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來而空降董事會,或許意味着權力的正式交接已在不遠處。
觀點網 資本舞台燈光長明,當父輩年輕不再、卸下算盤,二代便走入了舞台中央。
地産二代接班早已不是新鮮話題,早在物業掀起上市潮前,已有不少地産二代悄然走入大衆視野。
不論是早兩年佳兆業美好的郭曉亭、弘陽服務的曾子熙、融信服務的歐國飛,物業不僅是“練兵場”,也是二代掌握權力的第一步。
這一次,二代上位的情節在國銳生活上演。
6月26日,國銳生活發布人事變動公告,魏純暹之子魏來而已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局副主席。
魏來而空降董事會,或許意味着權力的正式交接已在不遠處。
二代空降
1964年出生在北京,1985年畢業于北京建築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市規劃局,2001年創辦國銳地産,魏純暹在地産風口期闖蕩半生,到今年已經61歲了。
2014年2月,國銳地産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魏純暹任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
彈指一揮間,十年已過,魏純暹依然掌握着國銳集團航向的輪舵。但産業終究需要傳承,31歲的魏來而也需要一個站到台前的機會。
于是在今年6月,适逢國銳地産創辦二十四周年,魏來而空降國銳生活管理層。
魏來而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持有金融經濟學文學學士學位。從就讀經歷看,集海外名校、金融或管理學專業于一身,魏來而走的是二代上位經典路線。
雖說是空降,但魏來而也並不是完全沒有管理經驗的挂名“公子哥”。
據公告,魏來而在房地産行業擁有超過5年經驗,包括在國内、美國及英國從事項目投資和管理。
進入國銳生活的同時,魏來而還兼任着國銳生活兩家子公司Talented Chief Limited,以及East Pacific Properties LLC副總裁一職。
物聊社了解到,Talented Chief Limited或許是國銳集團在英國的投資平台,曾在2017年花費1.345億英鎊完成收購位于倫敦的物業Juxon House。East Pacific Properties LLC則是國銳位于美國的子公司。
國銳生活還表示,魏來而在物業收購、物業再融資及物業營運管理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結合魏來而的“海歸”身份,進入國銳生活之前,海外市場才是魏來而的“練兵場”。
從2015年開始,國銳便将發展重心和開拓重點放在海外市場,魏來而畢業後從英美公司入手了解自家産業,在當時或許也算深入一線積攢經驗。
與大多數地産二代投身物業練兵、父輩宣布退位不同,盡管魏來而在管理上擁有一定經驗,魏純暹卻沒有完全放手。
或許是為了更好地将兒子帶在身邊歷練,又或許歸因于國銳生活較為特殊的情況,魏純暹依舊是國銳生活的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魏來而上任執行董事與董事局副主席更像是給父親擔當副手。
魏純暹沒有完全放權的原因,或許還有國銳生活並非從地産公司拆分的上市平台,而是國銳地産本身。
換句話說,過去地産二代進入物業平台,大多是尋求一個跳闆,積累經驗後再上位最核心的地産公司。但魏來而則“一步到位”,在子公司歷練之後,直接進入到了國銳地産。
國銳往事
2001年辭去公職,魏純暹帶着16年規劃工作的經驗積累,以及對城市空間、建築藝術的理解創辦了國銳地産,並在三年後迎來首個高光時刻。
當時,三里屯太古里還是以迷醉出名的酒吧街。2003年,三里屯地區進行規劃,決定對三里屯街西側兩個地塊進行開發設計,接下這項任務的則是國銳旗下的國峰置業,之後國銳将其更名為三里屯Village。
2006年,太古地産與港威酒店合資聯營購買了這兩個地塊,國銳地産則負責三里屯village的開發與改造。
直至2013年4月,太古地産将三里屯village更名為“三里屯太古里”,並啟用新標識,才成為如今北京的標志性建築群之一。
三里屯village之後,魏純暹帶領着國銳地産還開發了國銳·金嵿、國銳·金長安、國銳·财滿街等作品。
有了標杆作品打響名聲,魏純暹開始籌謀上市事宜。在2014年2月,國銳地産在港交所有了名号,所走的路徑卻更像曲線上市。
打開國銳地産的官網,在公司資料一欄可以看到,公司上市日期標注為1973年2月9日,而那時的魏純暹還處在上小學的年紀。
事實上,上市平台是魏純暹買下來的。
在魏純暹入局之前,上市平台的名稱還是“建懋國際”,是澳門最早一批在香港上市的企業,主要股東是莊漢傑家族。
根據可查資料,莊漢傑曾将在80年代将位于澳門的葡京花園項目注入建懋國際,但進入2000年代,建懋國際股價反而沒有起色,才有了将建懋國際兩家聯營公司出售的想法。
而接下建懋國際的正是魏純暹。當時,魏純暹以3.96港元認購建懋國際3.96億股股份,相當于建懋國際已發行股本的300%。
2014年2月,收購事項完成,建懋國際也在兩個月後正式更名為國銳地産。
完成上市之後,魏純暹開始布局海外,主導投資英美核心資産,先後投資收購位于英國倫敦金融城的Juxon House、Boundary House,以及美國洛杉矶的2300 Wilshire、Culver City等項目。
但海外掘金的路並不好走,疫情襲向全球的同時,資本也在出逃。國銳地産在2021年1月挂出公告,以3096萬英鎊(約2.72億元人民币)的價格出售倫敦Boundary House。
這座曾為國銳地産帶來至少僅1億元收益的大樓,也帶走了國銳地産的高光時期。
自2017年開始,國銳地産便陷入了負債困局,出售倫敦Boundary House或也有出于自身降負債的考量.完成出售後,2021年錄得總負債約30.31億港元,資産負債率下降至43.96%。
但地産投資帶來的負擔一直困擾着國銳地産,業績停滞不前之下,魏純暹決定去地産化。
2023年8月,上市平台由“國銳地産”更名為“國銳生活”。雖然更名公告中並沒有提及主營業務變更,但隐藏開發商屬性的态度明顯。
目前,國銳生活的營收來自于物業管理、物業發展及投資兩個闆塊。其中物業管理通過2015年收購而來的北京澳西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開展。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國銳生活營收3.1億港元,同比下降12.18%;年内錄得虧損9.19億港元,同比下降810.85%。
而此時的國銳生活資産總額為54.23億港元,負債總額為32.91億元,資本流動比率為0.15,資産賭債率來到了110.7%。
此時進入國銳生活,對于魏來而而言,或許挑戰更多于歷練。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何欣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