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地産搭建新朋友圈 半月内連簽北京城建、上海久事

观点网

2023-07-24 22:49

  • 公開市場拿地代價較大,且存在運氣成分,加強TOD和國企合作拿地成為上策。

    觀點網 越秀地産再為自己的擴張雄心找到新朋友。

    最新消息,該公司7月20日與上海久事置業有限公司,在上海久事商務大廈舉辦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據悉,雙方将圍繞地産闆塊業務開展合作,涉及TOD項目開發合作、物業管理、城市更新、綜合開發等多方面領域。

    資料顯示,久事置業是上海久事(集團)有限公司集團成員,後者是上海市市屬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前身為成立于1987年的上海久事公司。

    久事公司成立的背景是國務院下發的“國函(1986)94号”文。上世紀80年代中期,正值改革開發初期,但近代上海第一個大型城市規劃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民國時期的“大上海計劃”。

    歷經風霜,當時上海正面臨城市功能老化、工業設備陳舊、市政基礎設施落後等問題。

    另一方面,随着1986年國家批復同意《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方案》,上海被重新定位為“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成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經濟貿易中心之一”,同時是國内重要的經濟、科技、貿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

    在這樣的歷史使命之下,這座百年名城亟待更新。

    久事大上海

    于1986年8月,國務院以“國函(1986)94号”文批復上海市政府,同意上海第一批擴大利用外資32億美元,用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業技術改造和發展第三産業。

    翌年12月,久事公司正式成立,成為全國第一家政府性投融資公司並專門負責上述事項,並先後對南浦大橋、地鐵一号線、合流污水一期工程、虹橋機場候機樓改造等基礎設施項目進行投資。

    随後數十年的發展歷程里,久事集團因應上海市政府發展需求,幾次改變投資方向。2019年時任久事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龔德慶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市委、市政府出于對久事的信任,交給我們很多工作和任務。”

    包括90年代久事集團将關注點投向高科技和金融領域,參與投資了華虹微電子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永新彩管、旭電子玻殼、朗訊科技等項目,同時入股了浦發銀行、上海銀行、招商銀行、申銀萬國、海通證券、國泰證券、平安保險等金融機構。

    千禧年後,上海發力軌道交通基礎設施,久事集團亦深度參與其中。資料顯示,2000年4月,久事與上海城投集團一同出資組建上海申通集團(現上海申通地鐵集團)。兩年後,久事集團組建申鐵投資公司,並與鐵道部共同投建了浦東鐵路一期和蘆潮港集裝箱中心站。

    到2005年,在上海市政府安排下,上海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巴士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強生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五汽冠忠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上海現代交通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劃入久事集團,進一步擴大了久事集團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實力。

    目前,久事集團核心業務分為城市交通、體育産業、地産置業、資本經營和文旅産業五大闆塊。

    其中,城市交通闆塊的上海巴士公交(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強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申鐵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等,覆蓋上海公交運營、出租車和租賃車、公交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與運營保障服務、鐵路投資、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城市交通支付和信息服務等業務範疇。

    而久事置業是久事集團的地産平台,主要受托管理外灘核心區域外灘1号、外灘2号、外灘6号、外灘14号、外灘18号、外灘27号和漢口路110号等16幢文物及歷史保護建築,總建築面積約13.8萬平方米。

    同時,久事置業還承擔承擔上海舊區改造、專項土地儲備任務、房産經營開發等工作,據悉參與進虹口區、徐匯區、普陀區等區域約10個舊改項目,另外還涉及一些TOD項目開發。

    以上海久置大廈為例,該項目坐落于九号線和十二号線換乘樞紐嘉善路地鐵站上蓋,原為上海市徐匯區五十九中地塊,學校搬遷後地塊由久事置業承接,後改造為久置大廈。

    項目同時擁有城市更新+TOD雙屬性,地塊總規劃建設用地10319.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2860.8平方米,擁有商業、辦公、居住等業态。

    越秀找朋友

    此次簽約,可以視為兩家同樣具有軌道交通背景的國資地産企業聯合。

    來自4月28日舉辦的久事置業2023年第一季度經濟活動分析會信息,集團黨委委員、常務副總裁孫冬琳在講話時就表示,眼下最緊要的任務就是推動城鐵車輛段上蓋綜合開發項目。

    “TOD(軌交+物業)”和“國企合作”是越秀地産目前對外拓展的優勢,也是其“6+1”多元化增儲方式的兩種有利途徑,除此之外還有城市運營、城市更新、收並購和産業勾地四種方法。

    新冠疫情爆發三年,房地産企業面對流動性危機、房地産行業環境發生劇變,越秀地産卻獲得了快速發展的空間。

    資料顯示,2021年越秀地産新增總建築面積約為918萬平方米,新增土儲中約2.3%、9.3%的土地就來自于TOD和國企合作;2022年越秀地産新增總建築面積約695萬平方米,TOD和國企合作拿地的占比就提升到11.5%和34.4%。

    過去一段時間内,在進入華東、華北一些過往並不熟悉的城市時,TOD和國企合作拿地模式,也變成越秀地産兩塊“敲門磚”。該公司兼具大股東越秀集團、二股東廣州地鐵集團的雙國企股東,以及較高度市場化的專業背景,為其提供信用背書。

    能夠看到,2022年5月越秀地産通過股權轉讓以總額17億元收購杭州北匯置業有限公司51%股權,並因此獲得杭州地鐵4号線二期工程勾莊車輛段上蓋物業項目(後開發為星缦雲渚)。

    2023年1月,越秀地産再通過股權轉讓以總額約4億元收購杭州北煦置業有限公司公司38.78%股權及對應債權,從而間接持有杭州北星置業有限公司19%的股權,因此獲得杭州地鐵3号線星橋車輛段上蓋物業綜合體項目。

    在兩次合作的基礎上,越秀集團今年4月與杭州地鐵集團在廣州國際金融中心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繼續加深合作關繫。

    新的一年,越秀地産有信心深化全國布局,但随着現時土地市場逐步回暖,像過去兩年般能夠以較低廉價格買入優質地塊的機會正逐漸減少。

    觀察今年越秀地産參與招拍挂的情況,熔斷觸發競配建、溢價等情況屢屢出現,無疑增加了拿地成本。另外,搖号也增添了企業拿地的難度。

    據報道,越秀地産投拓人員今年就頻繁祭出紅色“戰袍”、桌面擺放香蕉和橙子等玄學行為。

    公開市場拿地代價較大,且存在運氣成分,加強TOD和國企合作拿地成為上策。今年以來,越秀地産就加大了與各重點布局城市當地國央企的合作。

    在久事置業之前,越秀地産剛于7月11日與北京當地國企北京城建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據悉,北京城建集團土地儲備超過1000萬平方米,同時涉及棚改項目,據公開資料在手棚改項目8個,一級開發項目4個,二級開發項目49個,總規劃建築面積超680萬平方米。

    更早之前,除杭州地鐵外,越秀集團則在6月7日與廣鐵集團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消息稱,雙方将圍繞産業上下遊挖掘合作點,在土地資源盤活、涉鐵金融服務以及智慧交通管理等領域拓寬合作空間。

    據了解,廣鐵集團在廣東省特别是粵港澳大灣區各條軌道沿線站點周邊,擁有大量土地資源。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劉子棟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房地産

    公司

    合作

    越秀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