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翔與觀點面對面:轉型後的凱德,“Seize the day!”

观点网

2022-08-03 15:05

  • “帶領凱德投資(中國)往前走,我個人的信念是一定要seize the day,因為這個窗口期非常重要。”潘子翔多次強調。

    編者按:在創造中尋求解決之道,從2022年開始,一個“新的行業”正在成型。

    當前,世界與中國迎來百年未有之變局,面對世紀疫情、全球化退潮、經濟下行、地緣沖突與能源危機等不确定性,困難與考驗前所未有。

    此時,整體經濟及各行各業都進入了新的周期,房地産及由此衍生的全新生态體繫,要用最積極的态度,給今天的行業及相關産業重新定位,並尋求破解之道。

    作為有着數十年市場化發展深厚積澱的龐大産業,作為穩住經濟的重要抓手,在新的周期,中國地産行業的企業領袖和精英們,如何創造新的未來?

    值此艱難時期,“2022博鰲房地産論壇”将繼續如期召開,觀點新媒體一如既往邀約中國地産商業領袖及新生代地産人,傳遞信心與勇氣,講述他們的故事和思想。

    觀點網 這是潘子翔執掌凱德投資(中國)的第二年。

    在凱德歷任多個重要管理職務,到如今的凱德投資(中國)首席執行官,每肩負起一個新的角色,就意味着潘子翔要比以往更加忙碌,但即便如此,他依舊樂此不疲。

    與潘子翔的訪談安排在六月最後一個早晨,受疫情阻滞,唯有通過互聯網訊号來交流。

    自2003年開始跟進中國項目,2012年起常駐中國,潘子翔表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這次親身經歷了上海的疫情。”

    2022年3月,疫情反撲上海,城市進入封控階段,居家隔離成為常态。有人抱怨,有人感傷,但也有人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

    “我的腦子里就一個概念,不要把它當作是一個壞事情,往好的方向想,不能出去,那就多運動吧,45天時間我瘦了12斤,身體也比較健康了。”

    “業務方面,跟很多企業一樣,肯定受到了很大影響。但有了之前武漢的經驗,我們從一開始就着手做長期準備,把租戶放在首位。這次也苦了我們的員工,為了維護好物業,很多員工就地住在項目上。總的來說,這次我們還是抱着正面的态度,相信市場很快就會恢復。”

    樂觀和積極是潘子翔一貫的風格,他總能看到事情背後潛藏的機遇。在他的觀念中,對待任何一件事情,首先不要只想着困難,換個角度看有什麼機會,然後努力從中創造價值。

    人是這樣,企業更是如此。

    “信心不變,更要保持韌性”

    2021年以來,中國房地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調整,爆雷、違約、躺平成了這個時期最刺眼的關鍵詞。

    進入2022年,房地産“救市潮”在全國鋪開,截至六月末,各地區出台的“托底”政策多達500余次,但市場依舊艱難。

    面對行業的巨大變革與不确定性,潘子翔表示,盡管“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但這個行業還是很重要的,始終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撐。不過行業的增長模式會改變,增速、利潤率肯定有變化,這是跟周期挂鈎的,沒有一個趨勢是永遠往一個方向的。從長遠視角看,這個調整也是必要的。

    問及未來投資計劃,他給出了堅定的答案,“凱德一直是看長線的,堅持長期主義的投資觀,我們對中國仍然充滿信心。”

    不過他亦強調,企業要順應時代去調整自己,畢竟,“任何一個行業都是有周期的,無論是政策角度還是突然間殺出一個黑天鵝。以前做計劃都是五年,現在基本上每三年市場就會發生變化。企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韌性,必須要随機應變。”

    在市場信心普遍缺失的當下,潘子翔卻看到了不一樣的機會。在他看來,在這一輪的市場調整下,有很多吸引人的投資機會,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窗口期,凱德要抓住這個機會。

    “Carpe Diem!”

    潘子翔解釋:“簡單講就是Seize the day。做好準備,一定要抓住機遇,這是我從小到大的一種人生的理念。”

    言語間,他微微點頭,目光堅毅而自信。

    “帶領凱德中國往前走,我個人的信念就是一定要seize the day,因為這個窗口期非常重要。”潘子翔再次強調。

    的确,在我們的印象中,潘子翔是個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人,他的思維活躍,行動能力也很強。比如近兩年NFT等新概念火熱,他曾跟兒女說:“如果再搞不懂NFT、元宇宙,就要落伍了。”

    “懂中國,是凱德最大的優勢”

    面對時代和市場的變化,凱德也在改變,轉型輕資産。

    “凱德去年3月宣布重組,當初謀劃這個轉型,用了多長時間?”對于凱德始終快市場一步的前瞻性,我們也非常希望找到答案。

    潘子翔告訴我們,轉型是凱德内部一直在揣摩和考量的事情。

    “我們一直在思考,在業務發展順利的時候,就要考慮這個(成功)可持續嗎?如果不可持續,就要未雨綢缪,去思考其它可能性,然後在正确的時點,做出正确的反應或者調整,去年恰好是這個正确的時候。”

    “一直以來,我們希望确保凱德不要成為柯達,不要突然間被市場淘汰。”

    轉型後,凱德投資成為房地産投資管理公司,但外有一些國際巨頭,内有許多開發商轉向資管。凱德投資與它們的差異性和優勢在哪里?

    “我們非常懂中國,這是凱德最大的優勢。”潘子翔如是說。

    他解釋說,對于境外機構而言,凱德有屬地化優勢,非常懂中國,因為凱德紮紮實實地在中國深耕了近30年。很多時候境外投資人不了解中國,或者說缺乏客觀、正确的信息來源,而凱德能夠把中國市場的真實情況介紹給他們,加強他們對中國的信心。“我們扮演的這個渠道作用越來越重要。”

    “凱德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懂中國、可信賴的合作夥伴。”

    對境内同仁而言,凱德又有着典型的外企標簽,在運營管理、風險管理方面有一套嚴謹的體繫,不會太激進,追求長期可持續發展。

    重組至今近一年,如果要給凱德的表現打個分,你會打多少分?

    “我會打120分”, 潘子翔笑言。

    潘子翔很健談,與他的對話如同打乒乓球一般,快發快回,他直率的回答也不時逗笑采訪間的人。

    雖然是個玩笑,但從重組後的業務表現看,凱德無疑達成了其設定的目標。

    “凱德投資去年9月20号上市,到現在短短的八九個月,股價上升了差不多30%,這就證明市場是認可我們轉型的。”

    凱德投資上市後交出的首份财報表現亮眼,2021年實現稅後淨利潤13.5億新元,營運淨利潤為4.97億新元,同比增長12.2%,現金淨利較2020年增長了一倍,達到11.13億新元,收入同比增長15.6%,達到22.93億新元。

    對此,潘子翔表示:“因為轉型給了我們正确的運營模式。”

    據他介紹,凱德投資的業務模式,以費用收益業務和房地産投資業務為兩大核心平台,通過基金管理、旅宿管理和資本管理三大驅動力支持其規模增長。

    “我們也引入了很多投資和基金管理方面的優秀人才的專家,去繼續追加和強化我們的能力,進一步擴大我們的基金管理業務。”

    據觀點新媒體了解,凱德集團業務重組之後,形成凱德投資和凱德地産兩個實體,前者成為上市房地産投資管理公司,後者則私有化,成為凱德集團旗下的地産開發業務分支。

    不過,即便劃分成為兩個公司,凱德仍然保持了“一個凱德”的打法。

    潘子翔介紹到,CLI(凱德投資)和CLD(凱德地産)之間的協同效應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人才、品牌共享,還是橫跨投資、運營及開發的專業能力、協同交易機會,兩個平台是優勢互補的。

    “重要的是,凱德地産可以通過孵化資産儲備,為凱德投資構建資産管道,這也是一種很巧妙的閉環。通過凱德生态體繫,為不同階段的項目匹配不同的資本,能夠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提高資本效率,規模當然也會随之做大。”

    “醞釀新賽道,是順應發展趨勢”

    重組後,集團也給潘子翔下達了一個“嚴峻”任務——三年内要将中國的資産管理規模(AUM)翻倍。

    去年采訪時,他曾說,“這個目標很有挑戰性,但也不是不可能”。

    今時今日,他似乎更有信心了:“我認為目標是可以完成的”。

    因為中國市場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機遇,轉型給了我們正确的運營模式。凱德在中國二十多年的良好業績和品牌,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尤為凸顯,境内外的投資人都非常相信我們。所以投資人信任我們,再加上我們的運營能力,将是很大的推動力。

    “我覺得這三年會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期,凱德應該可以在中國市場有更大作為。”

    談及城市布局和投資方向,潘子翔稱:“我們還是會繼續關注一線和準一線,特别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這些大的區域。主打業務方面其實也是沒有變的。主要是商業地産,再加上19年新增的産業園區。當下更需要在主打賽道把握機會,把我們的資管優勢體現出來。”

    “但是回到風險管理,如果我們不做改變,不去醞釀、追加新的賽道,這會是一個錯誤的策略。我們的投資方向都是順應發展趨勢的。”

    事實上,随着中國經濟轉型,地産繁荣逐漸退潮,以智能制造、物聯網以及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經濟逐漸接棒房地産業,新經濟和新産業的投資成為當下熱點。

    從2019年收購星橋騰飛,凱德便開始着眼新賽道。2021年在中國又陸續收購了數據中心及物流項目,並繼續增加對産業園區的投入。顯然,凱德對新經濟的投資在不斷加碼。

    “目前我們在中國的新經濟資産規模差不多有30億新元,我們的目標是在接下來2-3年做到50億新元。”

    “如果足夠幸運的話,我也希望未來可以在再生能源領域有一定的投入。”不難看出,潘子翔已經把目光放到了更遠。

    “可持續發展表現最終會體現在企業價值上”

    借由再生能源投資,采訪話題也随之切入日益火熱的ESG投資,以及凱德的ESG實踐。

    據了解,凱德于2020年發布了《2030可持續發展總體規劃》,今年5月,凱德投資宣布承諾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

    在潘子翔看來,“ESG已經成為衡量企業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凱德,我們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所有業務的核心,在這方面已經有20年的行動和實踐。”

    資料顯示,凱德自2000年起每年發布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2007年制定了《可持續建築指南》,将ESG目標嵌入整個房地産生命周期。2021年,凱德實施了内部碳價格,以量化新投資的氣候相關風險和機會,還首創了專有的可持續發展回報指標,衡量ESG所創造的價值。

    潘子翔坦言,“達成我們的2030、2050可持續發展目標其實是不容易的,需要很多的努力。但是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去實現。這也是企業對社會的一種責任。”

    正是憑借良好的可持續發展表現,凱德連續多年入選“全球最佳可持續發展企業百強指數”、 “道瓊斯可持續發展全球指數”、GRESB等全球知名指數。

    “投資人和資本市場給予凱德的積極反應,當然首先有好的業績表現,同時我們在ESG方面的努力也得到了認可,是一個綜合評價。”

    對于凱德的未來,不論是業務還是可持續發展,潘子翔總結說,“做正确的選擇,付出全部的努力。”

    潘子翔是我們的老友,雖然隔着屏幕卻沒有任何距離感,他始終精神飽滿,從話語間,我們能明顯感受到他的自信,以及他對世界的謙和。

    對市場和行業,他總能一針見血洞察本質,切中要害。作為凱德投資在中國的掌舵人,他的想法、他的性格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企業的走向。

    兩個多小時的采訪,讓我們在行業的低谷中感受到難得的信心,也更加期待凱德不一樣的能量與未來圖景。

    以下為觀點新媒體對凱德投資(中國)首席執行官潘子翔先生的采訪實錄:

    觀點新媒體:凱德在上海也有很多項目,受疫情影響大不大?

    潘子翔:影響肯定是大的,上海是我們的大本營。我們在中國有9個來福士,上海就有3個,疫情期間基本上所有商場都關閉了。

    不過這一次我們在心理上是做好準備的。一方面,有了2020年武漢的經驗,我們還是把租戶放在第一位,從一開始就與租戶保持緊密溝通,給予扶持;另一方面,我們覺得市場還是會回彈的,我們對上海有信心,上海的市場基礎、消費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這次真的是苦了我們的員工,為了維護好物業,很多員工就地住在項目上,付出了很多。

    總體來說,雖然有影響,但我們抱着正面的态度,該克服的克服、該安排的安排、該扶持的扶持。随着解封,現在各方面已經逐漸在恢復了。

    如果回想在中國的經歷,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親身經歷了上海的疫情。我個人有很大的感觸,腦子里就一個概念,不要把它當作是一個壞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不能出去,那就運動吧,45天時間我瘦了12斤,身體也比較健康了。

    觀點新媒體:自2021年以來,中國房地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調整,您對行業未來如何看?凱德是否受到影響?對中國市場的投資策略是否發生變化?

    潘子翔:房地産不管是對中國的GDP貢獻三分之一還是四分之一,基本上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闆塊,始終會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撐,它不會消失。未來土地還是要開發、資産老舊了還是要改造更新、商業還是要不斷創新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行業改變的是增長模式,整個行業的增速、利潤率肯定有變化,這個跟周期挂鈎的。經歷了黃金10年,沒有一個趨勢是永遠往一個方向的,都會有變動。

    任何一個行業都是有周期的,無論是政策角度還是突然間殺出一個黑天鵝,企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韌性,必須要随機應變。而且現在周期變化加快了,以前做計劃五年一個周期,現在不行了,三年可能就會發生新的變化。

    如果以長遠的視角來看,這是一個必須的調整。我認為對這個調整期的持續,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也要有耐心。另一方面,在這一輪調整中,我們看到許多吸引人的投資機會,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窗口期,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

    帶領凱德中國往前走,還是回到我個人的一個理念,Carpe diem,簡單來說就是“seize the day”,一定要抓住機遇,因為這個窗口期非常重要。

    我們還是繼續看好中國市場,不僅要繼續投資,而且要加快投資。

    觀點新媒體:去年凱德集團進行了業務重組,形成凱德投資和凱德地産兩個實體。重組後,兩家公司的業務模式和運營情況如何?

    潘子翔:我們重組之後還是保持“一個凱德”的打法。

    開發業務的周期是比較長的,真正做一個好的項目可能要很多年,所以需要有耐心的資本,最恰當的模式就是私有化。凱德地産(CLD)就代表了長線投資、有耐心的資本。

    凱德投資(CLI)則致力于成為國際化的房地産投資管理公司。凱德投資是輕資産模式,有費用收益業務和房地産投資業務兩大平台,通過基金管理、旅宿管理和資本管理三個驅動力實現增長。

    凱德有資管能力,要繼續去追加、擴大基金管理業務,這是我們接下來幾年必須要去做的。我們也引入了很多投資和基金管理方面的優秀人才和專家,來進一步增強這方面的能力。

    CLI和CLD的協同效應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人才,品牌共享、跨領域的綜合能力、協同交易的機會,兩個平台的優勢是互補的。

    重要的是,凱德地産可以構建資産管道給到凱德投資,這也是一種很巧妙的閉環。前端是CLD,後端是CLI,CLD怎麼扶持CLI,CLI怎麼給到CLD一個很好的退出,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這個閉環就體現了房地産如何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把效率提上去,規模當然也會上去。

    這種協同合作模式已經在我們的業務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重組之後,我們在上海、昆山、武漢、成都、蘇州、廣州等地都拿了項目,很多都是CLI和CLD一起合作的。

    觀點新媒體:當初謀劃這個轉型,用了多長時間?

    潘子翔:轉型是我們内部一直在談,在揣摩,在考量的事情。

    我們一直在思考,在非常成功的時候,就要考慮這個(成功)可持續嗎?如果不可持續,就要未雨綢缪,就要去思考其它可能發生的事情,然後在正确的時候做出正确的反應或者調整,去年恰好是這個正确的時候。

    一直以來,我們希望确保凱德不要成為柯達,不要突然間被市場淘汰。但轉型不容易,任何企業在任何時間做出轉型決定,都是要經歷一定痛苦的,但是我們認為是正确的。

    觀點新媒體:重組到現在也有近一年時間,如果要給凱德的表現打個分,有多少分?

    潘子翔:我會打120分。開個玩笑。

    不過從一些客觀維度看,凱德投資從去年9月20号上市,到現在短短的七八個月,股價上升了差不多30%,這就證明市場認可我們的轉型。

    觀點新媒體:凱德投資的優勢在哪里?

    潘子翔:最近我在和董事局分享的時候,他們也問我怎麼看待凱德在中國的定位、我們生态繫中的的合夥人如何看待凱德,我的回答是:對于境外機構而言,我們有一個屬地化的關繫,非常懂中國,因為我們紮紮實實地在中國做了将近30年,有幾千号員工,能夠把中國市場的真實情況介紹給境外投資人,加強他們對中國的信心,這對他們是非常重要的。

    對他們來說,我們是一個懂中國的、可信賴的合作夥伴。

    境内同仁怎麼看我們呢?他們覺得我們是一個外資,在運營管理、風險管理方面有一套嚴格的體繫,不會太激進,是可持續發展的。

    所以我們非常懂中國,這是凱德最大的優勢。

    中國的市場規模擺在這里,所以很多境外機構還是會考慮投資中國。只是怎麼樣找到安全的渠道來參與中國的未來?我們所扮演的渠道角色越來越重要。

    觀點新媒體:重組之後,凱德的投資重點在哪里?

    潘子翔:凱德的運營模式改變了,但總的來說我們的投資布局和關注點其實沒有變。

    從城市布局上看,10年、20年前企業都在下沉擴張,那時候凱德也有一些購物中心在二三線城市。之後我們基于對凱德自身優勢和競争力的分析,決定要回歸一線和準一線城市。未來我們還是會關注一線和準一線城市,特别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這些大的區域。

    我們的主打賽道其實也沒有變。這20多年來,凱德在中國主要做商業地産,再加上新增的産業園區,這些都是我們的主打業務。在當前這個窗口期,更需要在我們的主打賽道追加投資,把我們管理優勢體現出來。

    但是又要回到風險管理,如果一直做商辦項目,不去醞釀、追加新的賽道,這會是一個錯誤的策略。我們的投資都是要順應發展趨勢的。

    比如,中國在經濟轉型,這種背景下該做什麼呢?凱德這幾年一直在加重對新經濟的投入,2019年和星橋騰飛整合後進入産業園區,去年又新投資了物流和數據中心。

    我們所關注的新經濟包括了産業園區、物流和數據中心,這些領域我們都會看機會追加投資。

    觀點新媒體:您對于未來的物流地産市場怎麼看?

    潘子翔:物流近幾年來成為全球的投資熱點,凱德也有投資。中國電商的發展,消費的增長,我們認為物流的前景是很好的。

    相較于傳統房地産,物流現在的回報率還是比較高的。當然,在部分市場物流的資本化率也在下降,未來走向如何要看很多趨勢,但我覺得接下來兩到三年是沒問題的,因為需求很大,而且中國推出了新基建公募REITs, 也有比較順暢的退出通道。

    未來做物流要做高標倉,向智能化和低碳化方向發展。

    凱德雖然這兩年才開始做物流,但在全球範圍内的布局速度是很快的,不單是中國,凱德目前在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韓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日本都有物流項目,很快就建立了專業團隊。

    所以我們在中國也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物流團隊的經驗,包括在客戶和資源端,有一個國際化的網絡,能夠把一些境外客戶資源引入中國,幫助中國企業發展到海外,這也是凱德的一個優勢。

    觀點新媒體:就新經濟資産方面,未來在這方面的投資份額是多少?是否會因此降低商業地産的投資比重?

    潘子翔:目前我們在中國的新經濟資産規模差不多有30億新元,我們的目標是在2-3年内做到50億新元。

    如果足夠幸運的話,也希望在若幹年後,我們可以在再生能源的闆塊有一定投入。這不僅是順應中國的趨勢,也是順應全球的趨勢。

    商辦方面,首先要說,短期的困難不會改變長期的趨勢,現在大家面對的都是短期的震蕩,每個公司對這種新常态都有不同的策略。但從中長期來看,商業地産仍然是值得投資的闆塊。

    觀點新媒體:提到再生能源,随着ESG投資熱潮興起,房企也紛紛加大了對ESG的重視,您如何看待這一趨勢?凱德在ESG方面進行了哪些探索和努力?

    潘子翔:再生能源方面,我們已經看到了國際趨勢。中國在這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而政府只能做一個開端,接下來還需要市場化,通過市場和資産的推動,助力政府在這方面做到應有的效果。

    如果以前說ESG是錦上添花的話,現在就變成了必須之舉。現在全球的投資者日益關注ESG表現,也會納入他們投資決策當中。簡單來說,ESG已經是衡量企業價值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中國企業現在也非常關注ESG。

    凱德一直以來就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我們工作的核心。在這方面我們有20年的實踐經驗。

    凱德從2000年就開始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自上而下推動,把ESG融入到投資、設計、開發、運營、再開發等各個環節,貫穿房地産整個生命周期。

    2020年我們發布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總體規劃,今年5月宣布承諾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這也體現了我們對社會的一種責任。其實實現這些目標是不容易的,要做很多努力,但是我們有決心。

    觀點新媒體:公募REITs陸續釋出,除了新基建公募REITs,最近首批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正式落地,您認為接下來會推廣到商業不動産方面嗎?

    潘子翔:肯定會出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我個人是很有信心的。

    因為房地産這20年的快速增長,産出了大量的資産,主要就是住宅和商辦項目。從投資者的角度,投入後自持物業,都需要有一個方式可以把部分資源盤活,然後再投資。所以,REITs是一個很好的通道。

    國内首先試點的是新基建,比如說物流、産業園區項目,第二輪是保障性租賃住房。往下走,應該會考慮商業地産。因為商業地産納入公募REITs,這個呼聲一直很高,應該說越來越高,市場上商業地産的存量規模巨大,需要去盤活。

    對我們來說,C-REITs市場非常重要,因為回到我們的模式,凱德作為投資管理公司,基金管理是我們投資的一個重要引擎,不僅可以擴大基金管理規模,也會帶動費用收益增長。

    我們希望C-REITs可以落地,有了私募,再加上公募,這樣我們在中國可以有新的打法。

    觀點新媒體:重組之後,集團給您下達了一個任務:三年内要将凱德在中國的資産管理規模翻番,您現在怎麼看這個目標?

    潘子翔:我認為這個目標是可以完成的。

    因為中國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機遇,轉型給了我們正确的運營模式。凱德在中國20多年,一直保持了專業态度,致力于創造長期價值,我們的業績和品牌優勢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尤為凸顯,受到投資人的信賴。

    所以投資人信任我們,再加上凱德自身的運營能力,這兩個加起來,會是一個很大的推動力。

    我覺得這三年會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凱德在中國應該可以有更大作為。

    撰文:龔麗欣    

    審校:劉滿桃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地産

    資管

    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