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鐘睒睒正試圖從IFBH的上市路當中,尋找突破口。
觀點網 六月的最後一天,椰子水品牌if母公司IFBH正式于港交所挂牌上市。
商業客了解到,IFBH的發行價定為27.8港元/股,從富途行情顯示,該公司于上周五暗盤段便一度大漲97.8%至55港元。
6月30日一早,IFBH延續了上漲行情,上市首日便高開近58%,盤中一度漲超65%,報46.5港元/股。不過,開市半小時後,其股價略顯疲軟,截至當日收盤,報價回落至39.5港元/股,較發行價超出42.09%,總市值約105.33億港元。
不僅如此,市場消息透露,多年占據中國首富寶座的的鐘睒睒,也參與打新IFBH,其持股超30%的道合承光私募拿到84.68萬股的股份。
股價暴漲、首富打新……一時之間,IFBH的熱度空前。
一瓶售價個位數的椰子水,如何撬動百億港元市值?又為何能吸引首富下場投資?
有業内人士認為,随着潮玩IP、新茶飲、寵物經濟的持續破圈,新消費品牌成為當前資本市場“掘金”主線之一,這也造就了IFBH的熱度。
除此之外,if椰子水的營銷模式、商業路徑,同樣是其取勝的關鍵。
不過,熱火之後,市場的隐憂仍在,一方面,當前,椰子水賽道的玩家衆多,市場暗流涌動,另一方面,“輕奢”椰子水價格不斷被“打下來”,以單一産品入局的IFBH,能否延續其神話?
if椰子水内地“囧途”
有人說,if椰子水起源于泰國富二代的“瞎折騰”。這一說法也並非空穴來風。
實際上,if椰子水的創始人,是一名泰國小伙子彭薩克。1980年,他出身于一個顯赫的商業世家,其父是泰國紡織巨頭蘇旺集團的創始人,家中産業涉及制造業、房地産、酒店、高爾夫俱樂部等多個領域,實力雄厚。
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彭薩克很早便展現出了對商業的興趣和天賦。
2004年,拿下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學士學位、紐約理工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彭薩克,走上了所有二代的必經之路——進入家族企業,並先後在市場、銷售、營銷等多個部門歷練。
但與一般“二代”不同的是,他並不滿足于繼承家族産業。經過一番考察,他決定從飲品市場着手其創業之路。
2011年,在父親支持下,彭薩克于曼谷建立了一家名叫General Beverage的工廠,專注于食品和飲料的制造與分銷。簡單來說,這家工廠主要為其他飲料品牌提供代加工服務。
相較于自有品牌,代加工模式下,生産廠家的利潤空間主要取決于委托方的合作條件及加工費用,往往利潤較低,這種“吃力不讨好”的事,顯然不是彭薩克的最終目標。
于是,兩年之後,if椰子水品牌橫空出世,彭薩克先是投資1.6億美元采購了西得樂的無菌灌裝技術生産線,並在泰國建廠,解決了椰子水易氧化的難題,而後,其又迅速推出了Innococo品牌,用于銷售其他椰青類飲品。
自有品牌成立之後,if椰子水在泰國本土收獲了較高的市場反饋,于是,2015年,彭薩克帶着他的if椰子水來到了香港,短短一年之前,if椰子水成為了當地最暢銷的椰子果汁飲料。
香港的小試牛刀,給了彭薩克較大的信心,2017年,if椰子水決心攻克中國内地市場。
相較于香港市場的“一路暢通”,if椰子水在内地市場的步伐則相對較慢。
彼時,剛剛來到内地市場的if椰子水,標榜“高端”、“進口”的定位,並陸續上架一二線便利店和精品超市。
但那一時期,中國飲品市場品類繁多,乳飲料、碳酸飲料、茶飲料、果味飲料、功能飲料等品牌衆多,消費者可選擇性較高,此外,新中式茶飲如喜茶等,也在2017年前後迅速崛起,如此以來,剛剛來到内地市場的if椰子水,砸下的水花並不算大。
與此同時,雖VitaCoco、Zico和Kara等椰子水品牌早前已進入中國市場,但由于定價較高,消費者認知度相對較低,導致整個細分市場一直未能進入成熟階段。
多重原因疊加之下,if椰子水于中國内地市場的“首戰”打得不算漂亮。
次年,if椰子水調整策略,通過透明瓶身設計直觀展現産品天然屬性,配合線上線下全渠道布局,逐步打開了市場。
但該品牌真正的爆發期是在2022年。
一方面,疫情之後,消費者對于電解質補充需求激增,而椰子水等天然低糖、高鉀屬性、無負擔的飲品精準切中都市白領和健身人群的健康需求。
另一方面,恰逢瑞幸咖啡的爆款産品“生椰拿鐵”進入市場,椰子水迎來加速滲透的市場契機。
彭薩克看到了其中的機會,為接住這波熱度,他先是與李佳琦合作,而後又進駐當時爆火的劉畊宏直播間。而後,這一品牌接連邀請知名明星代言、與泡泡瑪特等大IP進行跨界聯名……
if椰子水可謂是刷足了存在感,與此同時,其銷量也迅速漲超300%,一躍成為天貓旗艦店銷量品類第一。
輕到極致的打法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3年,IFBH正實現收益8740萬美元,2024年全年,該公司實現收入1.58億美元,同比增長80.3%,母公司擁有人應占盈利為3331.6萬美元,同比增長約99%。
其中,在2024年的總收入當中,if椰子水實現收入1.31億元,占總收入的83.3%,而中國内地為其帶來的收益則達到92.4%。
顯然,if椰子水精準定位年輕白領與健身人士,而後依托直播電商及KOL效應、知名IP合作帶來的轉化相當明顯。
利用網紅、明星等KOL帶貨的營銷策略,是if椰子水迅速搶占市場的原因之一,但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下場投資,其看中的或許不僅僅于此。
在招股書當中,IFBH表示,公司采用輕資産業務模式,透過代工廠商負責制造、第三方物流供應商負責運輸與第三方分銷商負責銷售與配送,實現高效營運。
該公司在泰國和新加坡兩地共有46名員工,包括20名銷售及營銷人員,15名财務、人力資源及行政人員,6名倉配人員及5名研究及開發人員。
首先,前端制造方面,彭薩克此前建立的General Beverage工廠,是IFBH的核心代工廠,其供應的椰子水原料占比超70%。
此外,中端儲存與運輸方面,IFBH並無租賃相關倉庫,其存貨為在途貨物,存貨周轉天數為2至3天。
至于後段銷售,該公司97.6%的收入全仰仗前五大經銷商,其中,在内地市場,其采取雙渠道分銷模式,線上渠道包括天貓、京東、抖音等,則主要由杭州大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而線下商超和便利店等主要有廣東恒俞食品貿易有限公司負責。
換言之,IFBH沒有自建工廠,沒有倉庫,沒有直營渠道,這一極致輕資産模式也被市場戲稱“三無公司”。
if椰子水作為一家泰國品牌,依托其極致輕資産的模式“出海”,進入中國市場後迅速取得階段性的勝利,其商業模式與輕資産打法,或許才是鐘睒睒打新的根源。
畢竟,過去幾年,受到市場競争白熱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消費習慣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内飲用水企業的利潤空間逐漸受到擠壓,當前,農夫山泉正在探尋海外市場的發展機會。
也許,鐘睒睒正試圖從IFBH的上市路當中,尋找突破口。
且不論IFBH的模式能否給鐘睒睒一些啟發,但可以明确的是,目前,這種過渡依賴KOL的營銷模式,以及其極致輕資産的商業模式,已然初現弊端。
一方面,此前,if椰子水接連簽約擁有龐大粉絲群體的趙露思、肖戰等作為代言人,流量明星讓if椰子水吃盡粉絲經濟紅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沉重的代價。
2024年,IFBH的營銷開支達到735.5萬美元,同比增長100.79%,直接翻了一番。
另一方面,極致輕資産的模式,為IFBH的節約了大量的成本,實現了高效的增長,但同樣意味着其被代工廠、經銷商扼住命運的咽喉。
其中,上遊供應鍊一旦出現壓力,如2024年東南亞高溫幹旱導致的椰子減産,無疑會影響其成本;而下遊銷售端如若出現變動,同樣直接影響其經營業績。
這些問題如何得到解決,決定了IFBH能走向多遠的未來。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龔麗欣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