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對兩個市場的長期基本面保持樂觀,但市場氣氛和信心需要更多時間重建,未來将加倍審慎。”
觀點網 香港報道 樓市疲弱競争減少下,為部分發展商提供收購優質土地的機會。嘉里建設在2023年上半年收購了兩個優質項目,包括今年二月投得位于香港荃灣的住宅地塊,以及六月在上海市黃浦的6幅地塊。
嘉里建設副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區慶麟表示,若市場有優質地段集團亦會積極參與,但實際仍要視乎市場環境及地塊前景而定。
區慶麟于2023年上半年在線業績發布會上介紹,集團于今年2月時通過招標以14億港元投得位于香港荃灣地塊,該地塊将提供31.4萬尺的樓面面積,地理位置優越,預計于2027年進行預售。
而今年6月,嘉里建設上海市黃浦區以89億元買下6幅地塊,與其于2022年所買的4幅地塊相鄰,並完成了将金陵路項目的整合。
他續指,有關項目提供545萬平方呎的樓面面積,為位于市中心交通樞紐的綜合發展項目,包括住宅、辦公室、零售及酒店,其中住宅部分占總規劃樓面面積約25%,並于2025至2026年推售;投資物業部分預計于2027年起分階段完工。
區慶麟強調,金陵路項目正體現出集團其中一個土地儲備策略,即過去數年在土地儲備策略均是圍繞兩大方向:一是聚焦于内地一線城市建立優質的投資物業組合,二是在中港兩地持續進行物業開發業務。
到目前為止,嘉里建設于中港共有1100萬平方呎可銷售物業土地儲備,足以支持未來5年需求。
8月29日,嘉里建設舉行在線業續發布會,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
期内,該公司錄得股東應占溢利17.39億港元,按年下跌36.69%,若不計入2022年出售香港兩個貨倉的非經常性收益及投資物業公允價值變動,2023年上半年基礎溢利達17.39億港元,同比增長15%;每股基本盈利1.2港元。集團中期股息維持派40仙,並稱預期将維持穩定股息,以實現長期可持續增長為目標。
中報顯示,總收入達54.72億港元,同比增長18%,當中發展物業收入貢獻21.2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4%。期内合約銷售額共81.70億港元,當中來自香港錄得15.75億港元;内地則錄得65.95億港元。
對于香港有發展商減價推售樓盤,區慶麟回應指,每個項目定價都有其獨特特征,如位置、交通、樓盤質素等,而集團下半年計劃在港推售的四樓盤,包括筆架山缇外、跑馬地TheAster及黃竹坑兩項地鐵上蓋物業,均位于市區黃金地段,各自定位清晰,均受到不同客戶群所歡迎,相信可發揮自家獨特優勢。
内地方面,區慶麟指上半年推出的杭州及上海項目均已售出,而集團計劃下半年在沈陽、秦皇島、武漢、天津等地仍有住宅及公寓項目銷售。
他指,上海項目的銷情仍熾熱,對一線城市有信心,但其他地區的銷情則相信仍有較大挑戰,下半年推售速度料較緩慢。
嘉里主席郭孔華于業績報告就表示,預計中港房地産市場在可見未來仍然低迷,當中香港顯著高息令情況加劇,直接導致自置居所成本上升,抑壓住宅市場情緒。
郭孔華又稱,盡管對兩個市場的長期基本面保持樂觀,但市場氣氛和信心需要更多時間重建,未來将加倍審慎,專注于發展中項目的交付,以及資産優化,並推遲任何非必要的資本支出。
截至今年6月底,嘉里建設的負債比率36%,首席财務官鄭慧善表示,有不同計劃保持财務基礎穩健,目前不打算進行企業行動減少負債,主要由于集團的财務狀況穩健,因此會以一貫按物業銷售來處理,有信心在合适時間恢復至低于正常的水平。
至于投資物業組合(不計入酒店)的入住水平穩定,帶來穩定的收入24.9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25.02億港元錄得輕微下跌,主要是由于失去了于2022年出售的貨倉的租金收入以及外匯影響。
另據區慶麟介紹,嘉里建設于未來九年内将會完工的總樓面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呎,包括未來5年内于杭州、上海、前海推出的綜合用途項目。
展望下半年,他對公司整體收租物業展望保持穩定,並指現在已屆8月底,今年余下時間續租情況已十分清晰。另外酒店收入8.5億港元,增長1倍。
匯豐研究發表報告指,嘉里建設上半年基本利潤按年增長15%至17億港元。該行相信,由公司最近收購的兩個項目中顯示,其已恢復增長軌迹。
另外,公司的酒店和租賃業務均錄得改善,惟由于房地産銷售較預期弱,該行預計集團将放慢收購步伐,以便在未來12個月内将其負債水平恢復至35-40%的正常水平。
該行提到,中期股息維持在0.4港元不變,並料未來全年股息将維持在1.35港元。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馮慧欣
審校:徐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