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龍馬這些年的營收與利潤不僅沒有達成正增長,還頻頻出現負增長狀态。
觀點網 曾經的物業與環衛,兩個行業之間泾渭分明,兩者間互為補集。
後來,兩個行業之間逐漸産生融合形成交集。物業公司們不斷開拓盈利增長點,最終盯上了城市服務闆塊,其中的代表便是碧桂園服務;環衛公司如同陷入了循環一般,最近也開始将盈利主意打在了物業的身上,個中代表為僑銀股份,該公司甚至還挖來了原碧桂園股份總裁李長江。
如今,物業與環衛之間互相搶占對方的盈利空間,因此當我們在探究物業行業的發展時,不妨将目光延展至那些曾經的傳統環衛上市公司身上。
最近,各大上市環衛公司也已經相繼披露2024年度業績,福龍馬亦于4月28日交出了這份成績單。
2024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40億元,毛利率21.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5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産67.4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産33.43億元。
裝備+服務版圖浮現
福龍馬的公司全稱為福建龍馬環衛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從名稱上便可知,其主營業務應以環衛裝備制造為主。
據了解,福龍馬前身為2015年初上市的“龍馬環衛”,是國内首家專注于環衛領域的主闆上市公司。當時,該公司的主營業務為環衛清潔裝備、垃圾收轉裝備、新能源環衛裝備等環衛裝備的研發、生産與銷售。其中,環衛清潔裝備的收入占比在七成左右。
上市之後,福龍馬為了擴大利潤規模,圍繞着環衛設備産業鍊上下遊進行布局,並首次步入環衛服務領域,首年收入0.36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41%。
2019年,福龍馬繼續向下遊布局固廢處置領域,延伸業務鍊條。這一年,公司來自環衛服務領域的收入占比達42.69%,來自環衛清潔裝備的收入比例則降至34.03%,此時,公司“環衛裝備+環衛服務”的業務版圖已經浮現。
2021年12月,該公司宣布變更證券簡稱,從“龍馬環衛”變更為“福龍馬”,並正式形成了以“環衛裝備+環衛服務”為主,“固廢處理+國際業務”為輔的全環衛産業鍊戰略布局。
時間來到現在,根據福龍馬披露的2024年年報,公司于報告期内實現營業收入50.40億元,其中來自環境産業生态運營的收入為38.24億元,同比增長3.93%,占公司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的76.62%;智能裝備收入10.78億元,同比下降17.78%,占公司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的21.60%;其他主營收入0.89億元,同比上升21.76%,占比為1.78%。
具體來看,2024年公司中標環衛服務項目52個,首年年度金額為7.68億元,合同總金額為46.07億元。截至期末,公司在履行的環衛服務項目年化合同金額42.70億元,合同總金額347.30億元,待履行的合同總金額195.86億元。這些在手的環衛服務項目合同将成為公司的業績“穩定器”,未來能夠提供穩定的收入。
目前,公司環衛服務運營區域覆蓋全國24個省自治區、100多個縣市區,100余家項目分子公司;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一線員工近5萬人、環衛車輛1.6萬余輛、清掃保潔面積超3.5億平方米等。
智能裝備制造業務方面,公司實現年内新能源環衛裝備(含CITIBOT城服機器人)銷量608台,收入3.61億元。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新車交強險數據統計,2024年,福龍馬環衛裝備市場占有率為4.27%,環衛創新産品和中高端作業車型市場占有率7.75%,新能源環衛裝備市場占有率6.77%。
除此之外,福龍馬亦在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公司旗下智能裝備已輻射亞洲、東歐、美洲、非洲、中東,遍布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内在沙特、新西蘭等地訂單實現重大突破,並成功開拓意大利市場,在西歐闆塊實現零的突破。
連續四年失約
福龍馬每年都會提出一個經營目標,比如2020年,要實現營業收入與歸母淨利潤的同比增長均不低于20%;2021年的經營指標為營業收入68億元、歸母淨利潤5.4億元;而2022-2024年的目標均為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不低于10%。
但從結果來看,福龍馬自2021年開始失約,至今已連續四年未能實現定下的經營目標。
數據來源:企業年報,物聊社整理
2020年,福龍馬錄得營收、利潤增速分别為28.75%、63.71%,實現了不低于20%的目標;進入2021年,公司對營收、利潤提出了更為精确的目標,若是以增速形式來呈現,則是要實現同比增長約24.93%、21.90%,比上年的目標幅度更大,而最後結果也與之有不小的差距。
此後,公司的目標明顯“縮水”,增速要求降至10%。然而,即便是降低了要求,其還是未能實現目標。公司這些年的營收與利潤不僅沒有達成正增長,還頻頻出現負增長狀态。
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40億元,同比下降1.30%;歸母淨利潤1.45億元,同比下降37.43%,公司毛利率21.57%。
年内淨利潤的大幅下滑,一方面與部分新增環衛服務項目尚未進入穩定運營期産生利潤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計提壞賬準備增加,年内公司壞賬損失9983.12萬元,約為淨利潤規模的68.64%,較2023年的2769.80萬元大幅增長260.43%。
與物管行業一樣,應收賬款也一直是環衛行業的“心頭大患”。
截至2024年末,福龍馬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25.53億元,同比增加約18.2%;期内壞賬準備同比增加27.3%至3.59億元,計提比例達14.07%(2023年:13.06%);期末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為21.93億元,同比增加16.8%。
由于回款越發艱難,公司于報告期内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減少93.46%至5675.14萬元。
2025年,福龍馬再次提出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不低于10%的經營目標,同時還披露了經營計劃與舉措,包括聚焦主營業務全方位升級;智能裝備将突出差異化競争,強化賬款管控,确保資金良性循環;加大研發投入,拓展新産品領域,優化銷售與生産管理;積極拓展新興業務,加大在海外市場的開發力度;堅持創新戰略,整合資源推進無人場景應用試點,探索無人環衛可持續發展模式,為公司發展開辟新賽道等。
新的一年,不知其能否守約。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黃金土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