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 我為什麼投健康? 孫宏斌說富人也慢慢老了

观点网

2019-10-27 21:58

  • 馬雲說,下一個能超過他的人,一定出現在健康産業。只是不知,這會不會與孫宏斌有關。

    觀點地産網 “我30多年前在清華上了個研究生,但很少回去。如果研究生算是校友的話,那我應該是清華校友。”

    孫宏斌,這位34年前的清華碩士,再一次和母校有了糾葛。這一次,他以融創中國董事局主席的身份。

    10月27日,融創中國與清華大學簽署了兩份協議。第一,融創正式向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10億元資金,用于支持清華大學開展教育與科研、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工作。

    第二,将聯手清華大學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投資45億元,建設醫學中心,包括兩家醫院, 一個醫療人才教育中心,一個精準醫學研究中心,一個智慧醫療研究中心。

    值得關注的是,7月25日,融創曾以8.43億元競得青島黃島區兩宗商住地。該地塊原為清華長庚醫院青島分院用地,根據規劃,将按照三甲綜合性醫院標準建設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青島分院,同時規劃建設清華大學精準醫療産業園,預計總投資達100億元。

    外界有種分析是“飲水思源”,但商人的世界里,互惠互利似乎是一種更可靠的關繫。

    融創對這次活動頗為看重,孫宏斌罕見地出席了媒體會,為大健康站台。要知道,除卻每年雷打不動的兩場業績會,媒體已經鮮少有機會直面孫宏斌。

    他坐在中間,笑得很開心,頭發卻已有些花白,旁邊坐着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

    都說資本逐利,在大衆的刻闆印象中,資本和公益似乎永遠相悖,不存在和平共處。“這次捐贈出于什麼考慮?融創布局大健康有什麼優勢?未來醫養健康的大致規劃是怎樣的?......”所有的問題,被推在孫宏斌面前,等着他回答。

    觀點地産新媒體了解到,近年來,涉足醫療的房企不在少數,據不完全統計,包括泰禾、萬達、恒大、綠城、富力等在内超20家房企以投資新設或收購的方式布局大健康領域,涉足醫療地産開發、醫院投資運營、醫藥器械與服務、非診療服務等領域。

    “這不是公益,這是個投資。”對于涉足大健康,孫宏斌給出的答案是——遵循融創的投資邏輯,投資消費升級和美好生活,包括文化、旅遊、醫療、教育、養老等等。

    這話聽着耳熟,融創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強調自己的定位。更或許,一切以“地産+”為基點,開展多元業務的企業,對于這套說辭都不會陌生。

    “和清華合作的青島醫學中心是特别大的事,養老、康養、醫養沒有好的醫院依托是不行的。”這種看重從孫宏斌的表态中能夠窺見一二。

    “以前是富人不老,老人不富。現在富人也慢慢老了,所以醫療這個市場會非常大。”他回應媒體,無論是美好生活還是消費升級,醫療和養老醫養相結合起來是一個特别大的事情。

    但健康産業需要長期投入,且很難得到短期收益。“這是未來的大趨勢,也符合融創投資美好生活的願景,剛開始虧錢也沒關繫,主要是看長遠的投資。”

    孫宏斌一向對看長的投資很寬容。

    “投資”的說法想必不會錯,但若是純粹的投資,對于從醫多年的人來說,可能會有點受傷。

    “健康醫療事業是一個社會企業,首先是要達到治病救人的公益目標,同時也需要以商業運作為機構提供持續的資金保障,這樣才能保障醫療服務機構的永續經營。”董家鴻的期待是,把公益性和市場化融合起來,探索一個新的模式提供高效的健康醫療服務。

    “為什麼選擇了融創?”董家鴻以“兩個有”作為回應:一是有實力;二是有情懷。“健康的公益性,要求不能是一種急功近利、見利忘義的運營模式,要以大衆的健康為使命責任。”

    他說,滿足這兩點的基礎上,融創是最好的合作夥伴。

    “很多房企都在健康領域布局,融創有什麼競争優勢?”媒體将這個問題抛給了孫宏斌,他笑了笑:“原來沒優勢,現在有了董院長,我們就有優勢。”

    從哪兒來,現在在哪兒,将來到哪兒去?是一個企業要解答的永恒命題。碧桂園愛機器人、農業,恒大選擇20萬億市場的汽車賽道,萬科八爪魚摸索後選擇“收斂聚焦”,融創在收購萬達文旅成為全國最大的文旅物業持有者後,再進軍醫療大健康。

    馬雲說,下一個能超過他的人,一定出現在健康産業。只是不知,這會不會與孫宏斌有關。

    現場 | 全面還原訪談、對話、問答現場,我們的標準就是“真實、獨到”。

    撰文:陳玲    

    審校:劉滿桃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創新業務

    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