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構與維穩 | 上海房地産市場報告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2-04-12 14:59

  • 本輪調控周期中,以“滬十條”為起點,上海拉開了樓市調控的序幕,在政策調控下,新房市場、二手住宅、土地市場的邏輯均發生了重構。

    觀點指數 2021年,中國房地産市場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成為政策落腳點,各地對樓市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調控,房住不炒被真正落實。

    在本輪調控周期中,以“滬十條”為起點,上海拉開了樓市調控的序幕,新房市場、二手住宅、土地市場的邏輯均發生了重構。

    新房方面,2021年上海樓市的最大變化是積分認購政策及房源集中供應實行。集中入市房源制度則改變了項目入市的節奏,穩定了預期。在此影響下,上海新房熱度變化不大,傳統淡旺季消失,但每月成交量波動放大。

    在新政下,上海樓市仍維持高景氣度,2021年全年共193個項目開盤入市,推盤253次。平均開盤當日去化率高達81%,全年新房開盤共計觸發積分113次,積分觸發率達50%。積分認購制度的實行降低了剛需購房者購得熱盤的難度,但随着積分認購政策的繼續實行,“銀發買房團”有壟斷紅盤可能性。

    二手房方面,上海在上半年打擊學區房炒作後,下半年又發布了二手房指導政策,二手市場熱度明顯降溫,量價齊跌,一二手倒挂現象有所緩解。土地市場方面,2021年上海集中供地共成交78宗含宅地,合計建面947.34萬平方米,成交金額1724.28億元。

    2021年上海開始實行集中供地政策,圍繞“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制定了集中供地土拍規則,改變了過去價高者得的模式。三個批次集中供地熱度前高後低,溢價率逐步走低,土拍市場健康發展。

    政策回顧

    2021年是樓市調控大年,1月21日,以“滬十條”為起點,拉開了調控序幕,此後上海接連出台新政降低房地産市場熱度,調控範圍從新房市場延伸至二手房市場,覆蓋法拍房、贈與房、學區房等新興熱點領域。

    1月21日,滬十條發行打擊了假離婚購房現象,並調整增值稅征免年限,将個人對外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從2年提高至5年。

    新房領域的調控還包括2月6日實行的新房積分搖号政策,讓位剛需,有利于無房剛需客戶購房,此後在3月12日又實行了新建商品房集中入市政策,讓供應更加有序,有利于穩住預期。

    此前由于新房限價,上海一些闆塊長期存在着一二手倒挂現象,這也導致新房打新成為一種常态。鑒于此,上海也對二手住宅進行了調控,3月實行學區房政策改革,打擊了炒作現象。

    随後7月14日發布二手房挂牌核驗價政策,並在次月實行二手房貸款審批“三價就低”原則,這使得高價二手房無法挂牌,貸款金額出現下降,市場明顯降溫,二手市場呈現量價齊跌的狀況。

    貸款方面,上半年上海嚴厲打擊經營性貸款流入樓市的行為,7月23日又對房貸利率進行調整,首套房貸利率從4.65%調整至5%,二套房貸利率從5.25%上調至5.7%。

    在調控過程中,上海還發布了多個打補丁政策,堵住調控漏洞。1月25日發文規定将法拍房納入限購範圍,而7月23日出台政策堵住了房屋贈與購房的漏洞。

    總體而言,本輪調控促進了上海房地産市場的健康發展,購房讓位剛需,打擊了炒房群體,新房市場仍維持較高的景氣度。

    土地市場

    五大新城放量,集中供地熱度前高後低

    據觀點指數監測及統計,2021年上海共成交95宗含宅地,總建面1200萬平方米,同比增加29%,攬金2397.91億元,同比增長15%。

    兩集中政策發布前,上海土地出讓17宗,成交金額673.63億元,占比28.1%,合計建面252.78萬平方米。

    集中供地政策實行後,全年分三個批次集中出讓地塊,共出讓78宗涉宅地塊,合計建面947.34萬平方米,成交金額1724.28億元,占比71.9%。

    數據來源:公開信息、觀點指數監測及整理

    數據來源:公開信息、觀點指數監測及整理

    從成交區域上看,五大新城區域繼續放量,其中南匯成交21宗,比去年增加7宗,青浦、奉賢分别成交15、11宗地塊;内環區域總體持平,楊浦、徐匯各3宗,普陀、虹口各2宗,靜安、黃浦各1宗。

    五大新城放量體現出上海對其支持力度的加大,近兩年來,上海多次放寬五大新城落戶條件。2021年11月,上海出台新政,凡在上海“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上海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不必“打分”,符合基本條件就可直接落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五大新城及臨港土拍熱度仍較冷,第三批集中供地城投公司托底地塊多位于這些區域。

    規則方面,上海圍繞“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制定了集中供地土拍規則,改變了過去價高者得的模式,采用一次書面報價模式,新增“中止價”和“随機值”,最高溢價率限制在10%左右,給房企預留了合理的利潤空間;同時設置房地聯動價,從供應端穩房價、穩預期。

    2021年,上海共集中出讓三批次地塊,熱度前高後低,二批次多宗地塊終止出讓,溢價率走低。

    2021年下半年土拍市場轉冷,在銷售不及預期和流動性趨緊兩大壓力下,開發商對拿地更為謹慎。三個批次集中供地總體呈現出底價成交率走高、溢價率走低。

    數據來源:觀點指數監測及整理

    以地塊底價成交的比例作為指標觀察,在三個批次集中供地底價成交率分别為22%、50%及63%,溢價率持續走低,由5.8%下降至第二批次的3.86%,及第三批次的3.3%。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第三批次無地塊流拍,但實際熱度較之前並無上升。觀察成交主體可知,第二、三批的拿地主體主要是國企及央企。

    城市更新方面,2021年上海全市完成90.1萬平方米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13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再超目標。

    數據來源:上海住建委、觀點指數整理

    2021年計劃量為70萬平方米,實際完成90.1萬平方米。按照原定規劃,2022年将完成剩余41萬平方米的房屋改造,由于2021年的超額完成,2022年實際余量僅剩20余萬平方米,這意味着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進入收尾階段。

    上海計劃于十四五期間,完成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48.4萬平方米。而這部分改造由于地塊分散,改造難度更大,是接下來攻克的重點方向。

    另外,2021年5月至6月期間,綠城、葛洲壩兩家企業分别與黃埔區政府、金山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城市更新方面進一步合作;6月及12月設立的兩個城市更新基金也将持續在上海城市更新中發揮力量,參與方包括國資背景的房企、保險資金及本地國企上海地産。

    城市在不斷發展同時,必然存在着更新的需求,城市更新的範圍在不斷延伸,舊區改造,微改造、城中村改造、舊住房改造等並行發展。但城市更新普遍面臨着投資大,開發難度高,回收現金流緩慢的問題,在此之下,城市更新基金的設立便成了最優解。

    在開發商、社會資本、地方國企的通力配合下,城市更新進程不斷推進。未來,設立城市更新基金參與舊改或成為新的趨勢。

    民企拿地逐降,城投托底土拍

    從拿地企業上看,在2021年第一批集中供地時,民企與國企各占半壁江山。保利、中建、鐵建、招商蛇口等央企均有拿地,碧桂園、金地、雅居樂、卓越等民企也有所收獲。

    數據來源:觀點指數整理

    至下半年,房企銷售下降,流動性趨緊,民企拿地較為謹慎,國企、央企逐漸占主導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二三批集中供地時,上海本地國有企業拿地積極性明顯提高,上海城投、臨港集團、港城集團、上海金橋集團等本地國企頻頻拿地。

    在2021年上海集中供地中,共有三個企業全口徑拿地金額過百。其中招商在集中供地上共摘下5宗地塊,三個批次均有斬獲,其中3宗是聯合拿地,2宗獨立獲取,總拿地金額為191.6億元。

    數據來源:觀點指數整理

    招商3次聯合拿地中有2次與象嶼合作,地塊均位于青浦區西虹橋並以封頂價摘得,溢價率分别為9.9%及9.08%。

    而象嶼在2021年集中供地上共獲取了三宗地塊,除上述兩宗外,另外一宗也是以聯合體模式摘得,通過聯合國貿及龍湖以底價摘得自貿區臨港新片區A05-04地塊,三宗地塊涉資112.28億元。

    保利發展僅在第一批次出手,摘得兩宗地塊,分别是靜安區靈石社區地塊及寶安區美羅家園地塊,溢價率分别為8.39%及8.97%,合計拿地金額123.48億元。其中,靜安靈石社區地塊也是上海集中供地成交金額最高的地塊,成交金額105.13億元。

    卓越則聯合京東在第一批集中供地中底價摘得普陀區萬里社區地塊,成交價99.1億元,計容建面32.29萬平方米,是2021年集中供地中起拍價最高的地塊。該地塊已于2021年12月31日舉行奠基開工儀式,正式開建。該項目計劃打造三條軌交上蓋的綜合體TOD項目,房地聯動價9.6萬/平方米。

    本地房企大華在三個批次供地中均有斬獲,獨立摘得5宗地塊,總成交金額47.22億元。其中4宗是底價摘得的城中村改造地塊,寶山顧村鎮、寶山大場鎮各兩宗,另外一宗則是普通宅地,成交金額19.48億元,溢價率8.33%。

    上海樓市的高景氣度仍然吸引着衆多房企,2021年上海拿地房企中也出現了新面孔,越秀在第二批次供地中聯合仁恒競得上海市闵行區梅隴01-25-02地塊,首度進駐上海,地塊成交金額46.21億元,溢價率9%。

    越秀地産2021年首入上海、北京兩地,在北京摘得了懷柔區劉各長地塊。在拓展區域的過程中,越秀選擇與熟悉本地的房企合作拿地,在北京牽手天恒置業,在上海則聯合仁恒。

    樓市觀察

    集中供應與積分制,平均去化提升

    2021年上海樓市的最大變化是積分認購及房源集中供應政策實行。

    供應上,2021年六個批次合計公示281張預售證,共計207個項目,81830套房源。而新政前取證25張,由此計算全年合計供應306張預售證,創3年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觀點指數整理

    2021年上海共193個項目開盤入市,推盤253次。平均開盤當日去化率高達81%,同比上升24%。

    全年新房開盤共計觸發積分113次,積分觸發率達50%。新房市場日光盤激增,全年合計141次開盤當日即售罄,占比55.7%。

    數據來源:中原、觀點指數整理

    分區域看,浦東項目個數及推盤次數最多,2021年全年共有32個項目開盤,合計推盤41次,平均去化率較好,達91%;市區共26個項目開盤,推盤30次,供應較低但成交表現優異。

    另外由于内環項目稀缺,供應較少,疊加限價因素,市區的項目周邊存在着較強的一二手倒挂現象,因此内環項目普遍受到購房者的熱捧,開盤即售罄成為常态。

    從全年六個批次集中供應房源的表現看,整體觸發積分制新盤占比呈現首尾低,中間高的特點,第二批觸及積分的比例最高。

    數據來源:中原、觀點指數整理

    第一批房源觸及積分比例較低的原因是積分制推出時間較短,各方市場參與者觀望情緒較大,在熟悉規則後二批次躍升明顯,觸及積分比例為64%,三至五批次趨向穩定,全年比例在50%左右;2022年才開盤的第六批次則是因為供應過多且集中開盤,分散了客源,導致單盤熱度有所下降。

    短期内新房市場需求的火爆因新房限價、一二手倒挂等因素影響難以平抑,長期來看,随入圍比例擴大政策實行一段時間,部分高積分客群消耗後,整體新房市場積分或将有所下降,但“銀發買房團”仍有壟斷紅盤可能性。

    融創年尾推售助力回款,融信去化表現提升

    受益于上海的高去化率,在這一年中,房企銷售表現亦十分出色。

    2021年以來,房企廣泛出現了流動性趨緊的問題,銷售回款成為重點關注領域。融創年底積極推貨,第六批集中房源入市供應中取證近3000套,加大了銷售回款力度。

    數據來源:中原、觀點指數監測及整理

    融創在售項目有公園2040、融創未來金融城、融創青雲壹号、上海桃花源、十里江灣、蘇河望等多個項目,2021年共推盤10次,其中6次觸及積分制。

    融創未來金融城在2021年多次推盤,項目售價6.8萬/平方米,位于唐鎮闆塊,是唐鎮創新中路地鐵站100萬方綜合體的一部分。融創在該區域共有8個地塊,該闆塊中長期有較好的規劃,但目前基礎設施較為薄弱。

    融創未來金融城2021年共開盤四次,2022年1-2月也加推了3次,2021年下半年至今共取證7張,推售近2800套房源,前四次推盤均觸及積分制,今年前2月加推的3次,因推售套數多並且蓄客時間較短,並未觸及積分制,但開盤仍取得當日售罄的出色表現。

    融創在12月推售的蘇河望項目,由2021年2月融創與建發聯合拿下的普陀石泉社區地塊打造,地塊成交價64.52億元,樓面價8.43萬元/平方米,溢價率36.15%,首期推出323套房源,均價10.16萬/㎡,項目去化表現較好,當日去化99%。

    融信的項目去化表現有所提升,據觀點指數監測,2021年融信銷售額超300億,權益銷售額超200億,中興路壹号、海月四季、海納印象、世紀古美等項目貢獻了主要業績。

    其中,中興路壹号與萬科聯合操盤,一期去化表現一般,二期在2021年6月加推,推售300套,銷售均價為12.98萬元/平方米,開盤首日去化95%,表現明顯提升,僅該盤當年銷售便超80億。

    該項目拿地成本偏高,存在一定折價銷售現象。據了解,在2016年8月17日,中興路一号項目地塊由融信以110.1億元摘得,樓面價10.03萬元/平方米,溢價率139%,並且競得者需要自持15%住宅、無償建造5%保障房並自持全部商業。萬科則在同年11月入局該項目,以53.95億元對價獲得該項目49%權益。

    融信的世紀古美、海納印象兩個項目表現亦不錯,單盤銷售額亦超80億,幾次開盤均觸及積分制,世紀古美入圍積分72.04。海納印象年内3次開盤推售,均觸及積分制,入圍積分在40-50分檔。

    本地房企大華在2021年銷售表現也值得關注,推售樓盤均位于大本營寶山,共推盤9次,其中8次觸及積分制,僅4月入市的錦繡四季未觸及積分,但開盤去化率仍有90%,該項目在12月再次入市,去化表現有所提升,入圍積分37.3。

    數據來源:中原、觀點指數監測及整理

    大華深耕于寶山,2021年在上海的銷售額超200億,項目均為獨立開發,朗香公園里、錦繡四季、大華城市公園均銷售40億以上,三個項目均觸及積分制,入圍積分分别為70.45、37.3及61.89。

    撰文:王銳塨    

    審校:歐陽穎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地産

    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