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出于保留話語權的考量,還是出于與中鐵建等“國家隊”成員打擂台的考量,能建城發都急需一個重點項目來坐陣,這或許也是其大手筆重倉成都的最重要原因。
觀點網 時隔兩年,能建城發再度補倉蓉城。
最新消息顯示,6月30日,能建城發以17.48億元的代價競得成都金牛區一宗宅地,溢價率23.93%,地塊樓面價2.02萬元/平方米,刷新金牛區樓面價紀錄。
高溢價、破紀錄……此番動作彰顯了能建城發拿地的決心。
能建城發大手筆拿地為哪般?
觀點新媒體查閱發現,目前,能建城發于成都在售項目均進入清盤狀态。與此同時,當下,成都市場已然成為“國家隊”打擂台的重要陣地,不僅有中鐵建、華潤、保利等企業虎視眈眈,更有成都軌道城市等本土國央企搶占市場。
處于“空窗期”的能建城發,顯然急需一個重點項目坐鎮蓉城。
能建搶地
六月的最後一天,成都以茶花闆塊的一宗純宅地,作為上半年土拍市場的收官獻禮。
資料顯示,此次出讓地塊位于金牛區金府路555号(D地塊),屬于西南交大闆塊,總用地面積3.46萬平方米,折合約51.92畝,規劃建築面積8.65萬平方米。
該地塊處于成都炙手可熱的茶花闆塊,近幾年,闆塊内推出了不少高端項目,從而提升了片區的定位。
此外,從地塊的性質來看,此次出讓地塊緊鄰成都地鐵27号線和6号線的換乘站點金府站,同時,周邊還有27号線的花照壁北站,交通優勢較為突出。
商業配套方面,地塊三公里範圍内有龍湖·西宸天街、金牛凱德廣場、華僑城公園廣場、愛琴海購物中心、沙灣印象匯等項目,能夠滿足生活所需。
同時,項目周邊的醫療配套、教育資源整體較為成熟,這也為後續住宅項目的打造加分不少。
作為成都土拍的香饽饽,茶花地塊吸引了華潤置地、中國鐵建、中旅、中海地産、越秀地産、中國金茂、保利發展和中能建旗下的能建城發八家企業參拍。
地塊的起拍價為14.1億元,起始樓面價為1.63萬元/平方米,開拍後,各家房企為搶奪這宗熱門地塊,接連舉牌,場面可謂是十分激烈。
經過40輪的鏖戰,地塊成功出讓,最終由能建城發以17.48億元的代價拿下,溢價率為23.93%。
計算下來,地塊的成交樓面價達到了2.02萬元/平方米,刷新金牛區樓面地價紀錄。同時,這也是金牛區樓面地價首次突破2字頭。
有熟悉能建城發的市場人士認為,該地塊不排除将打造成頌玺繫産品。
據了解,目前,城建能發的産品線包括三大繫列,分别是高端産品繫列頌玺繫、中高端定位的譽府繫以及面向剛需和改善型需求的蘭園繫産品。
不過,針對茶花地塊的後續規劃,能建城發在後續發布的捷報當中,並未明确,但可以預見的是,在地價較高的背景下,企業為平衡成本必須打造高端産品,通過品質獲得溢價。
觀點新媒體查閱發現,茶花地塊周邊在售的項目並不算少,2公里範圍内包括保利花照天珺、金牛西派禦府、雍景·致臻天府、上林熙錦府。
其中,雍景投資打造的雍景·致臻天府,以及金牛區屬國企國投集團推出的上林熙錦府則于前兩年開盤,目前仍有少量在售。
而保利花照天珺是闆塊内的首批新規産品,市場熱度較高,部分戶型的銷售單價直逼3.5萬元/平方米。
至于金牛西派禦府,是中鐵建地産及眉山發展地産攜手打造,2025年4月24日首次開盤便創下“11秒勁銷9億元”、“上線即刻清盤”的成績。
這也意味着,接下來,能建城發将直接與保利、中鐵建等貼身肉搏,其又能否從中脫穎而出,仍需時間檢驗。
成都擂台賽
為何城建能發再度大手筆重倉成都?
據了解,能建城發是中國能建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前身為中國葛洲壩地産,成立于2004年,是國務院國資委首批确定以房地産為主業的16家央企之一。
2021年,中國能建完成吸收合並葛洲壩地産,而後,其又将城建城發提級為總部集團直管企業,以此打造成為集團城市綜合開發運營與房地産投資業務平台和“旗艦”公司。
而能建城發首次布局成都,是在2016年。
同年3月4日,葛洲壩聯手四川翰霆軒置業有限公司拿下成都市雙流西航港街道星月社區集體地塊土地使用權,而後,這一項目被打造成為成都紫郡蘭園面向市場。
據葛洲壩退市前的财報顯示,成都紫郡蘭園的投資總額預計為21.86億元,竣工時間為2019年9月11日。
2017年全年,該項目的預收收樓款為6.54億元,同年去化比例為34%,而後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項目預收售樓款的期末余額分别為17.19億元、1.27億元、1.07億元以及1.03億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項目預售比例達到92%。
剔除壞賬等因素影響,至葛洲壩退市前,成都紫郡蘭園完成簽約27.1億元。
成都紫郡蘭園項目拿地之後,市場均猜測,其将以此為起點,持續加大西南地區的布局,但結果卻不及預期。
合並中能建後,能建城發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僅拿下兩宗地塊,分别打造成為能建·紫郡公館及能建·錦譽府。
數據來源:成都住建委、觀點指數整理
根據中能建官網消息,去年11月10日,成都·錦譽府項目實現四開四罄,圓滿清盤。11月20日,成都·紫郡公館項目全部房源售罄,同樣宣告清盤。
換言之,目前,能建城發在成都已無庫存項目。
與此同時,放眼整個成都市場,國央企們已經打響了樓市的争奪戰。
一方面,2024年,中鐵建一舉超越華潤,奪得成都樓市榜首。目前,該公司于成都在售項目共計11個,且今年持續拿地重倉蓉城。
另一方面,華潤置地、保利發展、招商蛇口等企業虎視眈眈,而成都軌道城市、成都城投置地等擁有天然優勢的地方國央企同樣奮起直追。
對能建城發這個項目少之又少的“小透明”而言,當前其在成都市場的競争壓力可謂是相當之大。
因此,無論是出于保留話語權的考量,還是出于與中鐵建等“國家隊”成員打擂台的考量,能建城發都急需一個重點項目來坐陣,這或許也是其大手筆重倉成都的最重要原因。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龔麗欣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