企業實現數字化的升級和創新呢?我們還是有美好的願景呢,希望未來能夠穿着西裝操縱着無人駕駛車輛去進行整個産業運營,所以我們整體有一個目標就是設備設施的自動化、資源信息數智化、低端産業高端化。
我們為什麼能做這樣的事呢?我們並不是一家具有科技實力的公司,還是一家方案整合商,在下遊整合了智能化設備、移動運營商平台,以及雲服務基礎設施建造商。我們的優勢是一家具有行業應用實踐的科技運營公司、科技運營平台,結合我們的優勢,提出了5+1條産品線,以及六十多項核心技術能力,甚至專注在城市服務環衛場景下的一百多個服務場景。
舉幾個例子,第一個大家知道城市服務這個行業是從原來的地産牆内服務,延伸到公共物業的牆外服務,第一個就是街道清掃,這是一個場景,現在已經開始推廣智能清掃車,這是一個低速車輛運行的場景,對安全和國家的管控相對來說更容易推廣,所以我們正在推廣這樣的智能清掃車。
第二個是推廣佩戴智能手表,現在應用的場景有這麼幾類,一個是疫情期間,保潔員的核酸檢測,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第二為了保障産業鍊清掃人員的身體健康,有心率檢測、除顫儀等等。還有清掃車的司機安全,對打電話、抽煙等一繫列的場景,都可以自動識别。
另外一個就是攝像頭,剛剛提到了城市管理的方式已經逐漸從人管事轉變為機器和AI去管事,現在通過智能攝像頭能夠看到垃圾滿意場景,城市市場治安管理,消防防火防災智能識别管理,通過這些智能識别迅速下達指令到應急指揮中心,然後安排人員去清掃。
應用非常廣泛,我們就不多講了,但我想介紹一下另外一個案例,就是深圳。深圳是科技氛圍非常濃的一個城市,深圳也是我們在做智慧城市建設的落腳點,目標是先把深圳市場做透,未來要覆蓋全國其他城市市場。首先深圳市場的公務員水平,我們做2G服務更多的和公務員打交道,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城管局,他們的公務員水平決定了整個城市的創新,我們曾經在深圳看到一句話叫做深愛人才,圳在等你,整個城市環境造就了企業在深圳市場的業務拓展。
首先介紹一下城市服務也是分為不同平台的建設,包含了市級平台、區級平台和企業級平台,剛剛提到的一網統管平台,由深圳市專門成立了一家深圳市智城集團,2G服務整體企業的經營模式一定是領先政府半步走的方式,來提供我們的産品和服務。
圍繞深圳市政府的一網統管建設,去年已經完成了一期,非常簡單,我們接入了入口,這是城市雲管服務平台,大家可以看一下,可以看到包含了各個城市服務的入口,其中聚焦的就是在城管服務入口下的環衛服務入口,可以通過我們的平台看到人貨場三類資産的運行效率以及運行數據。
深圳一共有十個以上的行政區、九十個街道,我們只覆蓋了七個街道,每十秒産生一個交易數據,深智城一網統管平台接入七十個街道的時候,這個大數據平台将會有多大的價值,所以正在推廣二期,這也是住建部在推全國智慧一網統管平台最主要的目的。
另外再講一個場景就是垃圾分類,除了對人的管理,對車的管理,對場景的管理,我們總結為基于萬物互聯智能感知的設備,實現了作業驅動引擎的平台。基于這樣的核心技術,可以用在各種不同的城市服務場景,環衛只是其中一個,我們甚至還想到了綜合執法、水務處理、園林綠化,都是人力效能和工作流平台。
第二個想介紹一下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是城市政府比較重視的政績業務功能,今天通過參觀海康威視,也參觀了很多成熟的技術,目前垃圾分類的識别率不到90%,目前也是在一個試點階段構建了智能垃圾處理站,能夠通過人臉識别方式打開垃圾的艙門,讓用戶可以分成其他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及低成本垃圾,第一是個成本不高,第二個識别率還是不足,我們也希望随着AI技術的發展,這個技術盡快地提到真正的城市服務應用場景中來。
所以我們沒有做垃圾分類,做了一個垃圾全流程處置,我們知道垃圾的投放是從前端的投放到中端的中轉最後到末端的處置,我們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對全流程進行數字化的溯源,讓城市政府知道城市垃圾處理量,就可以知道居民生活水平,第二個可以進行精準化的垃圾處理,這個平台可以很快上線,目前在深圳市寶安區進行推廣。除了數據的追溯,還有視頻的追溯,以及整個流程的追溯。
除此以外再簡單介紹幾個場景,這個是公廁,真正的智慧公廁是将整個公廁的全域流程數字化,形成了體驗的智慧化、管理的智慧化以及環境的智慧化。相關的還做了公園綠化、樹木移植等等,總結來看我們公司提出了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台産品矩陣,如何把所有的智慧化科技整合在一起,我們有解決方案,整體出了三大中台平台,我們稱之為數據中台、業務中台和IOT物聯網中台。
第一個是為市民提供了很多的便民服務,第二個是為政府提供很多的服務,第三個是為企業提供很多的服務,並且提供了數字化大屏,在很多城市展廳,或者城市委辦局都有信息中心,或者監管中心,他們有一百平米的屏幕,要大三倍的監管實驗室,我們在大屏上可以真正實現一屏統管和一網統管。
最終我們並不是整個城市服務的一家科技公司、硬件公司和技術公司,未來的目標是一家城市服務的數據運營商,真正的核心價值,技術不是我們的,硬件不是我們的,AI算法也不是我們的,但我們是行業整合方,通過數據的采集挖掘和數據應用,為以後的城市服務提供更多的可能。
今天希望廣交各個生态企業的合作夥伴,希望在數字化經濟趨勢下,共同建造一個智慧城市,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張磊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