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的供地結果與今年前幾次類似,可以說是不溫不火,好的闆塊很快觸頂搖号,其他的底價成交。”
觀點網 7月17日,南京第四批集中供地在6宗底價成交、2宗觸頂搖号的結果中落下帷幕,整體熱度不比之前。
觀點新媒體了解到,南京2023年首場供地迎來回溫,11宗地全部出讓,其中4宗底價,余下7宗均為溢價成交(4宗觸頂搖号),整體溢價率8.01%。
第二批次則延續熱度,10宗地最終5宗溢價成交(包含3宗觸頂搖号)、5宗底價成交,攬金約150.09億元,整體溢價率9.32%。
自第三批供地起,南京土拍市場出現拐點。原本計劃于6月中旬出讓4宗宅地的三批次供地,最終有3幅都在開拍前發布了延期出讓公告。
本輪則共推出8宗住宅地,最終6宗底價成交,2宗進入搖号階段,溢價率分别為14.65%和14.77%,總成交額94.48億元。熱度雖較第三輪有回升,但較前兩輪仍不及。
保利發展奪魁,越秀、聯發搶地
出讓資料顯示,四批次出讓的8宗地總起價89.8億元,主要集中在雨花台區、江甯區和六合區,涉及雨花數字城、小行、青龍地鐵小鎮、江甯東山以及六合副城等闆塊。
保利發展以底價29.2億元摘得本輪起價最高的雨花台區鐵心橋街道數字大道以北、迎江路以西地塊,樓面價24474.57元/㎡,位列本批第二高。
據悉,該宗地出讓面積42609.83㎡,規劃為住宅地,容積率2.8,建築面積119307.52㎡。
資料顯示,該地塊較為方正,是數字大道東段十分優質的住宅地,東側規劃建設小學、初中、幼兒園各一所;西南側已建成鐵心橋小學,西側及西南側還将規劃建設兩所幼兒園。東側緊鄰片區配套建設的居住社區中心,配套較大規模的社區商業,可形成片區内的公共生活配套中心。西南側為商辦用地,規劃建設社區型商業。
出行上,該宗地緊鄰數字大道、花神大道等城市主幹道,可快速通達主城核心區、河西新城、南部新城以及南京南站。且位于地鐵S3号線景明佳園站與鐵心橋站之間。
據了解,地塊内可建7棟26-32層的高層住宅,沿迎江路可布局3-4層的沿街商業,作為片區社區生活配套的補充。
另外,在下午的搖号中,越秀和聯發也各有所獲,越秀更是落下在南京的第6子。兩者拿地金額36.2億元。
其中,由杭州越秀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越秀)搖中的雨花台區賽虹橋街道丁樹路以東、安鳳路以南地塊,成交價9億元,溢價率14.65%。其成交樓面價是此次出讓地塊中top1,為28378元/㎡。
該宗地位于河西新城連接軟件谷小行跨線橋的西南側、機場二通道西側,北側軟件大道可通達河西新城、南部新城以及鳳台南路、繞城公路快速路,北側鄰近地鐵10号線小行站,出行便捷。還緊鄰仁恒城市星光和萬科朗拾、朗拾二期。
據悉,去年成交的朗拾(G04)、今年成交的朗拾二期(G06),均觸頂搖号成交。此次越秀所摘宗地也是該片區中最後1幅住宅地,同時也是規模最小、離南側公園更近的地塊。
由聯發集團南京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溢價14.77%競得的江甯區江甯高新區竹山路以東、橫二路以北地塊,成交價為27.2億元,位列本批次總價第二,樓面價也達到了21587元/㎡,位列第三。
據了解,該宗地有20家房企參與報名。首進南京的安徽建工也有意與招商組成聯合體參拍。
如此搶手,主要是因為地塊位于主城東山老城中心區,區位優勢十分顯著;還臨近在建地鐵5号線站點;周邊有龍湖天街、萬達商業廣場、江甯楊家圩市民中心、市民廣場等。
地塊西北角規劃有一幅商辦混合用地,為5号線地鐵新亭路站地鐵上蓋,未來将進行居住、商業、辦公等混合功能開發。
另外,在本場土拍中有所斬獲的房企還包括了南京地鐵小鎮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雄州産投、六合新城建設、六合經開、六合市政。由此可見,央、國企為本輪土拍的主力軍。
上半年攬金355億、熱度分化依舊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江蘇省内以蘇州出讓土地最多,共成交86宗,攬金約493億元,占全省總金額比例為28.3%。
而南京上半年共成功出讓38宗地,賣地收入達到355億元,較去年同期上漲76%,位列江蘇第二。而且,觸及最高限價的地塊仍分布在河西、城南等熱門片區。
截至目前,南京在一、二、四批次供地中成功出讓了29宗涉宅地,總計收金421.27億元。
通過觀察地價發現,熱度較高的闆塊也較為明顯。南京上半年成交的宅地中,地價超過2萬元/㎡的地塊共12宗。其中,河西的2023G03地塊成交樓面價達到43173元/㎡;城南大校場闆塊2宗地樓面價在3萬-4萬元/㎡之間;另有9宗地樓面價在2萬-3萬元/㎡之間,分布在江心洲、雨核、小行、百家湖、燕子矶等片區。
東方地産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尹霄飛向觀點新媒體表示,本輪的供地結果與今年前幾次類似,可以說是不溫不火,好的闆塊很快觸頂搖号,其他的底價成交。
“現在基本上每次土拍,都會拿出兩三塊比較好的土地,開發商對于這些熱點地塊,興趣就比較強烈。”他表示。
據了解,在南京今年首批供地中,萬科27.5億元摘得的雨花台區NO.2023G05地塊經歷了61輪競價、招商蛇口18.15億元摘得的江甯高新區NO.2023G08地塊經過了47輪競價最終觸頂搖号。
而在二批次供地中,雨核NO.2023G14地塊吸引了9家房企報名;降價3.3億元的百家湖NO.2023G16地塊再度拍賣時,則吸引包括包括華發、越秀、建發、華潤、萬科、招商、保利、美的、綠城、中天美好、金地、金地商置、龍湖、中海、偉星、碧桂園約20家房企争搶。
今年以來,雖然央國企是南京供地中的絕對主角,但民企偉星、昆山钜康、中霖控股、南京家苑置業有限公司(鹽城綠洲地産)、南京帝業置業有限公司也均有拿地,龍湖、碧桂園等企業也曾積極參與。
在樓市成交方面,據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産局的數據,上半年全市住宅成交面積近9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35%。其中,商品房認購面積488.3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1%,商品住宅網簽成交380萬平方米、3.13萬套;二手房交易面積達到530萬平方米,其中二手住房成交504萬平方米、5.6萬套,同比分别增長55.3%、54.7%。
比較地市來看,“南京樓市也是兩極分化,好的不愁賣,普通或遠郊的闆塊賣不動,開發商也就更願意拿比較好的地塊。”尹霄飛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蘭英傑
審校:劉滿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