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将呈現大U型的走勢

观点网

2014-06-11 16:15

  • 總體而言,2014年的房地産不會變天但是看到“霧霾”的時間更多了。

    總體而言,2014年的房地産不會變天但是看到“霧霾”的時間更多了。

    近期我的老領導潘總公開表達對住宅市場的悲觀看法,認為中國的住宅市場就是泰坦尼克号,馬上就要撞到前面的冰山了。同時,常年看空的謝國忠先生也認為即便出台解除限購等救市政策,房地産市場也将一輪一輪緩慢下行,直至2017年觸底。當然,市場中永遠都不缺乏針鋒相對的觀點。任志強堅持認為支撐房地産發展的基本要素並未根本改變,尤其是20年的城鎮化紅利以及人口紅利,所以房價總體應該是穩定的,甚至是略有增長。

    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市場的判斷,沒有絕對的正确或者錯誤。但從市場數據來看,客戶确實已進入深度觀望期。今年4-5月份北京二手住宅的價格雖然跌幅不大,但成交量卻攔腰斬斷甚至更嚴重。很多朋友都來問我下一步市場會如何變化?尤其是一位計劃投資房産的朋友,他很糾結于當前是不是底部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對比是最好的分析工具。先看近期的幾次調整。08年是一次,2011年是一次,兩次調整的原因是什麼?恢復的動力是什麼?這個過程的趨勢是什麼?

    08年給我們的印象是什麼呢?是房價的大幅度調整。産生的原因是經濟波動,是次貸危機造成的。後來它很快恢復了,整個周期只有半年的時間,是什麼原因導致快速恢復了呢?是四萬億貨币的強刺激。結果是什麼呢?如果形容這個過程,就是從恐慌到恐慌,從不敢買房、成交斷崖式下跌到快速恐慌的搶購,中間只有半年的時間。現在再通過數據來回顧這一變化過程,市場呈現了明顯的“V”型反轉。

    2011年調整的原因是政府出台了一繫列打壓房地産的政策,致使房價出現了窄幅回調。但打壓政策僅持續了9個月的時間,並沒有長期堅持。市場很快被推了上去。是什麼原因把它推上去了?動力來自哪里?當然不是經濟,也不是政府,而是需求,是貨币,是金融推動它,是信貸推動它。為什麼金融和信貸能推上去呢?因為在那個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熱門名詞,叫“影子銀行”。這一輪波動與上一次波動最大的不同是,以前是由外部原因造成的,這一次行業内部發生了改變,供需關繫發生了失衡。2011年雖然有限購、限貸、住宅去投資化等不利因素,但由于需求強勁,供給又有限,房價最後還是快速上漲了。而現在需求是有的,但更多的是通過投資信托的管道流到了供給端,短時間内造成供需的大逆轉,而且是快速的逆轉。再加上按揭政策的收緊,購房人陷入了觀望,而且是深度觀望。真實的市場需求存在,只不過源于人選擇性關注的本能,在市場恐慌時,人們會選擇性的關注負面消息,即便市場有利好的消息也不被留意。

    如何判斷這一次的趨勢變化?不妨再梳理一下,動因是什麼?動因肯定是信貸收縮,行業流動性出現了問題,會不會有支撐它的動力呢?前兩次一次是政府,一次是信貸,那麼這一次會出現嗎?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最終呈現的趨勢只有兩種。08年是一個V型快速反轉,2011年是U型反轉。這一次也有兩種可能,一個是更大的V型,一個是更大的U型,時間長一點,尤其是底部偏長,我個人的判斷更傾向于U型,一個大U型。

    從當前的市場來看,慣性而言一定會下跌,但哪些房子會降價呢?我們可以通過“降價指數”的工具分析。第一、非核心區域的房價下跌可能性更大,核心區域仍将堅挺;第二、從産品的同質化而言,同質化競争激烈的産品更容易降價;第三、品牌開發商在第四季度降價的可能性更大,年中上市房企下調銷售目標的可能性極小,而且會選擇個别非核心區域的樓盤降價跑量。

    總體而言,2014年的房地産不會變天但是看到“霧霾”的時間更多了。尤其是對于房企,過去處于“跑車模式”,穩步上升的趨勢性紅利以及低資金成本的低油價時代已經過去,過去只要踩住油門往前沖即可。現在路況發生了變化,進入了坑坑窪窪、破舊不堪的山地路,這就要求開發商從“跑車”變成“吉普車”,而吉普車的兩個車輪就是專業能力和金融支持。對于投資者而言,需要更多思考的不是如何抄底,因為市場的波動在未來将是常态,更值得關注的是“保險指數”,即如何找到好地段的、運營管理良好的資産。

    撰文:蘇鑫    

    審校:楊曉敏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