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直擊 | 中海物業:不要簡單以派息來衡量公司的價值

观点网

2024-03-27 01:17

  • 展望2024,中海物業並未給出确切的量化目標,並表示不再以規模擴張為優先考慮。

    觀點網 3月26日午間,中海物業發布2023年度業績報告。

    報告期内,中海物業整體收益130.5億元,同比上升19.7%;毛利20.7億元,同比上升19.3%;毛利率為15.9%;股東應占溢利同比上升22.8%,達13.42億元;每股基本盈利40.84港仙,拟派發末期股息每股8.5港仙。

    據此,中海物業股東權益平均回報率為36.8%,同比下降2.2%;全年派息14港仙,派息比率為31%,股息收益率為2.3%。

    中海物業當天股價下跌24.5%,交易時段後、業績會開始前,一位投資者在雪球上表達了樸實的投資理念:物業(股)就是按照股息率定價,“一切都可以造假,發到我手里的錢才是真的。”

    面對市場争論,中海物業董事會主席張貴清在業績會回應稱,他在下午也收到了很多微信,“不要簡單以派息來衡量一家公司的價值。”

    不再考核外拓面積

    在大摩看來,中海物業2023年的業績不盡人意。

    3月26日,摩根士丹利報告指,中海物業去年收入低于該行預期7%,主要原因是基本物管及非業主增值業務的增長放緩;毛利率15.9%也低于預期的16.1%,淨利潤低于預期8%;派息方面,“並未帶來預期之外的驚喜”。

    盡管如此,該行還是給予目標價9.39港元,評級“增持”。

    報告顯示,中海物業2023年在管面積上升25.4%至4.02億平方米,新增項目70.6%來自獨立第三方,相關合約額40.02億元。

    其中,住宅項目及非住宅項目的新增在管面積分别占47.8%及52.2%,相關合約額分别約達為40.23億元及約29.99億元。截至2023年底,來自獨立第三方及非住宅項目的在管建築面積占比分别增加至40.5%及30.1%,分别增長約8個和6個百分點。

    2023年,中海物業新增外拓合約面積為1.0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2.8%,新拓面積創歷史新高。

    在新增外拓合約面積中,非住業态占比提升至60%以上,其中産業園40.6%,其他類(如場館、學校、醫院、政府機構)占比為12.23%,商寫類為8.4%,而住宅類業态面積為38.8%。

    在2023年,中海物業将戰略概括為“三高三量”。

    “三高”指高合約額、長合同周期、大體量項目,“三量”指聚焦存量、緊盯增量、關注質量。

    展望2024,中海物業並未給出确切的量化目標,並表示不再以規模擴張為優先考慮。

    “項目外拓的業績不會低于2023年,在非住業态的利潤方面,因為時間關繫,我也不再仔細說。”張貴清說道。

    去年上任的行政總裁肖俊強也表示:“雖然今年不再考核外拓面積,但基本上面積不低于一億平米,合約總額的話也有二十幾億。從策略上來講,未來肯定是聚焦于大項目,還會在城市空間多下功夫,包括年初跟張家口政府也簽訂了一些協議,同時今年6月份中建科創平台通過驗收後,在中建繫統内類似于智慧運維項目上,中海物業會有一些先發優勢,帶來更高附加值的業務。”

    增值服務預留空間

    2023年,中海物業增值服務闆塊營收34.36億元,同比增長33.7%,占總營收比例從23.5%提升至26.4%。

    該闆塊分為非住戶和住戶兩個子分部,在非住戶增值服務方面,2024年該子分部收益21.45億元,按年增加18.3%;占總收益的16.5%,按年減少0.1個百分點。

    進一步細分,工程服務營收11.92億元,同比增長48.3%,主要“海博工程”業務量大幅增加,及“興海物聯”智慧小區、智能園區的業務增長。銷項查驗服務營收2.14億元,同比增長8.8%。

    但與住宅開發息息相關的交付前服務及顧問咨詢服務,營收則分别同比減少9%和12.6%。

    非住戶增值服務的子分部毛利為2.8億元,同比減少5.8%,毛利率從2022年的16.4%下降至13.1%。

    住戶增值服務子分部年内收益12.92億元,同比增長70.9%。其中小區資産經營服務收益5.61億元,同比增長37.1%;居家生活服務及商業服務運營收益7.31億元,同比增長110.8%%。

    可以看到,住戶增值服務的收益增長高于非住戶增值服務,但毛利率也出現了更明顯的下挫,從38.4%降至26.1%。

    報告顯示,這是由于年内毛利率較低的零售、小區集采團購及家居裝飾服務業務量大幅增加;及涉及額外成本以多樣化營銷渠道並完善小區服務體繫。

    顯然,中海物業的各類增值服務在經營效益上已出現分化,這也考驗着物企對于業态創新的分析能力。

    就在去年10月11日,中海物業發布了一則關聯交易收購公告,拟不超過9.5億港元,以17.54倍PE從兄弟公司中國建築國際旗下公司收購“中海通信”和“中海監理”。

    兩個月後,這筆收購案在股價和輿論的雙重壓力下宣告撤回。

    如今在業績會上談及“高質量發展”時,張貴清說:“不能脫離主業去做新質生産力”。

    截至報告期末,中海物業現金及銀行結余為51.31億元,比2022年末的41.28億元增加了10.02億元,即增長24.28%,現金流維持健康。

    “我們對市場承諾派息率不低于30%,過去2023年,中海物業有充足的現金,考慮到公司規模發展,用于生産經營,同時用于創新業務發展,特别是今年在數字化轉型和智慧物業方面希望加大一些力度,同時也希望在市場上合作或收並購機會,留有一些空間和余地,這都是對派息率的一些考慮。”張貴清解釋道。

    當市場對企業派息有所讨論,每一筆現金的流向都将更受關注。

    撰文:馮嘉炜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物業服務

    港股

    業績

    中海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