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壓力下 佳明集團拟21億港元出售粉嶺數據中心

观点网

2025-06-22 22:07

  • 數據中心租賃業務雖維持平穩增長,但新項目的建設成本高企,或對現金流形成壓力。

    觀點網 近日,香港老牌多元化企業佳明集團控股宣布,拟以超21億港元的價格出售位于新界粉嶺的兩座數據中心物業。

    産城園區評論了解到,佳明集團此次拟出售的iTechTower3.1和iTechTower3.2合計總樓面面積約18.6萬平方呎。其中,iTechTower3.1已基本完工,預計售價不超過15億港元;iTechTower3.2仍在建設中,其售價由6.5億港元已獲同意部分及剩余竣工成本加開發管理費構成。

    根據公開資料,潛在買家是一家專注于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的企業,提供超大規模、定制化及主機托管數據解決方案。

    一筆交易

    佳明集團控股創立于1995年,其業務版圖涵蓋物業發展、建築及高端數據中心租賃三大闆塊。自2007年進軍高端數據中心物業租賃領域以來,提供合共近10萬平方呎高端數據中心租賃面積,其租戶包括國際數據中心營運商、電訊服務公司和金融機構等。

    産城園區評論了解到,佳明集團此次拟出售的iTech Tower 3.1和iTech Tower 3.2物業,分别位于新界粉嶺安居街3号和安全街8号,項目合計總樓面面積約18.6萬平方呎,是佳明集團控股為滿足人工智能和雲計算需求而規劃的高端數據中心。

    具體來看,iTech Tower 3.1由集團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悅基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目前該項目的機電設備安裝和内部裝修工程已進入尾聲,計劃于2025年中分階段交付,出售代價将不超過15億港元。

    iTech Tower 3.2由集團間接全資附屬公司金達富有限公司擁有,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地基工程,上蓋工程正在推進,預計2026年竣工。該數據中心出售代價為相關土地成本及Tower 3.2相關建築成本的總和,其中6.5億港元已獲同意,余下代價将根據Tower 3.2竣工尚需的建築成本加上開發管理費計算。

    公開資料顯示,潛在買方為數據基礎設施建築商,提供超大規模、客制化及主機托管數據解決方案。此次收購粉嶺數據中心項目,将進一步擴大其資産規模。

    從市場前景來看,随着雲服務、物聯網和大數據分析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數據中心市場需求将持續增長。此前,佳明集團控股已打造iTech Tower 1及iTech Tower 2兩座數據中心。

    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之全年業績(2023/24年度)報告中,佳明集團表示,iTech Tower 1及iTech Tower 2兩座數據中心的租賃業務收益保持良好增長,按年上升14.4%至2.688億港元,增長主要由客戶在數據中心空間使用率遞增及用電量增加帶動。

    彼時,佳明集團控股主席兼執行董事陳孔明先生曾表示,将繼續致力為iTech Tower 1及2的客戶提供可靠服務和支援,維護和升級這兩座數據中心的機電力設備,以緊跟行業的科技趨勢與變化。

    此外,在正确的軌道上,把握人工智能的崛起和廣泛應用對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需求不斷增加的大時代機會。“我們正與客戶緊密合作,确保iTech Tower 3.1數據中心按照彼等的要求交付。此外,與潛在客戶洽談租賃iTech Tower 3.2已展開。”

    或為化債

    佳明集團控股此次出售粉嶺數據中心物業項目,或與其近年來的債務壓力密切相關。

    産城園區評論了解到,佳明集團将旗下的業務分成三個分部,其中物業發展分部為發展及銷售物業;物業租賃分部主要出租數據中心物業及商鋪;建築分部為外部客戶及集團公司建造住宅樓宇、商業樓宇及數據中心。

    佳明集團于2025年6月20日發布的盈警公告顯示,預期集團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将取得淨虧損約2.8億港元至約3.1億港元,而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則取得淨溢利約2.985億港元。

    集團表示,本年度出現上述虧損主要歸因于受目前中國香港房地産市場不利因素影響,集團的發展中物業、持有作銷售已竣工物業以及自用物業須确認減值虧損(扣除适用的遞延稅項)約2.1億港元至約2.4億港元;集團投資物業及發展中投資物業于本年度确認未實現公平值虧損約1.1億港元至約1.4億港元。

    粉嶺數據中心項目的定位,瞄準了人工智能與雲計算的爆發式需求。iTech Tower3.1計劃于2025年中分階段交付,3.2則預計于2026年竣工,兩座大樓總建築面積超10萬平方呎,設計PUE(能源使用效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具備顯著的節能優勢。

    然而,項目的建設成本不容小觑。根據公告,iTech Tower 3.2項目的售價需覆蓋土地及建築成本,且需額外支付開發管理費。數據中心租賃業務雖維持平穩增長,但新項目的建設成本高企,或對現金流形成壓力。

    财報數據顯示,截止2024年3月31日(2023/24财年),佳明集團存在未償還銀行貸款約58.41億港元(2023年度約為46.30億港元)。銀行借款金額的增加,主要源于集團在回顧年度内提取了銀行貸款,用于iTech Tower 3.1和3.2地皮部分地價與補地價款項再融資,並為其建築提供資金。

    截至2024年9月30日(2024/25财年上半年),該集團的銀行貸款總額已降至54.98億港元。銀行借款的減少,主要得益于集團在回顧期内通過出售物業獲得了款項償還部分銀行貸款。

    事實上,佳明集團此前就已明确表示,将積極把握機會出售剩余的住宅項目。出售物業所得款項,一方面将用于補充集團的營運資金,另一方面也将用于償還現有的銀行貸款。

    此次潛在交易公告中同樣提及,若該出售交易得以實現,所得款項淨額将有助于集團減少其整體債務,進而改善集團的财務狀況。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林鐘純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