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悅服務離摘牌還有15個月

观点网

2025-06-24 21:33

  • 新城悅服務並非首個因資金被挪用而陷入停牌危機的物業企業。

    觀點網 6月23日晚間,新城悅服務發布公告稱,于6月18日收到了港交所的復牌指引,並将繼續停牌直至另行通知為止。

    就復牌指引的内容而言,新城悅服務要努力補救的還有很多。

    一方面,新城悅服務需要對關聯方資金往來進行獨立法證調查,評估其對公司業務運營及财務狀況的影響、公布調查結果並采取相應的補救行動;

    另一方面,新城悅服務還需補上“難産”數月的2024年财務業績報告,並對公司管理層的誠信、能力及/或品格進行監管,另外還需通過内部監控審查以證明其遵守上市規則等。

    公告還提到,若新城悅服務未能于2026年9月30日前對導致其暫停買賣的問題作出補救、履行復牌指引及全面遵守上市規則,将被提議取消上市。

    面臨着取消上市的新城悅服務,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這般田地的?

    停牌往事

    時間軸拉回至3月19日,新城悅服務發布盈利警告,預計公司2024年将出現約7億元至9億元的淨虧損,給出的原因包括因市場因素及應收賬款回收情況導致的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增加、行業競争加劇導致的商譽和其他無形資産減值。

    盈利預警也只能代表企業片面數據,所以市場還是選擇将目光放在新城悅服務即将公布的全年業績報告。

    然而到了3月31日晚間,各港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業績報告鋪天蓋地,新城悅服務卻發出了延遲刊發2024年業績年報以及暫停買賣的公告。

    上述公告也披露了延發業績的原因:“由于公司發現與關聯方之間的資金往來,董事會已對該等關聯方資金往來啟動調查程序。此外,該等資金往來及調查結果尚需核數師進行更多審核程序。”

    翌日,新城悅服務正式進入停牌。直到5月13日,新城悅服務才發出補充公告,公布了此次事件的進一步調查結果。

    新城悅服務表示,通過調查,發現公司曾進行若幹屬于向關聯人士提供财務資助性質的資金往來,錄得最高未償還余額為8億元。同時也指出,這筆資金已全數償還。此外,還将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以查明與關聯方未披露的資金往來及其發生原因。

    直到目前,新城悅服務仍未就這筆8億元資金的發生原因進行進一步披露,市場方面也仍未獲悉其最新進展。

    與此同時,新城悅服務人事變動動作頻頻。其中,獨立非執行董事許新民的動态尤為引人注意。

    此前,新城悅服務曾于3月7日的公告指出,許新民因涉及彩生活及花樣年控股及其若幹董事或前任董事的公開譴責而受到關注。對此,許新民須完成18小時有關監管及法律議題的培訓,包括上市規則合規事宜。

    盡管公告一再聲明,此次事件並不影響徐新民擔任公司獨董等職務,但就在兩個月後的5月8日,新城悅服務宣布委任姜旭之為獨立非執行董事,並于同月15日公告徐新民辭去公司所有職務。

    盡管辭任理由為“欲投放更多時間在其個人事務”,但結合其過往動态,這一場人事變動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

    來到5月27日,新城悅服務又公布一則人事變動,首席财務官陳妮娜因“集團内部工作安排變動”辭去當前職務,轉而由劉穎潔接替首席财務官一職。

    前車之鑒

    實際上,新城悅服務並非首個因資金被挪用而陷入停牌危機的物業企業。

    時間回溯到2022年3月22日,恒大物業發布公告稱,在審核财報過程中發現134億元存款,為第三方提供的質押保證金,已被銀行強制執行。對于這筆失蹤的巨額存款,恒大物業也成立了獨立調查委員會,同時委聘專家對該質押保證進行調查。

    根據初步獨立調查結果,該質押具體涉及20億元的存單質押擔保、87億元的存單質押擔保及27億元的存單質押擔保,相關的貸款透過第三方(扣除費用後)劃轉回流至恒大集團,用作一般營運。

    公告還指出,上述資金的“回流”發生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期間,是基于當時恒大集團的資金需求,在有關高管的授意下安排通過第三方向中國恒大提供了資金。也就是說,在恒大物業上市伊始,就已經開始被關聯方暗中“吸血”了。

    這一結果出來後,參與相關質押擔保安排的6位高管均已辭職。

    停牌将近一年半的漫漫長路中,恒大物業最終達到復牌指引中的要求,于2023年8月3日成功復牌。

    無獨有偶,鑫苑服務也有過相似的遭遇。

    2022年11月15日,鑫苑服務公布一則公告,披露4.02億定期存款被質押用作鑫苑地産的一間子公司以及若幹並非集團旗下公司的貸款融資的抵押品,且該事項是于現任管理層不知情及未經同意下進行的。

    次年4月17日,鑫苑服務就抵押事項産生的争議,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交針對鑫苑置業的仲裁,要求收回該公司就抵押事項而蒙受的任何損失及/或損害,費用合計約4.05億元。

    盡管鑫苑置業因連年虧損、債務屢屢違約等狀況無法償還欠款,但最終還是以以資抵債的方式,将多個附屬公司的股權及多個會所的經營權轉讓給鑫苑服務,以償付這4億債款,也使得鑫苑服務離復牌又近了一步。

    回看新城悅服務的停牌之路,多多少少與恒大物業及鑫苑服務等物企“同病相憐”。

    對此,有市場人士預測,新城悅服務此次挪用資金事件的關聯方為新城控股。若事實确實如此,那麼這又将為物業企業的關聯業務及管理合規性拉響警報。

    最終,新城悅服務能否像恒大物業和鑫苑服務一樣,順利走出停牌困境,還需要看其能否達到港交所提議的復牌指引等要求。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莫璟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物業服務

    港股

    公司

    新城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