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下,一線城市憑借産業集聚與人口流入優勢,租賃市場抗風險能力顯著。
觀點指數 在5月30日觀點指數研究院發布的《擴募新進展 | 2025年5月住房租賃發展報告》中,觀點指數認為,随着國家住房租賃政策的深化落實,租房市場機制逐步完善,進一步推動市場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政策層面,5月7日,據金融監管總局披露,2025年一季度住房租賃貸款快速增長,同比增幅為28%,政策實施效果初顯。
住房租賃市場在政策支持下加速發展,市場參與主體獲取資金的渠道更為順暢,能夠更好地開展租賃住房的建設、運營與管理工作。
随着住房租賃貸款規模的持續增長,預計未來市場上的租賃住房供應量将進一步提升,有助于緩解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壓力,推動構建“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金融支持上,期内央行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拓寬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使用範圍。這意味着更多符合條件的項目能夠獲得政策資金的支持,為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長租房等項目注入“強心針”,有助于盤活市場存量資源。
2025年4-5月中央及地方層面多維度發力,致力于推動住房租賃市場更加規範、健康、有序地發展。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
中央層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示範文本)》,從根本上對租賃市場的交易規則進行規範。新版合同強制明确租賃期限、支付方式、維修責任等12項基礎條款,並新增“特别提示”模塊,用于核驗出租人身份、房屋權屬及安全條件,還細化了優先承租權、代為清償權等專業術語解釋。
地方層面,據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期内成都、青島、廣東、浙江、成都等地以及京津冀區域圍繞租房權益保障維度,精準施策,致力于提升租客的居住穩定性、減輕租房經濟壓力、優化租賃市場環境。
舉例來說,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推動京津冀住房公積金協同發展相關工作》通知,自202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通知打破了以往職工僅能在京租賃住房才可申請提取北京住房公積金的限制,規定職工若租住津冀地區保障性租賃住房,可參照在京租賃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提取條件,申請提取公積金。以實際月租金作為每月提取限額,且不受月繳存額限制。這一政策的調整,對于在京津冀區域内跨城市工作、生活的租房群體而言,極大地減輕了租房資金壓力。
市場供給層面,廣東印發《廣東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提出穩妥推進城中村改造、老舊小區改造,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並支持城市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
住宅租金表現上,觀點指數篩選重點50城(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武漢等城市在内),監測其住宅平均租金的走勢情況。
數據來源:同花順,觀點指數整理
2025年4月,50城住宅平均租金單價為32.29元/平方米/月,環比微漲0.49%,同比下跌4.2%。
同期,重點50城租金環比變動區間在-3.76%到2.9%之間,其中54%的重點城市租金出現環比下跌;與此同時,50城租金同比變動區間為-9.33%到3.35%之間,且92%的重點城市租金同比下跌,租房市場長期的下行壓力依舊顯著。
北京、上海及深圳等核心一線城市住宅租金穩居前三,住宅租金單價分别為117.89元/平方米/月、103.51元/平方米/月以及96.5元/平方米/月。
值得一提的是,四個一線城市住宅租金環比均實現不同程度的上漲,漲幅區間為0.69%到2.75%不等,一線城市憑借強勁的經濟韌性與住房需求支撐,住宅租金表現仍具韌性。
由于市場上租賃住房供應相對充足,且宏觀經濟環境和人口流動等因素尚未出現根本性改變,市場活躍度難以大幅提升,區域分化也将持續,核心城市憑借經濟與需求優勢,租金有望維持穩定或溫和上漲,而部分非核心城市則仍需應對租金下行的壓力。
長期來看,随着國家住房租賃政策的深化落實,如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規範市場秩序、完善租賃權益保障等措施的持續推進,租房市場機制逐步完善,進一步推動市場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本文節選自《擴募新進展 | 2025年5月住房租賃發展報告》
閱讀報告全文請點擊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許偉英
審校:陳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