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面臨舉步維艱的境地,償債表現已近乎乏力,因此過去一段時間内,相關部門已啟動對該公司的追責工作。
觀點網 恒大近期可謂冰凍三尺。
9月24日晚間,中國恒大再發公告,在建議重組下拟發行的各項新票據須根據适用情形遵守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境内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和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企業中長期外債審核登記管理辦法》,公司須證明其符合相關規定。
恒大續稱,鑒于公司主要附屬公司恒大地産集團有限公司正在被立案調查,集團目前的情況無法滿足新票據的發行資格。
過去一個月時間内,中國恒大面臨着復雜且動蕩的局勢:自8月16日起恒大地産被立案調查,恒大金融集團旗下恒大财富、恒大人壽高管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或帶走調查;許家印則被曝光已與妻子離婚,並有“小作文”稱其已被帶走。
推進半年之久的債務重組工作同樣遇到阻力,此前兩天即9月22日,中國恒大就曾公告宣布,集團的銷售情況不如公司預期,基于公司目前情況以及其顧問及債權人協商,公司認為有必要重新審視建議重組的條款,以匹配公司客觀情況和債權人訴求。
因此,原定于9月25日(境外全資子公司天基和天基子公司景程)和9月26日有關建議重組的相關協議安排會議将不會舉行。
這意味着在一再延遲之後,中國恒大的境外債重組協議安排會議最終面臨終結。
擱淺
中國恒大境外債務重組要追溯至半年前,3月22日該公司宣布與包括公司發行的本金總額139.225億美元的美元高級擔保票據,景程發行並由天基集團擔保的本金總額52.26億美元的美元優先票據的債權人特别小組成員,就拟議重組的核心條款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協議。
至4月3日,中國恒大正式公布最終重組方案,當時恒大自稱已與境外債權人特别小組簽訂重組支持協議,同時要求其他債券持有人參與進來。需指出的是,特别小組持有的恒大未償付債券約占總額的逾20%,景程未償付債券占總額的逾35%。
據觀點新媒體了解,重組方案主要分幾部分:
其中持有恒大美元債券(本息170.7億美元)的分為A組,恒大其他境外債務如貸款及對外擔保等(預計本息146.7億美元)被分為C組。這部分債權持有人可選擇兩個方案,分别是以1:1比例轉換新債;以及轉換新債,或由中國恒大、恒大物業、恒大汽車相關股債權組成的支付組合。
景程的重組方案涉及未償還本金額52.26億美元,按“可獲償金額”口徑(即未償還本息扣減合資格的相關權利估值)計,重新發行本金額最多達65億美元債券。但市場分析指,投資者在這部分方案中,可能面臨新債未能覆蓋可獲償金額的風險。
天基的重組方案則在覆蓋景程舊債券之余,還包括其他債務如2.6億美元票據、9.74億美元貸款、8.14億美元認沽期權以及50.35億美元的恒大公司間余額。該方案同樣發行新債券,並根據債權人的可獲償金額按比例分配。
上述重組方案基本需要得到75%債權人同意才能通過,至4月27日,中國恒大披露進展稱,A組方案已有77%以上持有人遞交重組支持協議函件,C組方案30%以上,景程方案91%以上,天基方案64%以上。
7月26日,中國恒大分别獲香港高等法院、開曼群島大法院、英屬維爾京群島東加勒比最高法院轄下高等法院指示,恒大重組協議安排會議安排于8月23日,天基、景程重組協議安排會議安排于8月22日。
但在8月14日紐頓集團拟認購恒大汽車的新股事項被披露後,中國恒大以“讓債權人有時間考慮認購事項的影響”為由,延期相關重組協議安排會議至8月28日。
8月28日,中國恒大再度宣布延遲至9月26日召開恒大重組協議安排會議,9月25日召開天基、景程重組協議安排會議。理由則變更為:恒大協議安排債權人提出多項問題,以及給予債權人更多時間考慮近期發展(包括復牌及紐頓集團入股恒大汽車)産生的影響。
一而再的債權人會議延期,在消磨外界對恒大耐心的同時,也加劇了他們對重組的疑慮。
因此9月22日的公告,對于外界而言只是“狼來了”故事又一次上演。中國恒大所稱的“銷售情況不如本公司預期”,實際上自下半年以來便是房地産企業普遍遭遇的情況。
根據相關要求,中國恒大要在12月15日前完成協議安排會議,但如今數度延遲,時間表顯然並不在管理層的預期之内。
黑洞
中國恒大9月24日最新公告所提及,因恒大地産正在被立案調查,集團目前的情況無法滿足新票據的發行資格。考慮到在債務重組方案中,發新債是重要的條款組成,這基本阻斷了通過的可能性,方案無法通過就不具備對恒大繫所有債權人有約束力。
恒大地産是于8月16日收到了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恒大地産立案。
過去半年間,中國恒大已多次披露恒大地産涉及重大訴訟及未能清償到期債務事項。其中截至7月末,恒大地産涉及3000萬元以上未決訴訟金額累計4377.43億元,到期未支付債務2775.01億元,逾期商票累計2075億元;7月新增被執行金額126.47億元,新增股權凍結446.84億元。
中國恒大自2021年下半年大面積暴露債務風險以來,近兩年間仍難以緩解資金壓力,截至今年6月底剔除合約負債後債務達1.78萬億元,涉及大量借款、應付款,淨資産負6442億元。
恒大面臨舉步維艱的境地,償債表現已近乎乏力,因此過去一段時間内,相關部門已啟動對該公司的追責工作。
其中除了恒大地産被立案調查,恒大财富在8月底宣布無法開展兌付後半個月,9月16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發布案情通報,表示依法對恒大财富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員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同時,9月15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批復成立海港人壽,整體受讓恒大人壽的資産及負債。此後,據多家媒體報道,恒大人壽原董事長朱加麟已經于近日被帶走調查,目前處于失聯狀态。
恒大人壽、恒大财富背後的股東均涉及恒大金融集團,恒大金融集團與恒大地産則屬于“恒大繫”兩大平台。
據觀點新媒體了解,中國恒大曾于2016年中期對投資者透露,金融闆塊是恒大完善多元化的重要一環,目標是打造一個“全牌照的金融集團”。管理層當時提及,公司已入股盛京銀行,收購中新大東方人壽(恒大人壽前身),還将並購一些信托、證券公司。
不止是地産、金融平台,今年1月恒大集團原執行總裁柯鵬被帶走調查。另據财新報道,中國恒大原董事會副主席夏海鈞已于去年中回到境内並被相關部門控制起來,原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潘大荣亦被帶走。
夏、潘、柯三名高管,均參與了恒大物業134億元質押擔保被銀行強制執行事件的資金安排。而許家印作為能夠直接接觸相關文件的另一名人士,卻表示“沒有審閱這些文件”,因為在關鍵時期自己並不負責公司财務和資金,這種說法使他避免為質押擔保事件承擔責任。
盡管如此,9月21日前後,市場仍有傳言指,許家印已被相關部門帶走。在此前一個月,許家印與妻子丁玉梅離婚一事被曝光出來,被外界解讀為進行财産分割的舉動。
目前這一消息未得到權威渠道證實,外界仍未能得知,這位曾登上中國企業家财富巅峰,卻制造出萬億級别債務“黑洞”的企業家将面臨什麼命運。
解局 | 從局外到局内,觀察和解讀行業、企業與市場的真實一面。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鐘凱
審校:徐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