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兵咸永道對香港 IPO市場持積極樂觀态度,展望IPO市場于2025 年下半年可繼續保持升勢,預測2025 全年将有90 至100家企業于香港上市,籌資金額可望超過2000億港元。資訊科技及電信服務、醫療和醫藥、以及零售、消費品及服務相關的行業闆塊将會是市場焦點。
觀點網 香港報道:羅兵咸永道香港指,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2025年上半年香港 IPO 市場共集資1,07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七倍,躍居全球首位,為近十年來同期第二高,並已超越2024年全年集資額。
回顧2025年上半年,香港共有44家新股上市,包括42家在主闆上市、1家 GEM轉至主闆(沒有集資)公司及1家De-SPAC,較2024上半年上升47%,主闆新股以零售、消費品及服務(34%)為主,其次為工業及材料與醫療和醫藥(各占23%)。
展望下半年,一向為香港IPO旺季,預期利好市場氣氛将延續。目前,已經遞交申請在香港上市的企業超過200家,涵蓋的企業來自不同行業,包括制造業、零售、消費品及服務等傳統行業,也有來自生物科技、醫療和醫藥、人工智能、資訊科技及電信服務等新經濟行業。大型A股龍頭企業、中概股及海外企業亦積極赴港集資。
羅兵咸永道香港資本市場服務合伙人梁令欣表示,盡管地緣政治及貿易關稅等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香港銀行體繫結余高企顯示市場資金充裕,為企業上市及集資提供有利條件。随着資金持續流入,香港 IPO 市場展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成為中國企業拓展業務與籌集資金的重要平台。
不少已于A股上市的大型企業,以及有一些企業計劃分拆中國業務來港上市。這不僅體現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更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地位。展望未來,市場充滿機遇,随着政策支持和流動性充足,該行預計今年的新股市場将迎來近四年來最活躍的募資潮。
港交所于2025年5月推出“科企專線”,為特專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上市前指引,有效協助企業籌備上市。這項創新舉措有助強化香港資本市場的創新企業生态,並提升其作為創新企業上市首選地的吸引力。生物技術與制藥産業受益顯著,截至2024年12月,港交所在第18C章下有3 家特專科技公司,在第18A 章下則有67家生物科技公司,到2025年6月,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量增至73家。人工智能、資訊科技和電信産業是另個主要的成長領域。長期來看,創新醫療保健和科技公司的比例将會進一步提高。“科企專線”聚焦早期成長企業,從而補充其在成熟産業的現有優勢。
羅兵咸永道對香港 IPO市場持積極樂觀态度,展望IPO市場于2025 年下半年可繼續保持升勢,預測2025 全年将有90 至100家企業于香港上市,籌資金額可望超過2000億港元。資訊科技及電信服務、醫療和醫藥、以及零售、消費品及服務相關的行業闆塊将會是市場焦點。
羅兵咸永道香港資本市場服務主管合伙人黃金錢表示,監管機構針對上市條例進行多項修訂,提供更有利于不同企業上市的舉措,優化審批流程,提升上市透明度與效率,吸引更多企業赴港。近期新股表現亮麗,進一步提升了投資者信心;整體資金流動性改善、估值水平回升,吸引更多企業透過香港資本市場上市集資,展現出香港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健發展。A+H股上市已經成為新趨勢,企業透過兩地上市,可充分利用兩地上市平台接觸不同投資者,滿足企業需求。我們預測 IPO集資額為2,000至2,200億港元,香港有望重奪IPO集資額全球第一。明年新股市場亦有望在多家大型新股上市的推動下持續活躍。
2025年上半年,A股IPO 市場共有51家企業成功完成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累計集資金額突破373億港元。與去年同期相比,IPO 數量增長16%,集資金額亦上升15%,上述積極态勢反映了監管機構在政策的支持以及監管效率的優化。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楊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