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牌指引履行過半 中原建業還在争取更多“好消息”

观点网

2025-07-03 00:04

  • 中原建業肩上的“擔子”變得更重。

    從2024年4月2日算起,中原建業已持續停牌16個月。根據香港聯交所的相關規則,主闆上市公司連續停牌達18個月,将面臨被取消上市地位的風險,目前已接近該時限。

    事實上,自停牌開始,中原建業已經分别于2024年6月24日、10月15日收到聯交所發出的復牌指引。兩份復牌指引的内容略有不同,主要是第二份在首份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條内容,即“重新遵守上市規則第3.10(1)、3.10A、3.21、3.25及3.27A條”。

    據查,這條内容主要涉及對獨立非執行董事等的要求。

    在今年6月2日,中原建業收到聯交所發出的函件,其中載有該公司股份于聯交所恢復股份買賣的額外復牌指引(第三份復牌指引),内容為“進行獨立内部監控審查,並證明本公司已制定足夠的内部監控和程序,以履行《上市規則》規定的義務。”也由此,中原建業的復牌條件達到了六條。

    一邊是日趨臨近的退市時限,另一邊是尚未完全履行的復牌指引,留給中原建業的時間已經尤為緊張。

    不過該公司表示,已履行除6月2日函件提及内容之外的復牌指引,同時,正采取适當步驟遵守剩余的復牌指引,並将尋求盡快于聯交所恢復股份買賣。也就是說,中原建業接下來的時間都将專攻最後一條。

    作為繼建業地産、築友智造科技、建業新生活之後,建業集團體繫内第四家上市公司,以及國内第二家在港交所分拆上市的地産代建公司,無論是建業集團還是整個市場,都曾對中原建業寄予厚望。

    建業地産與中原建業“一重一輕”,按照最初的規劃,在“大中原戰略”下,省外項目将成為中原建業收入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大中原戰略”的第一站,選擇在西安。2021年的6月28日,建業地産、建業新生活、中原建業與荣華控股在西安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的戰略合作深入至多個産業領域,其中就包括物業管理、房地産開發與代建、裝配式建築及城市配套服務等。

    此時,距離中原建業5月31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還不滿一個月,而随着之後市場進入下行階段,並開啟新一輪調控,雙方合作的後續也未有更多細節公開。

    代建是繼物業服務之後,房企們積極探索的“第二增長曲線”。其一方面能發揮房企們的品牌、管理和技術優勢,繼續擴大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代建作為一種輕資産運營模式,不需要大量自有資金投入,降低了财務風險和負債率。

    随着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更新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日益增多,同時,在房地産市場的深度調整過程中,一些資金鍊斷裂或運營不善的不良資産也“暴露”出來,其中都蘊含了代建業務的發展機遇。

    大勢之下,某種程度上來說,代建的空間甚至高于傳統的住宅開發,尤其是對于建業集團而言。2021年,建業集團旗下四個上市公司除建業地産外都有不同的業績亮點。

    據觀點新媒體此前報道,年内,中原建業在管項目合約銷售同比增長17.4%至402.75億元;築友智造科技合同總額增長29%至266.3億元;建業新生活累計新增合約面積5026萬平方米。

    而受疫情、汛情及行業宏觀調控影響,2021年河南房地産市場整體趨冷。建業地産的全年收益約為419.59億元,同比下跌3.1%;毛利潤為68.1億元,同比減少20.77%;在手現金59.02億元,較2020年末的226.19億元減少73.91%。這一年是建業地産的發展轉折點,之後的大部分時間都承受着債務和“活下去”的壓力。

    無論是從保留核心團隊,還是繼續鞏固“建業”品牌等角度,中原建業肩上的“擔子”也就變得更重。

    2022年12月,中原建業合伙人理事會成立,旨在通過信用和融資手段,為成員企業打通項目庫、資金庫,嫁接資源,整合雙方資源,實現利益共享,推動成員企業間的合作,最終致力于推動中原城市化進程和社會全面進步。

    2023年9月,中原建業又正式推出代建C平台,希望借此在片區開發、資本代建、政府代建、纾困項目盤活等方面創新合作模式,形成平台合作優勢,以合作創造價值,共同赢取業主、政府、資本市場、合作方、客戶以及行業的信賴。

    一繫列動作的加持下,從2024年數據來看,建業集團全年銷售額235.12億元,銷售面積366.89萬平方米。其中,建業地産銷售額101.1億元,銷售面積149.47萬平方米。中原建業代建銷售額134.02億元,占總銷售額的57%;銷售面積217.42萬平方米,占總銷售面積的59.26%。

    顯然,代建已經“超越”地産開發,為建業集團創造更多的銷售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商業代建是中原建業的核心業務,合作資源廣、業務占比高、利潤實現強。但随着業務的發展,該公司也已開始重點推進政府代建業務,業務類型涉及傳統政府代建模式、合資平台模式、股權交易模式三大類模式,形成商業代建、政府代建、資本代建、管理咨詢四大業務結構。

    目前,中原建業已與周口城投、鄲城城投、伊川城投、南陽高新城投、上蔡縣财政局、河南省機場集團等省内30家政府平台公司、8家國企達成戰略合作,且有意向項目跟進。

    中原建業的業務增長,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對朋友圈的“擴列”,以及合作關繫的鞏固。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原建業代建項目分布在全國8個省份及自治區,136個縣及縣級以上城市,擁有合作伙伴237位,合作項目449個,累計在管建築面積約5561萬平方米,重復合作率達62%。

    與此同時,建業地産在6月30日發布業務更新的公告。其中提到,在獲得必要資金之前,建業地産不會承擔重大資本支出和土地收購。

    雖然建業地産目前仍有一定規模的土地儲備,但這條信息仍釋放出緊張信号。

    截至2024年末,建業地産擁有土地儲備建築面積約2817萬平方米,其中權益建築面積約2121萬平方米。總土地儲備中,在建部分為1325萬平方米,占總土儲比重為47.04%,其余部分将在未來開發。

    反觀中原建業,今年前五個月,該公司擁有7個新簽合約項目,新增合約建築面積43.59萬平方米。

    不過,停牌已經超一年的中原建業眼下還需聚焦于保上市地位。在近期迎來了復牌“希望”。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潘玲宣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房地産

    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