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寫字樓出租率達到95%以上仍需要一定時間,我們能做到91%、92%已經算不錯,盡力而為即可。”
觀點網 3月11日,陽光房地産基金發布2023/24 财年全年業績,並召開媒體電話會議。
據業績報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8個月,陽光房地産基金全年收益12.36億港元,物業淨收入約9.58億港元,可分派收入約為4.99億港元,派發比率為94%。
目前,陽光房地産基金的物業組合全部位于香港,包括11座寫字樓及6座零售物業,可出租面積合共130萬平方呎。截至2024年末,投資物業總估值為179.336億港元,其中寫字樓估值90.65億港元,零售物業估值88.69億港元。
寫字樓方面,截至2024年12月末,陽光房地産基金旗下11座寫字樓的平均出租率為92%,較2023年中期末下滑1.1個百分點;平均租金為32.1港元/平方呎,較2023年中期末減少了2.5港元/平方呎;整體續租率為79%。
在這其中,作為唯一的甲級寫字樓,大新金融中心在2024年底整體出租率為92.2%,較2023年6月末的90.4%有所提升。
但在租金方面,卻有明顯的下滑,從2023年中期的41.8港元/平方呎減少至2024年底的36.9港元/平方呎。報告期内,續租率為52%。
針對寫字樓的表現,管理層認為目前甲級寫字樓新增需求持續疲憊,市場整體空置率仍處于高位,租金方面存在壓力是在所難免的。
就出租率情況,管理層指出,随着金融行業的微回暖,報告期内,仍有金融或銀行類客戶入駐到大新金融中心,空置率情況倒不必過于擔心。
“香港寫字樓出租率達到95%以上仍需要一定時間,我們能做到91%、92%已經算不錯,盡力而為即可。”管理層稱。
市場方面,2025年1月8月,世邦魏理仕曾發布報告指出,2024年全年香港空置率上升至17.0%。空置率過高導致第四季度租金環比下跌1.7%,全年跌幅達6.3%,較2023年的年跌幅5.5%有所加劇。
至于零售物業方面,受境外競争的影響,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已連續10個月下滑。
來自香港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2024年12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28億港元,同比下跌9.7%。其中,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跌幅達到13.8%。
在此背景下,2024年12月末,陽光房地産基金旗下的零售物業整體出租率為90.1%,較2023年6月30日下降3.4分百分點。但好在,續租率及租金仍能維持不變,分别為79%、65.6港元/平方呎。
6座零售物業中,上水中心購物商場、新都城一期物業為主要物業。
上水,香港人将稱之為“水鬼”。往前倒幾年,内地遊客來香港旅遊掃貨首選之地必是上水,甚至包括香港代購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到此地進貨,一是交通方便,距離羅湖僅一站;二是價格實惠;三是品類齊全,SASA、卓越、萬甯等三步一家。
依靠内地強勁的購買力,上水中心可以說是混得“風生水起”。2018年6月末,上水中心的租用率為98.9%,現行租金115.9港元/平方呎,估值42.77億元。
而如今,時過境遷,港人北上消費、港元利率不再占優、電商消費強勢崛起,上水“代購天堂”的神話也成為了過去式。2024年末,上水中心的租用率下滑至91.4%,現行租金跌至103.9港元/平方呎,整體估值大幅縮水至37.63億元。
但若與2023年相比,上水中心的運營情況略有好轉。2024年全年,租金及停車場收入微漲至1.518億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12個月:港币1.515億元)。同時,續租租金正增長4.2%,續租率77%。
相比之下,位于将軍澳的新都城中心一期商場(MCP ONE),于2023年7月完成翻新工作後, 2024年全年在運營方面似乎並未取得有明顯的增長回報。
報告期内,新都城中心一期租金及停車場收入約為1.99億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個月的則為1.33億港元,較同期增長130萬港元。而收入的增長是源于報告期内以2000萬港元出售若幹車位。
期末,新都城中心一期租用率下降至91.7%,而2023年6月末為92.2%;續租率為82%,續租租金為負增長0.9%。現行租金從2023年6月30日的53.8港元/平方呎下滑3%至52.2港元/平方呎。
對此,管理層解釋道:“其實出租率變化幅度並不大。翻新完成後,除了主要通道外,第二通道的人流有明顯的增加。我們更換了部分租戶後,商場的人流和氛圍有明顯的提升。”
提到翻新工作,管理層進一步指出,未來也會對西九匯物業進行翻新,包括在地下打造一個亮麗的出入口、創建共享空間,希望能借此加強與社區的聯繫,從而增加商場的人流量與氛圍。
但同時,考慮到成本方面,管理層表示翻新投入的資金並不會太多。“我們希望資金投入後,回報是好的。因此,未來可能會在出租率或租金提升方面投放得多一些,除此以外在房地産科技上也會有所投入,盡量降低勞動成本。”
資本市場方面,截至2025年3月11日收盤,陽光房地産基金報1.92港元/股,微漲0.52%,股本17.27億,市值33.15億港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期末,該基金将分派1.61億港元,每基金單位末期分派9.3港仙。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徐穎珊
審校:楊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