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洲:我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創業?

观点网

2018-05-12 23:29

  • 余生有涯,歲月有期,在市場有需求、國家有需要、個人有力量的時候,勇敢地站出來,去打拼、去争取、去創造、去影響、去改變,無論勝敗,不負余生!

    昨天陽光一百中國控股發布公告确認了我辭去集團CEO離職創業的消息,當晚觀點地産新媒體記者問我是什麼時候有了這個具體打算的,我明确回答說是十九大。

    創業的熱情和夢想我一直有,之前的厚土就有過一輪文化地産運營商模式的創業。在房地産野蠻生長的那個年代,投機盛行、過河拆橋、不講規則、不按牌理出牌的市場環境,把我們這些講專業、講文化、講創新、有點書生氣的人搞得遍體鱗傷。拿不到好項目不用說了,把很難做的項目付出很多心血做好了,但是結果卻跟我們無關了。

    我的老師孫立平說“少洲是在一個最不适合理想主義的行業里堅持他的理想主義”。後來我已經有點心灰意冷,打算放棄和轉行,一度開始做起了天使投資,心想反正都是做天使,不如把自己的資源和能力拿去幫助有夢想的年輕人。

    2016年初來到陽光一百任職,實屬偶然,完全是因為感念易總的為人。在完全沒有任何工作業務往來的情況下,十年里,每年中秋節易總都讓秘書張妍往我家里送上一盒月餅和一瓶紅酒。所以我開玩笑說我欠了易總十盒月餅,不過是十年分十次送的。對我而言的珍貴,是其中有些年份,尤其在我第一次創業最低潮近乎遁世的時候,易總送的這一盒月餅,可能就是我那個中秋節所收到的唯一一份禮物!

    所以當2015年底易總開口說重慶喜馬拉雅項目銷售不好,難度很大,問我能不能過來幫忙操盤時,我非常簡單地就答應了(這跟我之前的做法完全不同)。重慶項目銷售局面打開之後,我又到了集團主持日常工作。

    我跟易總講過我是來幫忙的,任何時候公司或是我自己感覺到我對陽光一百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了,我就離開。兩年多下來,能做的我已經做了,重慶喜馬拉雅當年就扭轉頹勢成為熱銷樓盤,集團銷售過百億的歷史性門檻已經邁過,集團原來弱項的工程品質和物業管理兩大繫統已經發生了巨變,住宅快周轉、商業公寓強運營的思路已經确立,我最看重的經營合夥人制度已經全面展開。

    唯一沒有解決的是文旅類項目的銷售運營問題,我因此組建了文旅事業部,希望不要再用陸軍來幹空軍的事。現在我把希望寄托在新成立的文旅公司身上,一個能夠完全按照文旅度假産品特性和規律來配置資源和專業運營的模式。至此,我覺得我的使命完成了,我可以有新的選擇了。

    我過去二十多年的工作經歷,包括在萬科、在太合、在陽光一百,還有我第一次創業的時期,基本上都沒有太多的主動性,大多數時候都是被需要,被公司需要、被項目需要、被朋友需要、被合作夥伴需要,以至于有“救火隊長”的外号。

    如果用馮侖式的語言,就是類似于觀世音菩薩的工作模式,哪里出了問題了就去哪里解決一下,當然基本上還都解決得很好。我自己主動想做的事情,經常沒有機會做成。我的很多花費了巨大心血的作品,包括萬科星園、合肥和莊、北京灣等項目,都是在才有了一個精彩的開頭之後就被領導意志和股東意志給改了,我基本上沒有能夠體驗到最後成功的實現感,經常有一種壯志難酬的感覺。

    少數能夠赢得足夠時間完整實現的作品,包括上海萬科城市花園的海棠苑,北京萬科城市花園的丹桂園、百合園,大連金石灘唐風溫泉度假村,都能全線飄紅大獲全勝。

    最重要的當然是《萬科周刊》,這是我開始工作之後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想象自由創作的第一個作品,它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國企業界、經濟界所獲得的成功和巨大影響力,讓我的内心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我之後無數次地希望尋找相對自由的環境去創造作品再造奇迹、包括高度重視内容創造型業務的思維導向的形成,大約也與《萬科周刊》的經歷有關。當然還有我自己的孩子,他們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他們超預期的成長和優秀的表現大大鼓舞了我,讓我有了更加強烈的創作熱情。

    我認為一個真正優秀的社會就應該是由很多很多這樣的創作和作品組成的,不管它是出自精心的匠人還是忘我的大師。

    但是,這些都需要非常難得的環境和條件,包括大環境和小環境。這一點,我非常清楚。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打造一個有共同價值觀和文化理念的平台,按照新的理念和起點去創作,才能真正做出無愧于時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而這,就成為了我未完的夢想。

    夢想人人有,關鍵在于是不是有條件實現呢?正因此,我對十九大有很高的期待,我期待十九大解決好政治局面的穩定持續、社會制度的公平正義、社會風氣的健康陽光、經濟政策的開明開放,讓自覺自律、陽光健康、勤勞勇敢的人們,能夠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為真正實現美好生活的理想而奮鬥。

    十九大之後,出現了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形勢沒有人們原先認為的那麼簡單,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隐患和問題需要一個痛苦消化的時期,新的發展動能需要一個重新積累的過程,新的經濟政策和發展思路需要一個反復磨合、不斷調試的過程。而中美貿易戰,也給了中國經濟巨大的壓力和挑戰。資金面非常緊張,企業壓力重重,很多民營企業經營困難,不少人感到迷茫。

    何去何從?是蟄伏退縮,還是勇敢出擊?

    我辭職消息發布的當天,80歲的老父親專門打了電話過來表示關切。在我身邊的妻子,面對巨大的不确定性,言語中透露着擔憂。創業,首先就是要去面對巨大的不确定性、去承擔風險。

    實現夢想的前提是先去付出代價、承受沖擊。這一點我心里很清楚。二十多年的實戰經驗和資源積累,幾次起起落落的經驗教訓,我比任何時候都清醒、都成熟,包括看市場、也包括看自己。

    我做了足夠的思想準備和心理準備,但是,更多的依然是對未來強大的信心和信念!一種當仁不讓、舍我其誰、想要燃燒自己的豪情在我和我的團隊之中揮之不去!

    目前的中國經濟,處在諸多挑戰和壓力之下,需要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有識之士站出來,跟國家政府一起,共同去迎接挑戰、去化解壓力、去創造未來。中國的經濟,需要更多新的動能,需要更多積極有為的探索和創造。

    中國的房地産,需要找到更多突破瓶頸、化解僵局的新思路、新模式。人民群衆美好生活的實現,需要大量接地氣、善創新、能持續的案例和實踐。

    14億人口的大國,既需要英雄和領袖的正确導向,需要大人物大企業來做定海神針,也需要千千萬萬個小人物和創業者的奮鬥和奉獻!低潮的時候既存在種種的困難,也多了一份追求創新、追求突破的動力,孕育着産業和經濟新的希望!

    余生有涯,歲月有期,在市場有需求、國家有需要、個人有力量的時候,勇敢地站出來,去打拼、去争取、去創造、去影響、去改變,無論勝敗,不負余生!這就是我選擇這個時候去創業的原因,願與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勉!

    本文為林少洲先生在朋友圈所發

    撰文:林少洲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