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人居的工匠精神和建築智慧

观点网

2017-08-02 15:23

  • 中國匠人素來追求精益求精,東方傳統民居更是集工匠精神之大成,以精湛的建築技藝和獨特的建築智慧享譽全球。

    今人常以“工匠精神”形容對作品的極致雕琢,其實,中國匠人素來追求精益求精,東方傳統民居更是集工匠精神之大成,以精湛的建築技藝和獨特的建築智慧享譽全球。

    榫卯結構,是傳統東方民居對工匠精神的典型注解。早在七千多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已開始使用榫卯,這種精巧的建築技藝代代相傳,成為每一個古代木匠必備的“入門功夫”。要判斷匠人手藝如何,從榫卯的運用能力中可見一斑。匠人不僅要對榫卯的類型、大小、結構谙熟于心,更要善用切割、打磨之術,方能使榫卯達到“天衣無縫”的效果。不論是桌椅床櫃等日常家具,亦或是亭台樓閣等不同建築,大到立柱橫梁,小到天花藻井,精巧細致的中國匠人均以榫卯連接各個構件,共同構成牢固的結構框架。 榫卯結構凹凸結合,凸出部分稱之為“榫”凹進部分稱之為“卯”,無論木件長短、大小、高低,均能通過榫卯相互銜接,進而梁柱卯合,順次相接——這正是中國古代建築不用鐵釘的奧秘所在。

    榫卯結構既考驗着匠人的手藝,又蘊含着道法自然的建築智慧。《将苑》有言:“以弱制強,以柔制剛。”雖為兵法之道,用以形容中國傳統民居,似乎也不為過。木結構建築看似纖弱,卻能歷經風雨而不倒,榫卯結構功不可沒。榫卯不露于明處,暗合受力承載之理,看似松散,卻能以内柔形變化解外力沖擊,故能遇震時晃而不散,倒而不塌——今人科技高超,防震可用鋼筋水泥,而古人崇敬自然、取材自然,也能以獨特的智慧和技術建造出安心之所。

    東方傳統民居中體現出的工匠精神,並非是單一技藝的簡單化重復,對于工程質量的監督與控制同樣體現了古人非凡智慧。漢代初年補編的《周禮·考公記》中就詳細記載了“匠人”對于“建國”、“營國”、“溝洫”的設計要領,可以說是中國最早官方頒布的建築規劃設計準則;而在九百多年前的宋代,中國建築工匠們已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善用人力、提高效率,並率先懂得了“標準化”的重要性。宋崇甯二年(1103年),李誡在《木經》的基礎上編成《營造法式》,它是我國古代最完整的建築技術書籍,對建築設計和施工中的石作、木作、雕作等13個工種的選料、規格、設計、施工、流程、質量,都作出了詳細的記載,並逐一制定規範。使工匠們在動工時有據可依,也便于節制開支、質檢驗收,堪稱我國最早的“國家質量標準”。

    尤為難得的是,《營造法式》率先實現了“模數化”。如前文所言,榫卯結構用工精巧,而宋朝大型建築構件繁多,榫卯銜接必須精準無誤。《營造法式》将木料、尺寸標準化,促使建築保質保量地完工。不僅如此,《營造法式》還規範了城牆、房屋的地基建設標準,以保證居所的建築質量:“凡開基址,須相視地脈虛實。其深不過一丈,淺止于五尺或四尺,並用碎磚瓦石劄等,每土三分内添碎磚瓦等一分。”條章俱在,稽參衆智,字字句句簡明扼要,易于實施之余,蘊含着匠人們尋找建築規律、惜物惜時的工作态度。

    時光流轉,朝代更叠。作為匠人作品的宮殿樓宇可能早已化作塵土灰燼,但是作為匠人之魂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卻如同榫卯相接一般,一代一代得以流傳。當工匠精神在東方建築中發揮到極致,有限的時間已無法滿足匠人對技藝的追求。有人窮其一生建造一座宅院,更有家族世世代代立志于此,建造出超越時間的建築奇迹。大名鼎鼎“樣式雷”家族正是個中翹楚。

    帝王居所,作為中國人居文化禮制中最頂級的存在,凝聚了無數工匠的心血,清宮樣式雷家族作為禦用設計者,為之奉獻了兩百年,先後傳承八代人。北京故宮、天壇、頤和園、圓明園……“樣式雷”家族始終主持清代皇家建築設計,建造出了數不清的經典建築,将東方傳統建築推向頂峰。

    雷氏家族進行建築設計方案,都按1/100或1/200比例先制作模型小樣進呈内廷,以供審定。皇家工程,需總體設計,确定軸線,繪制平面圖、透視圖、平面透視圖、局部平面圖、局部放大圖等分圖,直至完成設計精圖。“樣式雷”更超前地在平面圖中繪制出個别建築物的透視圖,繪制準确的地盤尺寸樣。從庭院陳設到山石、樹木、水池、船塢、花壇,均按比例用像硬紙闆做成模型,並使某此部件能夠拆卸,便于觀看内部結構。這已與現代設計十分接近。

    凡此種種,用“精益求精”形容“樣式雷”絕不為過。朱熹在《論語》注中稱:“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但若非“好之”、“樂之”,怎能不改初衷?

    以“樣式雷”為代表的頂級匠人代代相傳,提升了東方傳統民居的工藝價值,其本身也是建築智慧的體現。匠人們尊重自然、敬畏手藝、高度專注的靜谧氣質,與道法自然的中國傳統如出一轍。

    撰文:盛宇宏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