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 打造“老有優養”引領區

观点网

2025-07-10 09:33

  • 杭州未來五年民政工作将聚焦人口老齡化應對、社會救助網構建及福利機構轉型,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探索智能機器人應用,並通過“杭民星”智能體推動智慧治理體繫。

    觀點網訊:7月10日,杭州市政府新聞辦聯合杭州市民政局舉辦新聞發布會,會議明确未來五年杭州民政将繼續在服務民生保障上改革破題。

    一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打造“老有優養”引領區。加快健全覆蓋城鄉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貫通協調居家社區機構等三類養老服務形态、構建養老服務事業産業發展三方協同機制、強化有力有效的養老服務要素保障,到2030年末,養老服務網絡基本建成,基本養老服務供給不斷優化,服務能力水平顯著提升。探索智能機器人在養老服務中的應用,緩解一線養老護理員短缺壓力。積極推動“銀齡行動”拓面升級、落地見效,推動老年人協會規範化建設。為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提供“老有優養”市域範例。

    二是織密分層分類救助網,打造“弱有優扶”引領區。進一步拓寬社會救助覆蓋面,健全社會救助服務機制,瞄準服務類救助新形式,健全社會參與長效體繫。叠代升級“低收入人口動态監測幫扶”應用,設計開發社會救助對象分層分類AI大模型,強化低收入人口閉環式救助機制,形成服務類社會救助繫列規範標準,引導建立針對社會救助的慈善信托和專項基金,着力構建城鄉融合、分層分類、優質高效、溫暖共享的社會救助新格局。

    三是推動社會福利機構轉型升級,打造“溫暖優愛”引領區。健全完善兒童、殘疾人福利政策和關愛服務體繫,推進兒童福利機構“開門辦院”改革,推動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融入社會公共服務體繫,構建“繫統性、精準化、可持續”的普惠優質兒童福利事業發展格局。完善“1+1+N”殘疾人精康融合服務杭州模式,推進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改革發展,構建“市級專業托底、區縣責任明晰、财政高效協同”的特困人員中精神障礙患者保障體繫。

    四是完善“移風易俗”工作機制,打造“服務優享”引領區。提升婚姻登記服務水平,市域内婚姻登記機關實現5A全覆蓋,強化婚姻家庭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推進殡葬公益性改革,建設公益性集中守靈場所,打破殡葬服務區域壁壘,統籌調配全市殡葬設施、設備和人力資源。進一步降低殡葬服務收費標準,規範延伸服務項目收費,構建公開惠民、綠色文明、智慧高效的殡葬服務新模式,全面提升基本社會服務集成化、規範化、智慧化發展水平。

    五是創新事業産業互促機制,打造“産業優能”引領區。深入推進銀發經濟示範區建設,探索養老金融有序健康發展,積極開辟銀發消費新場景,持續激發銀發消費潛能,探索AI、具身智能在養老産業中的應用,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發展。促進“婚慶+産業”集聚化、標準化發展,深挖“甜蜜經濟”潛能。通過“鄉村著名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持續推動地名管理助力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民政事業與産業之間、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的良性互促格局。

    六是提升民政領域社會治理效能,打造“良善優治”引領區。加大慈善信托專項改革力度,建立完善社區慈善基金籌集管理使用機制,大力發展社區慈善、戰略慈善、品牌慈善,進一步推動慈善資源融入社會治理格局。深入開展社會組織規範化建設高質量發展八大行動,推動社會組織綜合監管機制提質增效,提升社會組織運管能力和服務能級。積極引導社會組織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打造具有競争力的服務品牌,加快建成“規範有序 充滿活力”的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體繫。争創“水庫移民+鄉村振興+共同富裕”融合發展示範案例,高質量推進移民管理服務工作,開創民政領域“多元共治”社會治理新格局。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楊曉敏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康養

    智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