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直擊 | 業務重組後首份年報 生成式AI能否助商湯扭虧

观点网

2024-03-27 01:26

  • 推動核心業務盈利在2024年提上了日程。

    觀點網 創始人去世、股東減持、機構做空、股價低迷……2023年的商湯科技似乎並未從行業飛速發展的歷史機遇中收獲好消息。

    3月26日晚間,商湯科技發布了2023年年度業績公告,這是該公司業務重組後的首份年報。

    從智慧商業、智慧生活、智能汽車、智慧城市四大闆塊以及國際業務,再到如今的生成式AI、傳統AI、智能汽車,商湯科技的業務重點及發展脈絡更顯清晰。

    這家“專注于視覺技術、賦能百業的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在技術創新與産業變革機遇下,圈定了未來的盈利方向。

    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過去一年财務的整體表現,似乎並未帶來太多驚喜。

    2023年,商湯科技全年營收34.06億元,同比下降約10.6%;毛利約為15億元,同比減少41%;年度虧損約64.95億元,同比擴大6.6%;毛利率為44.1%;EBITDA虧損收窄至54億元,同比下降2.2%。

    重組業務天平

    按照官方給出的解釋,生成式AI、傳統AI、智能汽車分别對應着提供生成式AI的模型訓練、微調及推理服務業務,傳統智慧城市、智慧商業與智慧生活的非生成式AI業務,以及原智能汽車業務。

    在新的業務闆塊分類下,商湯科技以生成式AI業務為重點發展方向,同時保持傳統AI業務及智能汽車的優勢,優化運營效率。

    顯然,在過去幾年持續的虧損下,商湯科技将把盈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年報顯示,商湯科技生成式AI闆塊收入達12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200%,占總收入比例超35%。這是商湯成立十年以來,以最快速度從無到有、超過10億收入體量的新業務。

    商湯向客戶提供了業界性能領先的AI基礎設施和模型服務,客戶模型訓練、微調和推理的需求都在爆發性增長。

    數據顯示,該業務中超過70%的客戶在過去12個月内是商湯的新客戶,而剩下30%的存量客戶的客單價也錄得了約50%的增速。

    典型客戶來自各行各業,比如三大運營商,招商銀行、海通證券等金融機構,京東、小米、閱文等頭部互聯網公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學術機構等。

    從商業角度來看,商湯正迎來越來越多的規模更大、戰略意義更深的客戶合作。截至目前,訂單金額超過千萬人民币的客戶數已達到數十家。日日新大模型賦能C端的調用量呈現出近120倍的增長。

    而這些,都可能成為商湯科技實現業績扭虧的有力武器。

    或許正因如此,商湯集團董事會執行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徐立認為,生成式AI對商湯來說已不僅僅是技術領域的變革性創新,更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

    由于生成式AI業務的快速增長,疊加對智慧城市業務的主動收縮,傳統AI業務占總收入的比重從2022年的81.9%下降至2023年的53.9%。其中,智慧城市的收入占比下降明顯,從約30%下降到了不到10%。

    在過去的一年中,傳統AI業務的核心目標是提高現金流質量。但該項業務的收入同比下降41.1%至18.38億元。

    商湯表示,傳統AI業務積累的客戶資源和場景運用,為生成式AI技術商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智能終端業務方面,賦能的手機數量已經超過了20億台。未來将促進傳統AI業務的穩健增長,提高現金流質量。

    智能汽車業務主要指的是商湯絕影。其戰略定位是依托商湯在大模型領域強大的基礎設施和研發能力,成為通用人工智能時代汽車智能化的核心供應商。

    2023年,智能汽車業務的收入由2022年的2.927億元上升31.1%至2023年的3.837億元元。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這兩大核心領域均實現了持續增長。

    在量産交付方面,智能汽車闆塊全年新增了129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63%。在經濟效益方面,智能座艙單車毛利潤增長了30%。

    至此,絕影已累計交付了195萬輛智能汽車,覆蓋了90多個車型,穩固了其在商業化量産進展上的行業領先地位。此外,新增超過1600萬台的定點訂單,並擴充了41款新的車型。

    2023年,商湯科技實現了包括廣汽埃安LX Plus、合衆哪吒S和廣汽昊鉑GT等車型的高速自動輔助導航駕駛(NOA)功能的量産,並且還在不斷推進更多車型的交付。

    據悉,商湯科技将在2024年實現城市NOA功能的量産,並期望在智能駕駛量産交付的速度上持續領跑國内市場。

    AI狂人學打經營算盤

    管理層于當日晚間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提到,“日日新”大模型5.0版本計劃于今年4月份發布,将全面對標GPT4-Turbo。

    從歷史版本更新的間隔時間來看,2023年4月,日日新1.0版本上線;2023年7、8月份,2.0版本和3.0版本快速叠代;2024年2月,4.0版本發布。

    據悉,版本持續升級優化,但目前的生成式AI模型能力遠未達到上限,日日新模型的能力每隔三個月就會顯著提升,從而在企業中的應用也會随之升級。

    目前,商湯的“日日新”大模型已在金融、醫療、Copilot助手、拟人交互、智能終端等關鍵領域确立了卓越的應用價值和領先地位。

    2024年,商湯将繼續追求保技術領先,並計劃進一步發揮“大裝置+大模型”的深度協同優勢,持續擴充算力規模、提升基礎設施和大模型的綜合服務能力。持續投入日日新模型體繫的叠代,讓模型能力保持業界領先。

    同時,商湯科技将致力于實現大模型推理效率提升的“摩爾定律”,通過雲+端結合等創新優化策略,讓模型推理成本迅速降低,從而打開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2023年,商湯科技大幅減少了各類可控運營成本,使得集團在毛利下降的前提下,實現EBITDA虧損的收窄。數據顯示,研發開支、銷售開支、行政開支分别同比下降13.7%、9.1%、3.6%。

    數據顯示,商湯過去幾年的研發開支逐年遞增,從2018年至2021年,研發開支分别為8.49億元、19.16億元、24.54億元和36.14億元,占當期總收入比重為45.9%、63.8%、71.3%和76.89%。

    2022年,商湯科技的研發開支進一步提升至40.14億元,同比增長11.07%,占當期總收入比重達105.38%,創近年新高。

    而在2023年,商湯科技研發開支有所回落,同比減少達13.65%至34.66億元,研發開支占當期總收入比重101.76%,仍保持高位。

    對此,商湯科技表示,主要是由于雇員福利開支減少,以及将GPU使用從第三方轉移到商湯自己的AIDC,致使服務器運營及雲服務費用減少。

    推動核心業務盈利也在2024年提上了日程。商湯表示,将繼續優化集團運營效率,采取包括孵化和分拆非核心業務在内的策略,集中資源于生成式AI業務以改善現金流和減少虧損。

    據統計,從2018年至2023年上半年,商湯科技累計虧損額高達469億元。如今,這一項數據繼續擴大至超530億元。

    無論是市場、投資者,還是企業自身,都更迫切希望扭虧的到來。但久候不至,商湯科技先一步等到的是大股東們的減持退場。

    最近一次的相關動态來自軟銀。軟銀集團于3月14日減持6177.2萬股商湯股票,每股平均價為0.9131港元,持股比例由7.06%降至6.82%。

    據不完全統計,這已經是軟銀集團年内的第四次減持。阿里也在去年中期清倉了商湯科技。

    這些動作也給商湯科技的股價帶來並不正面的影響。

    在當晚的業績說明會上,管理層回應股價長期低迷的相關問題時提到,股價表現有諸多原因,一方面是市場外部環境的影響,另外老股東的減持也反映到了股價上。從管理層的角度看,現有的股價是嚴重低估。

    2021年12月30日,商湯科技上市首日收盤報4.13港元/股,總市值約1375億港元。而截至3月26日收盤,商湯科技股價為0.78港元/股,總市值僅為261.06億港元。

    撰文:潘玲宣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科技

    港股

    業績

    AI

    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