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對代建業務線寄予厚望,住宅與城市配套業務集中度高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5-07-16 17:40

  • 市場壓力下,房企需要尋求新的業務以此來支持萎縮的銷售,不同賽道表現不盡相同。

    觀點指數 在7月3日觀點指數研究院發布的 《尋找業務機遇 | 2025二季度代建管理發展報告》中,我們發現,房企對于代建業務線寄予厚望,並找尋提升業務的方式。從不同賽道來看,住宅與城市配套業務集中度高,商業産業待提升。

    市場壓力下的選擇,企業找尋提升業務方式

    觀察房企或其旗下代建主體對于當下行業的研判可以發現,對于集團層面來說,“安全”、“穩定”是發展的關鍵詞,而對于代建自身來說多是“第二曲線”、“增長點”等表述。可見,房企對于代建業務線寄予厚望。

    最近幾年房企紮堆成立代建平台,在市場壓力下,其需要尋求新的業務以填補萎縮的銷售。

    期内,不少企業選擇合作的方式進行業務擴張,合作主體包括同行、地方政府或非房地産業态企業等。

    除此之外,為了獲取更多業務,部分代建企業實行合伙人制度。該制度能帶來一定的業務量,但是觀察近兩年的表現可以看到整體出現“先高後低”的特征。即開始實行時,代建企業大力宣傳,短時間内也增加了不少簽約量,但随着時間推移,該業務渠道帶來的新增長較少。不排除代建企業與合伙人本就只是零星的項目合作,未建立起長期的利益共同體。

    出于擴大業務的需要,不少企業選擇新拓其他區域,以找尋新的業務增長量。中原建業成功中標山東聊城市茌平區項目,實現首進山東。期内,中原建業在鄭州舉行集中簽約儀式,共計簽約合作9個項目,總計容面積65.26萬平方米。

    觀點指數認為,未來代建業務的鍊條切分會更為細致,供應鍊上的不同部分都可能成為代建業務獨立的部分,如研策、工程建設、設計、管理、數字化等。因而賽道的選擇也變得更為重要。

    據觀點指數觀察,住宅(含保障房)代建賽道集中度最高,代建企業大部分是房企繫旗下的代建平台,以代建住宅項目作為入局的首個賽道。

    據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期内綠城管理、潤地管理、金地管理、龍湖龍智造、招商建管、旭輝建管等企業獲取不少的住宅代建項目。

    根據觀點指數統計的數據顯示,1-5月前100房企實現累計權益銷售金額9405.18億元,同比下降約10.56%。商品住宅去化面臨較大的壓力,尤其體現在剛需盤上。而改善盤則有不一樣的行情,如期内上海幾個樓盤銷售去化幾乎當日售罄。對代建企業來說,改善商品住宅的代建需求是存在的。

    潤地管理成功中標廣州市番禺區新造二期等7個保障性住房項目的全過程項目管理服務。此次中標項目分布在廣州天河、海珠、白雲、番禺、荔灣五城區,總占地面積約234畝,總建築面積超過70萬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保障房和保租房是國家倡導建立的,補充滿足不同層次的住房需求。而這部分的代建業務量還未飽和。

    商業項目代建方面,主要包含酒店、辦公樓、商場等。商業項目非標要求多,需要不斷溝通和明确,時間成本較高。今年的消費均價有所下降,但是不少旅遊景區消費依舊火熱,文旅景區的增量項目或存在機會。

    商辦項目受到當下高空置率的影響,需求也許會放緩。而商場方面交易比較頻繁,不過企業正在做的動作是處置低效低線的場,這就給代建企業啟發,低線城市的商場代建需求是否旺盛。

    從代建企業近期拓展的商業項目來看,多以熱點城市為主,如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如遠洋建管中標上海臨港天宸商業項目,建築面積約2萬平米。天宸商業是周邊2公里内唯一的集中式商業,将以生活配套為核心功能,植入潮玩、夜經濟等臨港稀缺元素,服務周邊中高端社區組團及商務辦公樓宇,打造片區商業。

    另外,專業從事産業園區和物流園區項目的代建企業也較少。産業振興獲大力扶持,尤其對于一些産業集群的支持力度只增不減。産業配套設施的建設也會帶動其他業态的進駐。随着産業發展,人口流入,産業的集聚會推動住宅、商業、社區等配套的需求。這部分代建的可開發場景豐富。

    随着産業發展,人口流入,産業積聚地可以發展為特色小鎮,進而推動住宅、商業、社區等配套的需求。這部分的代建可開發的場景十分豐富,而首批參與産業園區活或物流園區代建的企業,可以積累經驗,為後續的配套開發管理奠定基礎。

    觀點指數觀察到,代建企業獲取的城市配套代建項目多以學校、醫院、場館等社會公共設施為主。

    招商建管成功簽約南山區桃源街道辦事處深圳大學城(西校區)提升改造工程示範段(代建)項目。該項目不限于道路、綠化、景觀、設施等方面的改造和升級,招標代建單位進行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和管理運營等。

    觀點指數認為,城市配套代建項目多數以地方代建企業為主,知名代建企業作為補充。城市配套中標評審條件會篩掉部分代建企業。有地地方會以代建企業在當地代建管理項目的多少作為指標評審。如果新進代建企業想要進入,唯一的辦法可能是選擇和其他企業合作。

    當然,随着市場化的深入,相信這些條件會有所改變,如考慮企業本身的項目,而不是局限于只是在當地。

    本文節選自《尋找業務機遇 | 2025二季度代建管理發展報告》
    閱讀報告全文請點擊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曾宇鵬    

    審校:陳朗洲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