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剩流動性的危害

观点网

2007-08-23 19:15

  •   美國次級房貸危機爆發,全球股市劇烈震蕩,沒有人能夠預料,下一波沖擊會在哪里出現,對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無論這次危機的最終結局如何,人們已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過剩的流動性必然引起各種各樣的失衡,這些失衡遲早要得到糾正,而糾正的過程可能是痛苦的和代價慘重的。

      國際上的看法漸趨一致,美聯儲在"9·11"之後保持低利率政策的時間過長,驅使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尋找更高回報的投資品種,"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應運而生。另類投資包括次級房貸、對沖基金、房地産、新興市場、大宗商品、藝術收藏品等,在這類投資中,金融杠杆的使用不僅非常普遍,而且數額巨大,信用經過層層放大,成為過剩流動性的主要來源,流動性又推動另類資産的價格節節上升,造成虛假的繁荣。

      當次級房貸的問題暴露出來時,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紛紛收緊信貸,高杠杆操作的對沖基金難以為繼,不得不抛售手中的股票與債券,觸發證券市場的大幅下跌。對沖基金等金融機構的經營困難和倒閉,通過反向的杠杆作用,引發大規模的信用收縮,迫使各國央行緊急向金融體繫注入流動性。

      盡管對來源何處有着不同的觀點,中國流動性過剩已是無争議的共識。過剩流動性所到之處,經濟過熱,通脹惡化,房價飙升,股市瘋狂,金融資産的估值已超過了1989年日本泡沫期的巅峰水平。今天人們可以對"與泡共舞"津津樂道,可曾想到泡沫破滅對中國經濟和金融的傷害?日本的教訓可能因久遠而淡漠了,美國眼下正在發生的事情難道不值得警惕嗎?抑制過剩流動性,當務之急是緊縮銀根,大幅度提高利率,或者小幅但頻繁加息。無論何種方式,目的都是建立明确的市場預期。為了防止國内高利率吸引國際熱錢流入,加息的同時需要擴大人民币匯率浮動空間,大到足以降低人民币的升值預期。

      需要指出的是,緊縮性貨币政策只能抑制而不能消除過剩的流動性,為了消除過剩流動性,必須推進金融體制改革,突破以銀行主導的局面,開拓多種渠道分流資金。

    撰文:許小年    

    審校:0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