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批企業逆流而上,用其獨特的商業嗅覺與靈活應變的能力,抓住行業發展趨勢,在持續發展原有業務的同時,謀求新的增長,展現出標杆企業的應有特質。
酒店類的資産現在是最受投資者的歡迎,他們想尋底買一些酒店類資産,等到通關,等到旅遊者回來以後把價格提升。
中國的房地産行業信用出現了巨大的斷層,就是暴雷和未暴雷,或者說國企和民企出現了進一步的信用走擴,民企和國企在融資環境當中是冰火兩重天,信用斷層導致了信用逆差的進一步走擴。
REITs為成熟存量物業尤其是商業地産的二次融資提供了新的方向,但對于資産管理者而言,如何提升整體資産的價值水平,反饋投資者長期回報是一門“必修課”。
中國房地産的總市值是美國的幾倍;如果是從這個角度去看,我們還有百倍的發展機會,有這樣的市場容量在,我相信機遇也是相應存在的。
我們認為房地産是一個存量的市場,加上大規模的寬松,我們認為還是可能性比較低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有複蘇,我們認為力度也不會有以前那麼強。
中國是巨大的經濟體,我還是比較樂觀相信觀點目前覆蓋的各業态都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觀點也将繼續為今天在場及線上看直播的各位朋友提供更廣泛及更有價值的資源、知識的交流平台。
“2023觀點資本圓桌”將於5月16日在香港舉辦,邀請諸多投資機構、業內標杆,以趨勢與重啟為切入點,探討該如何在香港資本市場中順應新時代中的新趨勢並追逐新的增長點。
如何通過香港資本市場恢複債券融資管道迫在眉睫。同時,債權市場日益多元化,諸如綠色債券、金融租賃、債券基金等,又該如何規劃呢?
4月18日,上海舉辦的2023觀點資本圓桌現場,以“破局與重構”為主題,多位專家學者及從業者進行了專業的讨論和交流。
2022年,有大量的商業資産挂牌法拍,部分商業不動産基金抓住了機遇,與AMC合作,以較低的折扣拿下目標資産。2023年,經濟逐漸複蘇,在谷底之中,不動産基金還有哪些投資機會? 如何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