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開股份:穩健财務底色,夯實多元發展之路

观点网

2025-06-13 09:57

  • 在堅守戰略定位的同時,首開股份始終緊扣時代發展需求,通過深挖資源潛力,有效探索契合首開特色的業務發展路徑,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觀點網 伴随房地産市場的止跌回穩,“好房子”成為今年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之一。

    這在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衆對美好居住生活的持續追求,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房企之間的競争正回歸到産品力的本質。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穩住樓市股市”首次被納入總體要求,並将推動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作為重點任務之一。報告還明确提出,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給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權……

    可以看出,房地産行業正邁入新的發展階段,過去依賴“高負債、高杠杆、高周轉”的傳統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而《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的“加快構建房地産發展新模式”,正是為房地産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新模式下,房企必須主動适應行業新變化,着力優化财務結構,創新拓展融資,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並在控制杠杆水平的同時,實現穩健的運營節奏和可持續的業務發展。

    财務安全底色,夯實發展根基

    事實上,2021年以來,伴随房企的接連出險以及融資政策收緊,全行業的融資環境持續惡化。相關數據表明,2022年,房企債券融資規模創下近六年新低,民企融資困境尤為突出。

    一方面,關于“保項目”還是“保主體”的争論始終未熄;另一方面,市場觀點普遍認為,當前政策對優質房企的直接支持仍有提升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擁有國資背景的房企,憑借信用背書及财務穩健等優勢,在融資環境惡化時展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其融資成本也普遍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以首開股份為例,該公司此前發布的2024年年度報告顯示,在報告期内繼續保持最高的AAA級企業主體評級。

    觀點新媒體查閱歷史公告發現,僅自2021年以來,首開股份的平均融資成本也在持續下降,由4.85%逐步下降至2022年的4.52%、2023年的4.26%、2024年的3.78%,綜合融資成本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實現以“更便宜”的錢為項目開發與資本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提供有力支撐。

    而憑借多年來的順利合作,首開股份也與國内主要銀行及多家金融機構建立了誠信、互利的長期合作伙伴關繫,貸款利率穩定、額度充足。

    顯然,盡管環境低迷,首開股份仍能夠憑借自身在市場上擁有的良好信譽,以及市屬國企背景的加持,堅守财務安全,保持暢通的融資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首開股份還擁有大量商辦、自持物業、棚改等持有型物業,依托經營性物業貸,首開股份能夠充分發揮這類優質資産的效用,獲取低成本資金,實現“高息換低息”的存量債務優化。就在2024年,首開股份實現55.9億元(全口徑)經營性物業貸款及城市更新貸款投放。

    這種“應融盡融”的策略既避免了盲目擴張,又通過“非標轉標”,持續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形成“流動性補充-債務結構優化-成本下降”的良性循環。

    與此同時,首開股份持續壓降有息負債規模,2021年及2022年,帶息負債規模降低109.56億元、121.54億元,2024年公司合並範圍内金融機構帶息負債較年初降低約97億元。

    持續強化低成本融資優勢、壓降有息負債規模、保持最高級别的企業主體評級……首開股份正穩步夯實财務安全防線。

    在2024年,住房城鄉建設部、金融監管總局指導各地建立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支持合規房地産項目進入“白名單”。“白名單”機制對房地産項目的開發建設情況,以及項目開發企業資質、信用、财務等情況實施嚴格審核。

    “白名單”項目管理也更加規範化、精細化,項目資金封閉管理、專款專用于項目建設等要求,不僅能有效防止貸款資金被違規挪用、保障銀行債權安全,同時也為構建更加科學、合理、可持續的房地産發展新模式奠定堅實基礎。

    首開股份作為首都國企,積極響應政策導向,推動“白名單”應納盡納,共獲授信超過93.33億元(全口徑)。

    2025年2月,北京成功發行一批地方政府債券,其中新增專項債券規模達462.9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土地儲備、園區基礎設施、環境整治、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

    具體而言,用于土地儲備的資金高達116.87億元,這也意味着北京打響重啟土儲專項債發行第一槍。這一消息,顯然也為深耕北京的首開股份帶來機會。

    除了以上在“開源”方面的動作,首開股份還同時進行内部“節流”。

    在2024年,通過強化成本全鍊條管控;加強造價單位集中管理,嚴控工程結算;升級拳頭産品等典型業态成本指標體繫,提煉推廣成功經驗,首開股份50個項目完成170項控本增效,實現降本6.76億元。

    過去這一年,房地産市場仍處于築底調整階段,房企普遍面臨不小的流動性壓力。為進一步提質增效,首開股份也在年内“對標市場、瘦身健體”,進行了空前力度的組織管理優化提升。

    年内完成總部組織機構調整,成功壓減3個機關部室,完成京内外19家二層級管理單位的整合重組,形成9個二層級大區平台和1個商管平台。實現二層級管理平台的職能定位、部門設置、定崗定編、流程及管控模式標準化。

    此外,首開股份2024年全年實現銷售費用10.04億元,管理費用10.38億元,同比分别下降21%、4%。

    伴随成本費用“實打實的”有效壓降,首開股份還收獲了相關荣譽。據悉,該公司成本管控獲“北京市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多元業務並進,勇擔城市復興

    作為首都國企,首開股份始終堅守“城市復興官”的戰略定位,積極投身城市建設與復興,並從經濟效益與社會公益相結合的角度利用資源,在棚改項目、住宅開發、城市商圈運營等方面打造了具有首開特色的城市更新作品,全力推動城市的有機更新與復興。

    在2024年,昌平首開LONG街入選“中國城市更新優秀案例”、“首都文明街巷”;房山熙悅天街·熙悅荟獲評2024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

    其中,首開LONG街是在2023年6月30日正式開業,該項目為首開股份參與城市更新建設的代表樣闆,位于昌平區回天地區中部的霍營街道。

    首開LONG街積極探索存量樓宇利用新路徑,從空間、商業及産業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更新,構建了完整的城市街景和生活方式,通過“更新一個項目”,成功“激活一片地區”,成為首開股份探索城市更新創新模式的試點。

    首開熙悅天街·熙悅荟項目則位于房山區長陽鎮,總建築面積約17.4萬平方米。主要包括“熙悅天街”與“熙悅荟”兩部分,于2023年4月啟動更新改造,拟打造集潮流商業、租賃住房、星級酒店等業态為一體的區域綜合性場所。

    項目立足房山區整體發展需要,以及良鄉大學城18萬+青年師生消費群體、6300+入駐企業的需求,實現商業、産業、居住、酒店、文旅等互補共赢發展,帶動區域活力提升。

    除此之外,立足城市發展前沿,首開股份還精心打造與運營了商業綜合體。2024年9月20日,由首開股份與華潤置地聯合打造的首開通州萬象匯正式開業。

    項目定位為“區域型一站式高品質購物中心”,集購物零售、精品超市、餐飲娛樂、文化創意、特色影城等業态于一體,是城市副中心核心區内唯一商業項目,在開業後迅速成為消費新地標。

    首開通州萬象匯總建面約14.8萬平方米,入駐260余家店鋪,憑借占比超50%的區域首店、高能級門店及定制門店,為通州發展注入新動能,成為商業新引擎。相關數據顯示,項目開業3個月客流量突破390萬人次。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房地産市場也正在涌現新的需求,為行業和企業帶來挑戰和增長點。

    首開股份積極響應中央“租售並舉”“租售同權”的居住發展戰略,在長租公寓領域,努力打造高品質居住空間。截至2024年,首開股份長租公寓自有品牌“首開樂尚”已在北京、杭州、福州三地布局10家開業項目,提供近7000套房源,出租運營穩定,綜合出租率達90%。

    通過在多個城市廣泛布局,首開不斷擴大市場覆蓋面,滿足不同地區租客需求,以較高出租率保障運營收益,為長租公寓業務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伴随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首開股份着力研究養老與地産結合的開發模式,通過“老舊樓宇改造”的城市更新方式,助力養老社區建設。作為融合式養老代表,首開寸草9家養老院整體入住率達82%。

    而上述提到的這些多元業務,不僅能夠貢獻持續穩定的經營性收入,還為首開股份的長遠發展注入新動能。

    顯而易見的是,在堅守戰略定位的同時,首開股份始終緊扣時代發展需求,順應内外部環境變化,主動擁抱變革,通過深挖資源潛力,有效探索契合首開特色的業務發展路徑,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潘玲宣    

    審校:劉滿桃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房地産

    公司

    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