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時評:開發商“欠稅門”與稅制缺陷

观点网

2014-01-03 03:10

  • 現行房産稅制上的一些缺陷與不足,需要在房地産稅制的改革中解決。

    馬躍成 2014年新年第一天,媒體報道了國家發改委一個官員的談話,這位官員稱,2014年将制定包括《房産稅法》等3部新法,其實這個消息也不算是爆炸性新聞,甚至沒有多大的新聞性,因為,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已經就稅制改革提出了比較具體的改革時間表。但是,這個消息,對有些人“房地産稅立法會導致房産稅擴圍流産”的謠言是致命一擊。房産稅擴圍喊了好幾年了,重慶上海試點可能也都玩膩了,但是繼續擴大試點總是遇到來自很多方面的障礙,有理論上的,也有法律上,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來自開發商方面的,畢竟房産稅對房地産投資的遏制作用明顯。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黃新華稱,現行房産稅制上的一些缺陷與不足,需要在房地産稅制的改革中解決。比如:不論産權人擁有多少房産,不論價值如何,都一律免稅,這未考慮納稅人稅負能力;一律按房産原值一定比例計稅,未考慮房地産價格變動因素。黃新華認為,現行稅制在房地産開發、轉讓環節稅負過重,導致商品房價格中含稅過高,房價降低空間減少。具體在稅種設計上存在重復征收的問題,開發商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不僅要繳納土地出讓金,還應繳納契稅,其必然在房價中反映出來,而開發商銷售房地産又要繳納營業稅,營業稅計征依據房地産銷售額。

    黃教授這段文字,把房産稅的必要性說的比較清楚,而這确實也是當前樓市亂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關于現行稅制的問題,其實也把房地産稅的問題交代清楚了。最近央視再次就萬科欠繳土地增值稅一事進行調查曝光,也是暴露出了房地産稅方面存在的問題。2013年11月份央視報道稱,多家公司調查的結果證明開發商欠繳的土地增值稅有3.8萬億之多。而當時,以任志強為代表的開發商曾計劃對央視進行起訴,任志強稱央視是“無知愚蠢”。央視《東方時空》在12月31日再曝光萬科四個項目欠稅40個億,萬科繼續發布公告進行否認。萬科公告稱,報道中涉及的四個項目均不屬于“應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的情況。

    任志強繼續力挺萬科稱,“央視将萬科當成欠稅的老虎痛打。我不知道萬科是否欠稅。但我從央視報道中看不出萬科是否欠稅。央視沒證明已具備納稅條件的樓盤未結算增值稅。也未證明未交增值稅的余額與這些應結算項目的關繫。”任總提出的這些很有道理,建議由審計局出面進行調查,央視做的只是媒體調查。央視記者沒有權利,對企業财務進行審查,從片子中看,即使是稅務部門也存在一定問題,對企業的稅收存在該清不清的責任問題。房子賣完好幾年了,居民都入住齊了,售樓處早已不知蹤影了。開發商竟然還說,不具備清繳條件。而稅務局的理由更是可笑,說開發商沒有提出清繳,所以稅務局才沒有清繳。這都是什麼邏輯嗎?看來不是邏輯問題,而是利益牽涉。

    就此事,多家上次被涉及的企業也作出回應稱,並無欠繳土地增值稅的情況,並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已反映在利潤表中。該計提部分未達到稅法規定的土地增值稅清算條件,尚未實際産生納稅義務。什麼履行納稅義務?就是要把稅款打到國庫里去,然後,這些款項可能會通過轉移支付、項目投資等方式用于民生、建設等發揮作用。但是,這些企業在回應中顯然已經清楚的說明了,這些稅款已經在企業的賬本上列出了,或者是在利潤中被扣除了。但是,企業的賬本列出來能和稅務局的賬本記進去一個樣嗎?誰不知道,幾十億、幾百億、上萬億的稅款,多年趴在企業的賬戶里,會為企業産生多大的效益?而如果進入國家的賬戶,又能為民生解決多少困難?難怪萬科說三年的利潤僅294億元,卻為國家貢獻了620億元的巨額稅收,難道說稅收也都是賬面上的?要不哪還有錢買地?

    在稅的問題上,中國企業沒有一個敢說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世界也一樣,這是有企業的性質決定的,企業與慈善機構的差别就在于此。只要查,肯定有問題。有的大,有的小。包括街頭賣包子、油條的早點攤。這樣的情況不奇怪,要正确對待,誰也不要太着急,有問題糾正就行,欠了稅的補上就成。非要把自己打扮成道德模範,往往就弄巧成拙。當然,我們也要看到這次欠稅門事件,反映出來其實主要不是開發商的道德、制度問題,也不是企業偷漏稅的問題。而主要是稅務局的問題。

    上次央視“欠稅3.8萬億”已經報道就在社會引起極大反響,事件在國稅局澄清說,責任在于央視誤讀造成之後,事件才逐漸平息。但是,在事後也有報道說,國稅總局官員後來回應稱,房企欠繳3.8萬億元土地增值稅部分材料來自國家稅務總局。也就是說,房企拖欠巨額土地增值稅絕不會是空穴來風。在這次調查中,央視報道中說“當地稅務主管部門並未要求企業清繳”,稅務部門的責任顯而易見。

    馬躍成 觀點地産新媒體專欄作者

    撰文:馬躍成    

    審校:劉滿桃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