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内,不搞“内卷式”競争,做強國内大循環、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基調下,企業需要找到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觀點網 6月20日,據新華社報道,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日前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本年度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工作,提出要堅守長期主義,不搞"内卷式"競争,絕不能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以犧牲産品性能、降低産品質量為代價實現短期的"降本增效"。
更早之前的6月初,大部分車企響應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關于維護公平競争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将供應商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内。
比亞迪行動迅速,進行了調整。有報道顯示,該公司近期減少部分工廠的班次和推遲新增生産線計劃,放緩了生産和産能擴張計劃。同時,從7月1日起對購車政策進行大調整——被媒體認為是叫停“價格戰”。
這是當前中國産業與科技競争中的一個縮影。
從宏觀角度看,今年以來,政策紅利密集釋放,産業底座重構加速,物流市場規模擴大,科技成為核心生産力。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繫。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
對外,在全球産業鍊加速重組背景下,産業園區從物理空間進化為生産要素配置平台,運營商通過産業圖譜繪制及精準資源導入,實現從“房東”到産業鍊組織者的角色躍遷。
對内,不搞“内卷式”競争,做強國内大循環、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基調下,企業需要找到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成為産業鍊重組中的引領者和革新者。
然而,政策頻繁出台的背後是嚴峻的現實:産業園區的供給增加疊加需求的疲軟導致市場需要采取“以價換量”的形式,用租金下降來換取空置率的下降。除此之外,同質化嚴重、招商難、融資難等問題持續困擾着整個行業。
6月11日,山東濟南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工業標準廠房項目監督管理的實施意見》(下統稱“《意見》”)。《意見》提及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嚴格落實有關國土空間規劃和産業規劃政策,從嚴控制增量、持續優化存量、全面提升質量。原則上應在合規工業園區内實施。
《意見》是繼自然資源部等機構發布指導目錄後的首個明确響應這一方向、從供給端嚴控工業標準廠房增量的地方政策。
對于民營企業而言,則有另一重難題,即“園區行業被降維”。
3月17日,深圳市國資委宣布,在市、區協調聯動下統籌調配了10萬平方米市屬國企産業園區資源,為入園的小微科創企業提供“低成本、高品質”的産業空間,通過區政府遴選且符合相應政策條件的科技企業最低可享受2年以内的免租優惠(簽一年合同免一年租金,或簽三年合同前兩年免租第三年減半),實現“零租金”入駐。
4月2日,蘇州高鐵新城宣布,拿出10萬平方米,為年輕創客團隊提供最高200平方米的“零租金”空間。
3月29日,海澱區重磅推出“中關村AI北緯社區”,将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範圍内支持成立一批AI北緯社區,構建10萬平方米以上的人工智能重點承載區,賦能空間、産業、人才、企業服務等四大類共9項市、區、園疊加政策。入駐企業可享受最高三年全免的優質産業空間,以及周邊千套人才公寓的保障,享受企業孵化加速、人才服務、産業政策等一站式服務。
物流倉儲行業同樣面臨着供給過剩的影響,各城市供需失衡壓力凸顯,租金持續下滑,倉儲空置率卻一度攀升,部分市場呈現“高存量、低周轉”的特征,數字化已成為提升存量倉儲設施運營質量、挖掘潛在價值的關鍵杠杆 ,這也意味着企業需要深度擁抱數字化運營,並将ESG理念深度融入,因為物流倉儲作為能耗與排放的重要環節,其綠色數智低碳轉型至關重要。
據觀點指數統計,年内倉庫空置率及倉庫平均租金先連續多個月持平,4月開始出現平均空置率下降,但是5月空置率又開始回升。據了解,41個重點城市中,共有15個城市倉庫空置率上升,而北京的升幅最大,主要是受新增供應入市影響,環比上升1.99個百分點。
而平均租金方面,41個重點城市中,共有12個城市下降,其中天津租金下降最大,去化壓力下,租金環比下降0.64%。
在“控制增量、優化存量、提升質量”的總要求下,産業園區如何破解同質化、招商難、融資難?民營園區如何應對“降維競争”,構建不可替代的核心競争力?國内倉儲物流如何通過數字化運營與ESG實踐實現效率躍升與綠色轉型?
8月12-15日,觀點機構将在海南舉辦2025博鰲房地産論壇繫列活動,其中,針對産業物流科技版塊,将以“飛馳時代”為主題,舉辦2025博鰲産業科技大會。
屆時會議現場将匯聚國内外知名的産業、物流、數字科技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們,以及金融機構、服務商、政府平台公司等,緊跟中國當前的經濟轉型與産業升級關鍵節點,找出深層次的發展邏輯,共同探讨中國産業科技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博鰲房地産論壇繫列活動期間将發布《觀點指數 · 2025中國房地産全産業鍊發展白皮書》,将對産業物流科技進行深度解讀,剖析傳統升級與新興崛起現況,探索智慧科技創新如何加速行業叠代升級。
此外,觀點指數研究院從多個維度出發,構建出客觀、全面的 “影響力指數繫列” 研究成果,並在博鰲風尚盛典上為過去一年在全産業鍊中極具影響力的企業、項目及人物進行授牌。
其中産業相關的研究成果包括:“2025年度影響力産業運營發展企業”、“2025年度影響力産業輕資産運營企業”;物流相關的研究成果包括:“2025年度影響力物流資産投資運營企業”;數字科技相關的研究成果包括:“2025年度影響力科技服務商”、“2025年度影響力數字化發展企業”;以及全産業鍊更多研究成果。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吳丹怡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