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演講 | 邱曉華:冬去春來,中國經濟站在新的轉折點

观点网

2023-03-22 15:58

  • 唯有迎接挑戰才能赢得機會,而今天我們正在挑戰中往前走。

    邱曉華(國家統計局原局長、陽光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非常荣幸又再次應觀點的邀請,來和大家匯報一下我對當下中國經濟的一些認識。

    我的題目正好跟今天會議的主題有點契合,“萬物生長”肯定是冬去春來才會萬物生長。用這個題目,主要是基于過去三年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從國家到企業到家庭,從實體經濟到虛體經濟,方方面面都遭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可以說這場來自自然界的災害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所幸的是,我們看到疫情終于在和我們說再見了,盡管病毒還沒有說再見,但是這一場疫情最痛苦的階段已經結束了,我們将迎來疫情之後經濟恢復的一個新時期,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冬去春來了。

    第二,過去幾年我們經歷了外部環境嚴峻的沖擊。外部環境的變局雖然沒有完全改變,還在深度的演化,但是至少有一點我們看到了,在這場變局中中國站穩了腳跟,而且變得更加自信、自強。因此我們也有理由說盡管外部環境還在演變,但是我們迎來了一個更好地應對外部環境方方面面的條件,有了一個更好的往前走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也是冬去春來。

    第三個層面,應該說過去幾年我們國家的政策起起落落,但是方向沒有錯,但在操作中确實有一些應當去注意,應當去改正的地方。

    比如說對待綠色産業的發展方面,在對待房地産産業的發展方面,對待平台經濟的發展方面,對待教培行業的發展方面,對待民營經濟的發展方面,在過去幾年都有這樣那樣值得我們總結的地方,而今天我們看到這些不足的地方正在受到重視,正在得到糾正。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也可以說政策正在由原來的影響經濟的穩定轉到支持經濟的穩定上面來,因此也可以說是冬去春來了。

    所以選擇了這樣一個題目,我想是基于這樣一個邏輯來和大家分享和匯報。

    我們回頭看看中國經濟的表現,第一肯定是要先看看外部變局下面的中國經濟。

    在這場變局中,中國成為矛盾的主要方面,無論是地緣政治格局的大調整,還是科技革命新時期的到來,中國都是這兩大變革中間的主要方面之一。

    從地緣政治格局調整來說,說到底就是中國與美國、與西方關繫的調整與變化,而今天看這種調整還在繼續,但是至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在這場調整中間有可能經過自己的努力提升核心競争力,從而赢得這場變局的值得期待的一個更好結果。

    在技術革命、産業革命中間,中國确實是和全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線,而且我們看到,盡管外部在這方面對中國施加了很多壓力,但是可以看到随着改革深化、政策完善,一個科技自立自強的大環境正在形成,一個促進新經濟發展的各種條件正在具備,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困難中中國這一輪的科技革命、産業革命也會取得一個更好的結果。

    因此,在世界百年變局之下的中國經濟,我們看到一方面是困難的,因為挑戰越來越多,不确定性越來越多。但另一方面也看到機會越來越多,因為唯有迎接挑戰才能赢得機會,而今天我們正在挑戰中往前走,這是第一個方面。

    第二轉型升級中的中國經濟。

    如果前者說的是外部環境變了,我們要有兩手準備,要在挑戰中去把握機遇,這一點回到轉型升級中的中國經濟,主要是基于中國經濟内在的發展條件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要從這一點去思考中國經濟,去研究中國經濟。

    1、中國的人口周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從人口的增長期轉到下降期,盡管下降目前還不能說是趨勢性的,但至少是一個轉折性的。

    因此,在人口出現下降的大環境下面,過去以人口增長作為一個參照性的政策體繫、經濟體繫都可能需要調整,都需要完善。從這一點來說,我們可以看到由于人口減少,老齡化社會到來,對國家勞動密集型産業的發展、對國家社會養老财政的負擔都會帶來巨大的挑戰。

    2、中國經濟以往的發展模式在今天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階段。以往的發展模式更多是一個以拼資源、拼消耗、拼環境為特征的粗放型的發展模式,而今天這條路已經走不下去了,我們需要改變。

    因此,在改變中間我們看到了經濟增長速度由一個快速逐漸減緩,轉為中低增長速度,而且這種速度的轉變比人們的預期還來得快,這也是我們要看到的。

    由于增速的變化,給政府、給企業、給家庭都帶來了許多新的矛盾,地方政府債台高築,企業負債率超過100%,家庭負債率超過40%,這一定意義都和經濟增速減緩是相關的。因此,在這個情況下面我們看到如何修復資産負債表,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中間是一個值得去改變的問題。

    3、消費升級和經濟升級對商品和服務的品質要求更高。我們在解決了溫飽、實現了全面小康之後,正在走向更加富裕的新階段,因此在這個階段消費者的角色和生産者的角色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在短缺年代生産者是上帝,而在今天相對寬裕的年代,消費者是上帝,消費者說了算。因此,在生産與消費的關繫方面也到了政策體繫和生産體繫需要進行重大改變的階段,如果我們不能适應這種變化,供給體繫就會出現問題,社會就業的問題就會更加突出,市場需求萎縮的問題就會更加突出,這是我們應當看到的。

    4、社會轉型也伴随着經濟的轉型接踵而至。我們知道,在解決了物質生活的基本短缺之後,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更高,因此對政府的職能、政府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應當由建設者轉到服務者,轉到市場的監督者,而不能繼續停留在建設者為主的角色上面。政府應該更多地向社會提供更好的公共産品,更好的公共服務,應當對市場秩序發揮更好地監督,這樣社會的轉型才能取得順利進展,社會穩定才有保證,要不然這方面的矛盾會越來越突出。

    因此,轉型升級中的中國經濟告訴我們的是,中國發展的條件變了,發展的方式變了,我們應當相應地改變。而今天,我們正處在改變的過程當中,改變的進程越快,我們取得的主動越強,改變的結果越好,我們發展的結果就越好。

    把眼光聚焦到當下,當下中國經濟,前面說了外部環境的變化,内在條件的變化,帶來的結果就是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比以前明顯增多,因此整個經濟的發展應當說經歷了一個深度調整的過程。

    這次調整之所以超出人們的預期,主要有這三方面的因素:

    1、就是疫情的沖擊加重了經濟調整的困難。不可否認,這三年新冠疫情的沖擊确實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2020年,中國經濟只增長2.2%,2021年在第一季度上比較好的恢復,增長到了8.2%,但是2022年中國經濟又受到疫情的沖擊,最終只實現了3%的增長結果。

    因此,這三年我們看到的是疫情時時刻刻都在影響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加重加深了轉型升級中外部更多的困難,我想從這一點來說疫情确實值得我們認真反思。

    根據我初步測算,去年中國經濟增長3%,至少有2個百分點是和疫情相關的,這是我們應當看到的第一點,就是疫情對中國經濟應當說是一個影響比較深的表現。

    2、政策調整下的中國經濟,這也是我們看到比較明顯的,突出的是前面講了平台經濟、地産經濟等方面的調整。

    政策的調整一度給中國經濟帶來了比較多的影響,如果說三重壓力(供給沖擊、需求收縮、預期轉弱)是有多種因素的話,我想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與政策的調整變化相關。

    由于政策的調整,帶來了供給在能源方面的短缺的沖擊;由于政策的調整,帶來了就業方面矛盾的突出、需求方面的壓力增大;由于政策的調整,帶來了投資者、生産者、消費者對未來預期的一些變化。

    從這個角度來說,政策的調整也是經濟調整超出預期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比如說房地産,在去年應該說經歷了至暗時刻,所有房地産指標的數字都是負數,這在中國房地産發展歷史上是沒有的,而這些之所以會有負數,就是與2021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産政策的調整密不可分。

    由于政策調整使得這個行業出現了流動性問題,出現了所謂的市場的問題,我想從這個角度來分析中國經濟,去年中國經濟增長3%也是由于地産的拖累所造成的,至少影響中國經濟将近1個百分點。

    如果沒有疫情的沖擊,沒有地産的拖累,2022年中國經濟可以完成或接近完成年初确立的5.5%預期目標。

    此外,不得不提到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去年出現的所謂的俄烏沖突,美元加息的強周期等因素影響,使得外部環境一方面是通脹高企,一方面是經濟收縮。另一方面,美元的加息又給許多國家匯率的穩定、資本的流向、商品市場的變化帶來了影響。

    過去三年,疫情的嚴重沖擊,一度大家認為外貿可能會受到很大影響,但是事實上在疫情沖擊下中國的外貿卻是一枝獨秀,這是因為2020年中國在疫情沖擊下比較快、比較短的時間里面控制了疫情,因此赢得了經濟比較快的修復和恢復,給整個國家的經濟提供了一個産業鍊、生産鍊方面穩定的支持,因而在世界遭遇疫情沖擊的情況下中國的外貿确實表現得相對強勁。

    但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的外貿确實出現了新的變化,那就是急劇下行,今年1-2月中國外貿出口還是負數,我想這就是外部因素造成的。不管怎麼說,短期的經濟這些因素都是應當關注的。

    好了,說說2023。

    2023年已經将近要過去一個季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得到的一個基本結論就是今年的中國經濟将好于、快于上年,這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為什麼這麼說?就是因為前面所說的諸多的對短期經濟造成沖擊的因素,在今年我們已經看到了改善和改進的前景。

    比如說新冠疫情的沖擊這個因素,今年影響将明顯地減弱,因此在我們可以有一個服務業的修復、消費的修復,這上面應該說會明顯的表現出來。

    又比如說房地産對經濟的沖擊,應當說最困難的時期也過去了,今年房地産盡管還很難說由負轉正,但是至少剛才幾位專家說的,1-2月份的數字表明房地産領域的數字下降的趨勢明顯地減緩,降幅明顯地縮小,這個趨勢已經出現了。

    因此,從全年來看房地産對中國經濟的拖累将明顯地減弱,這是第二個因素。

    第三從外部環境來講,俄烏沖突将從哪里發展還有待觀察,但是強美元的因素在今年我們至少已經看到了見頂轉折的變化前景。美元加息還在路上,但是加息的力度減弱,加息的周期縮短的這樣一個前景,已經在向我們走來,最多上半年還有2、3次的加息,下半年美元加息将可能停止,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周期。

    因此,從這一點來說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對中國經濟的因素也會趨于平穩,而不是更加明顯,這就是作出這樣一個基本判斷最表面的三個理由:疫情、地産和外部因素。

    從一個更長趨勢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的冬天過去了,春天已經來了。

    第一就是中國政治的穩定性已經越來越确定了。這是一個在不确定世界大範圍下最确定的因素,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選舉産生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標志着中國的政治周期進入了一個高度穩定的階段。而中國這樣一個特殊的國家,政治的穩定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尤為突出。因此,政治的穩定性加強一定會給中國經濟未來的走向提供一個更加多的正向支持。

    第二政策的明确。二十大已經明确提出從現在開始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務就是“兩個全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可以說全黨全國工作的重心将以現代化作為目標,政策的出發點、落腳點都将以這個作為最重要的參照性。

    同樣,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确告訴大家,就是在整個經濟工作中要把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放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實現整體經濟的全面好轉,就是實現國民經濟整體好轉。

    整體好轉主要標志:第一肯定是經濟增長速度要回歸到潛在增長力的區間,而當下中國經濟潛在增長力的水平就是5%-6%;第二個標志就是整個經濟方方面面,從生産到建設到消費到流通,各個環節都要由負轉正,實現正面的增長、正向的增長和良性的循環。

    從這兩個標志來看,今年年度的經濟政策也一定是向拼經濟傾斜。

    第三,從今年兩會精神來看,我們已經看到了以提信心、以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的政策信号。因此,在整個兩會中間,除了領導人的換屆、機構改革之外,跟經濟、民生相關的就是要提信心、高質量。

    從總書記到聽取江蘇代表團意見的講話來看,高質量作為一個關鍵詞,從“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改變”“兩個健康”“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等等表述來看,都意味着我們黨再一次端正了對待民營經濟方面一些社會上不正确的認識,所謂的一些噪音和雜音得到澄清。

    因此從“兩會”角度來看,财政政策要保持三個加力,第一支持的力度要加力,财政赤字率定為3%左右,比去年的2.8%提高了0.2個百分點。第二專項債的力度要加力;第三要基層下沉的力度要加力,那就意味着财政要加大對地方的轉移支持的力度。因此,從财政政策角度來看,積極的基調會更加的明顯。

    從貨币政策角度來看,要适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貨币政策将更多支持積極的财政政策,支持穩增長。

    我們看到的是準備金提早下調,看到前兩個月社融總量、信貸投放量的數字,都預示着貨币政策在今年上半年一定是要以服務于整體經濟的好轉,服從高質量發展這樣的一個主基調,這就是從政策面上來看。

    此外,我們不能不看到市場、轉型、動力三個方面:一方面市場去年擾動因素比較多的今年可能會逐步減少,因此使得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在都會有一個比去年表現好的前景。轉型,應該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上補短闆強基礎促循環的加速推進,對中國經濟的支撐力度會進一步表現出來。

    動力,應該說創新驅動、内需拉動,兩大動力将是今後中國經濟最主要的推動力。目前來看,科技創新的環境會更加的優化,體制機制創新的改革将進一步深化。

    從内需上看,對有效投資的支持的政策更加明确,對消費促進的政策更加明确。因此,從需求動力角度來說中國經濟的恢復也是有條件變得更好的,這就是我想和大家說的,中國經濟的春天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都會向我們走來。

    說到這里,也有必要再說幾句。春天,一方面是充滿着希望,萬物復蘇的季節,溫度是溫和地上升,這是它的一個特征;但另一方面春季又是一個多變的季節,因此春天在多變中間也有可能出現“倒春寒”這樣一些因素。

    我想,當下外部環境出現的一些銀行擾動,就是今天倒春寒的第一個黑天鵝事件,我們需要高度關注。

    此外,我們還需要關注的是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怎麼解決,需要關注房地産領域里面潛在的一些金融風險怎麼化解,這些都是在春天下面不能忽視的問題。因此,我們還需要做好應對春天中的一些不确定、一些可變的因素。

    當然,疫情也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因素,盡管最困難的階段過去了,但是畢竟病毒依然還在,因此我們還要做好與病毒長期為伍的準備,在各個方面做好應對的準備。

    總之,2022年經歷了風風雨雨,2023年風雨猶在,但是陽光也會出現。謝謝大家!

    撰文:邱曉華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政策

    宏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